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人,生而複雜。但是我們對歷史上的人物,評價又是如此的單薄。往往用一個忠、奸,就對一個歷史人物給予了總結性的評價。可是真像又豈是這般簡單草率,那麼我們就天就來聊一聊一個在歷史上出了名的“奸”人,甚至永遠不可能被洗白的這麼一個人——魏忠賢。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魏忠賢做為一個太監,其專橫跋扈的程度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上,他認第二,沒有哪個太監敢認第一了。除了弒君篡位,把一個太監能做的壞事幾乎都做上一遍,甚至是好幾遍。比如說殺了提攜自己的恩人。

這就要先說說魏朝了。魏忠賢不是原名,原名是叫李進忠。剛進宮的時候跟著同鄉魏朝,並認了魏朝做義父,這才改名叫魏忠賢。這個魏朝對魏忠賢還是很不錯的,把他介紹給了另一個太監,太子宮的王安,使得魏忠賢有了親近太子的機會。魏朝還有個“老相好”叫客氏。這客氏長相如何不得而知,但是作為太子的奶媽,想來容貌不會太差,而且太子對其極為依賴。魏忠賢便展開渾身解數,不顧什麼義父不義父的,突破倫理道德,對客氏窮追猛打,最終俘獲了客氏的芳心,並和其“對食”。這“對食”啊,就是宮裡的宮女和太監住在一起,相互照應,可以說是有夫妻之名,無夫妻之實的這麼一種關係。這魏朝怎麼會就此善罷甘休呢。被“兒子”搶了“老婆”這臉往哪擱。於是連續幾晚都跑到客氏窗戶下高聲叫罵,把整個太子府攪擾得雞犬不寧。

可誰讓客氏芳心已定呢,魏朝再怎麼吵又能如何?還把自己弄成了魏忠賢和客氏眼裡的沙子,不久魏忠賢和客氏合謀,讓王安把魏朝逐出皇宮,並買通殺手在半路上將魏朝“鬧依作特”了。

前面提到過魏朝把魏忠賢介紹給了王安,這個王安可不是一般的太監,在萬曆年間就護過皇太子的安危。在明光宗泰昌帝即位後,王安更被提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司禮監秉筆太監最主要的職能就是替皇帝“批紅”。什麼意思呢?比如你現在打一份報告給你領導,領導會在後面寫一個意見,同意或者不同意。但是現在領導“忙”啊,就讓手下的秘書給批寫了。這個秘書對應的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

這王安不僅位高權重,而且為人正直,有一定的政治遠見和政治作為,和東林黨人關係密切,比如劉一燝、楊漣、左光斗都對王安較為敬重。王安對魏忠賢也是信任有加,對他也很好。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但就是這麼一個對魏忠賢和知遇之恩的人,魏忠賢還是在天啟元年聯合客氏,逼迫天啟帝降旨,把王安降職充當南海子淨軍,並將他殺害。

讓我們再看看魏忠賢排除異已的手段。最出名的應該是汪文言之獄。

汪文言和黃尊素可謂是東林黨兩大智囊,前者擁立了皇帝,搞垮了三黨,人送外號“天下第一布衣”。也就因為如此,汪文言底子太不乾淨。被抓後,黃尊素第一時間就察覺了魏忠賢要對東林黨下手了。於是,他連夜找到了時任錦衣衛鎮撫司指揮使劉僑。劉僑為人還算正派,並且管理詔獄,汪文言就在他地盤坐牢。所以黃尊素找到他疏通疏通關係,囑咐劉僑,人你可以抓,一個汪文言不足惜,重要的是不要因此引起迫害東林人士,比如左光斗、楊漣等等。

這劉僑是個聰明人,他明白黃尊素的意思。便照此意思吩咐審訊工作,所以汪文言在牢裡滿口胡話,也沒人找他麻煩。而且汪文言在牢裡一開始過得還相當的滋潤,一直到魏忠賢五彪之一的許顯純接替了劉僑的位置。地獄之門這時才向著他緩緩的打開。

許顯純為人殘暴,想出了許多花樣繁多的酷刑,比如用鐵鉤扎穿琵琶骨,把人吊起來,或是用沾著鹽水的鐵刷去刷犯人。有史料顯示在第一次審訊後,汪文言已經是遍體鱗傷,半死不活。所謂審訊,就是赤裸裸的折磨。

緊接著就是對汪文言一次又一次的“審訊”,十幾次審下來,審到許顯純都體力不支。但汪文言依然沒有吐出半個字,不得不說,汪文言做為一個文人,還真是一條漢子。有一次汪文言的侄子買通了看守,在牢中看到不成人形的汪文言時,禁不住痛哭流涕。

此案一審就是2個月,汪文言始終沒有把東林黨人“供”出來。許顯純著急了,不得不偽造了證詞,殺死汪文言。

有了這份“證詞”,魏忠賢開始了第二步計劃,矛頭直指楊漣、左光斗、魏大中等東林黨人。之後這些人遇到的酷刑以及遭遇可以參考汪文言的情形,這裡就不詳述了。總之,東林黨主要人士幾乎被瓦解。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說完魏忠賢排除異己,我們再看看魏忠賢囂張到什麼程度。

這魏忠賢被人稱為“九千歲”,就比皇帝少活這麼一點。穿得那是藩王的服飾,胸口還有一條龍,當然右邊是沒有彩虹的。這龍啊,還當少一條爪。要知道在封建時期這衣服、顏色、圖案可不是隨順用的,這龍可是鳳子龍孫才能用的,這是一個身份的象徵,你一個死太監也配用?可是魏忠賢他就是用了。不僅穿得囂張,連出門也囂張的不得了。一出去就是上萬人的儀仗隊,這陣仗,海了去了。這些還都不算,全國各地還給魏忠賢建生祠,生祠建完後,當地的文武百官還要跪拜,行五拜三叩大禮。要知道當時給皇帝行禮也就是三拜九叩。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你說這魏忠賢囂張的程度是不是前無古宦官,後無來太監了?

我們接著聊,這次就要聊到禍亂後宮了。要禍亂後宮魏忠賢一個人可不行,還需要另一個人,就是他的“對食”,客氏。

明光宗朱常洛有個選侍趙氏,因和客氏不和,魏忠賢為了替客氏出氣,便假傳了一道聖旨,賜趙氏自盡。

天啟帝朱由校有個妃子裕妃張氏召幸後懷孕,因她性格直爽,不買魏忠賢與客氏的帳,所以被其視為異己。因晚產數月尚不分娩,被治以欺君之罪,革除妃號廢入別宮。客氏令斷絕她的一切飲食,也不派人前去接生。在被活活餓了14天后,終於支撐不住的張裕妃被活活餓死,時年十八歲,以宮女身份下葬。

成妃李氏想要為慧妃範氏求情,引起客氏和魏忠賢的不滿,所以倆人密謀,矯詔廢黜成妃李氏並活活餓死她。

魏忠賢和客氏連皇后也敢動一動。話說有一天,天啟帝監幸後宮,見張氏在讀書,便問所讀何書,張皇后說:“讀《趙高傳》。”並將魏忠賢比為秦末弄權的太監趙高,天啟帝不作聲,魏忠賢知道了,對張氏更恨之入骨。天啟三年張皇后懷孕,客氏和魏忠賢二人以“捻背”(推拿按摩術)為幌子,派親信暗傷胎位而致張氏流產,此後張氏失去生育能力。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中國古代五大豔后之一天啟帝皇后張嫣

故事說到這裡,要說魏忠賢想翻案,這也是不可能的了。不過,現在還是請各位看官整理下悲憤的心情,讓我們換個角度再來看看魏忠賢。

在天啟年間為了抗擊北方的金人,就有了專用的軍費——遼餉。我們看下歷年的遼餉情況: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魏忠賢主導的天啟三年的這次稅政,所以我們主要看一下天啟四年~天啟七年的遼餉情況,也就是表格中灰色的部分。大家看到什麼了?對,一下子多了好多。有人會說魏忠賢貪得很,這裡我們不考慮這個私人道德問題,就從遼餉的變化來看,起碼說明一件事。魏忠賢的確是理財小能手。打仗打的是什麼?其實說白了就是後勤,比的就是國家籌集資金、資源的能力。如果沒有每年500多萬的遼餉在後方支持著,可能也就沒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什麼事了。

魏忠賢這次稅政有一個地主需要值得注意,就是“雜項”。雜項包括就什麼呢?比如有優免丁糧,簡單理解就是向士紳收稅。還有抽扣工食、馬伕祇候,簡單理解為向公務員或國企、行政單位員工收稅。再有房產稅契、黃鋪酌分,這都是一些金融稅,主要群體是當時的大款。

所以說魏忠賢的稅改政策,主要是針對當時社會有錢人收的,對老百姓還是相當體貼的。

魏忠賢對於遼東戰局的問題上,也是積極支持遼東督師孫承宗的推進戰略。這裡要注意的是積極支持,真是做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在什麼都給不了的情況下就給“政策”,比如毛文龍統兵在皮島進行黑市貿易、搶掠朝鮮邊民商旅,一支部隊已經你說像匪也行,像軍隊也行,就這樣毛文龍勢力不斷擴大,逐漸成為一個穩坐島中,隱隱然有一種“海外天子”的感覺,就這情況魏忠賢始終是睜一眼,閉一眼的。後來還加授毛文龍為平遼總兵官,賜尚方劍,加封左都督。

當然現在有很多聲音說遼東的事也好,稅政的事也好,其實和魏忠賢沒有半毛線關係。其實糾結在這一點上意義不大,因為畢竟是有一個事實是無法辯駁的,就是無論魏忠賢再怎麼鬧騰,再怎麼天下糜爛,至少大明江山再那個時期,對內沒有大亂,對外甚至有光復遼東之勢。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崇禎登基後,消滅了閹黨,使得東林黨獨大,最終導致十七年大明王朝就滅亡了。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當然也有人會說,天啟年之所以沒有大亂,因為這是風暴前的平靜。到了崇禎的時候,早已是積重難返了。但是崇禎在位十七年啊,十七年即便是牙牙學語的兒童,也已經會線性代數了。一個偌大的明朝還不能中興?就拿剛過去不久的弘治中興來說,弘治五年戶部尚書葉琪主持重新調整開中法。開中法有一項內容是商人如果要拿鹽引,不必再辛苦的運量,只要按照比價繳納白銀就好。單單這一項使得弘治年間每年稅收是之前永樂年間的八倍。

從弘治元年至弘治八年,人戶由9113630戶增至10100279戶,至十四年更增至10408831戶,十七年達10508935戶,口數則由元年的50207934口,增至十七年的60105835口。

你看看同樣是十七年,差距咋就那麼大呢?崇禎朝不行的這口鍋,魏忠賢不背。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照你的說的故事來看,這魏忠賢既是奸臣,又是忠臣咯?那應該怎麼去理解魏忠賢這一個人呢?那就我就講一講魏忠賢的一個大概的人生經歷和邏輯吧。

魏忠賢原名李進忠,之前我已經提到過了。年少的時候是個街頭小混混,也就是地痞流氓。不僅窮,還好賭。越賭越窮,越窮越賭。最後連女兒也賣了。最後看看自己還有個小弟弟,於是一狠心,和自己小弟弟“拗斷”,自謀生路進宮當太監去了。

在電影《九品芝麻官》裡,有一齣戲,包星龍在重審案件審到更夫來福的時候,來福嚇得一脫褲子,自證“清白”,說自己出於窮,而自宮進宮當太監,不知道是不是參考了我們魏公公的“光輝”履歷。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話說李進忠進宮後,之前我提到過,跟著同鄉魏朝,之後又跟著王安,認識了當時的太子朱由校。

熟悉明史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朱由樣他就是個木匠,從小也沒受過什麼系統的教育,和這個魏忠賢的教育程度,恐怕是半斤對八兩。這主要是由於他爹泰昌帝造成的。要知道泰昌帝可是當了好些年的太子了。好不容易萬曆死了,他自己當了皇帝,可沒想到就當了29天皇帝也跟著他爹走了,史稱“一月皇帝”。這下好了,年僅16歲的天啟就這樣匆匆上位了。如果從泰昌帝繼位就立了天啟為太子,滿打滿算這太子也就當了29天。他哪受過什麼連貫的、正統的教育,時間上不允許啊。所以天啟帝壓根就不知道該怎麼當皇帝,可能甚至都不知道皇帝意味著什麼。有學者研究過,認為天啟帝是一個晚熟的人,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心智還像一個孩子。這樣是不是就可能解釋為什麼天啟帝是一個木匠了呢。

那麼讓我們發揮下想像,一個當古惑仔碰到一個沒什麼心機的皇帝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

如果換成是我,我一定會極力的拉攏這個皇帝。即便當時不是為了什麼權不權的,至少可以給自己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不讓人給欺負嘛。畢竟後宮,那可是住著一群滿肚子慾望而無處發洩的變態。

那麼再讓我們回想下我們15、16歲的時候,有沒有特別崇拜港劇《古惑仔》裡的陳浩南、山雞?對了天啟帝就和當時的我們差不多,魏忠賢雖然沒什麼文化,但並不是笨蛋啊,當了那麼多年小混混,市井智慧還是有的,會來事,有場面,很快就和天啟走得很近了。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所以當天啟帝初登基的時候,心中一片茫然,面對一群陌生的大臣,一個小孩子天然的會尋求身邊熟悉的人的幫助,而這時候在天啟帝身邊的只有他的養母李選侍,奶媽宮氏和那個能說會道會來事的魏忠賢。

在這裡我們就要把目光一轉,看看外臣們,最主要的也就是東林黨人。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南明的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74939890921505283/ 裡面提到了萬曆想立小兒子朱常洵(福王)為太子,可是東林黨不同意啊,於是就幫著朱常洛,也就是後來的泰昌帝登基。至此之後東林黨就開始嘚瑟了,真的是想要幹嗎就幹嗎了。連皇帝都想讓誰當就讓誰當,可不是想幹嗎就幹嗎了嘛。東林黨,威風著呢。

我們來說一說天啟三年一件事,說這一年有一次京察,差不多就是現在對官員的一個考核。就像是現在填個小表格,評個什麼稱職不稱職的。而主持這京察的東林黨的大佬趙南星。好嘛,這一察,直接彈劾了幾百個官員,基本上把朝廷中不是東林黨的全都趕走了。

為了把不是東林黨的人趕走,東林黨人還想到一個方法,就是分黨派,什麼山東人就叫齊黨;湖廣人就叫楚黨;宣城人就叫宣黨;江蘇崑山的就叫昆黨。但凡被分了類的,就不是好人,就要趕走。對了這就是後來稱之為的黨爭。清朝人不是說:明朝亡於黨爭嘛。這個就是始點。

那麼東林黨人在朝勢力龐大,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是加入他們,還是站出來和東林黨唱反調?可能在深宮中的魏忠賢和你想得是一樣的,去融入東林黨。而且魏忠賢也確實這麼做了,他派了一個人,去給東林黨的大佬趙南星送了一份禮。這是一個明顯示好的意圖,你趙南星收了下來,那麼下面的事就好辦了,魏忠賢也許就可以和東林黨卿卿我我,就像當初馮保和張居正,王安和葉向高一樣。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可是你們知道趙南星是一個什麼樣的反映?跟你不熟,不想帶你玩,就把禮物給直接給退了回去。我們東林黨是什麼人啊,是有道德風範和政治主見的,你一個死太監也想巴結我們,也不照照鏡子。

這一下東林黨可算是把魏忠賢給徹底得罪了。魏忠賢是什麼人啊,小人、流氓,而且還是一個夢想的小混混。魏忠賢所接受的不是東林黨那些儒家士大夫的那套仁義道德,他沒壞起來是沒有底線的。畢竟他從小就是市井之徒,是非觀很簡單,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誰對我不好,哼哼,我就嫩死他。你看這是不是一個典型的小混混的思維。

史料上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有四個人在一個小房間裡喝酒聊天,其中一個人說到興起破口大罵魏忠賢,旁邊三個人聽他這麼一說,嚇得都不敢出聲。結果東廠的特務直接破門而入,把這人帶走,押解到魏忠賢這裡。魏忠賢立即令凌遲那個罵他的人,另外三個沒吱聲的,魏忠賢覺得:嗯,表現很不錯嘛,沒和附和這人一起罵我,說明心裡還是向著我的嘛,賞。於是便賞了許些黃金給這三人。

但是魏忠賢想嫩死東林黨還是很困難的,畢竟是一個小混混,政治水平有限,而且是半路出家,根基不深。說白了,就是他想嫩死東林黨,他自己沒這個能力,又可是沒人幫他。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就不再是魏忠賢的阻礙了,因為東林黨早就為他鋪墊好後面的路,“送”給他隊員了。各位也許已經猜到了,這就是受東林黨排擠的人。這些因為受排擠,而投靠魏忠賢的人,我們先不去討論是好人還是壞人,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很多人是很有能力的。我隨便說一說“閹黨”有些誰。比如我之前寫南明的時候提到過的阮大鋮,還有比如馮銓,後來清朝的首輔,再比如我們的民族英雄袁崇煥,還給魏忠賢建過生祠。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而且幫魏忠賢做事,只要魏忠賢覺得這個還不錯,這好處是可以立即兌現的,比如之前舉的例子喝酒的那四個人,三個人就受到了獎賞。但是東林黨不是,因為他們要站在道德高地啊,即便是替東林黨做了事,也未必有什麼好處。就像汪文言入獄後,黃尊素第一反應是抓就抓了唄,只要不連累到東林黨人就可以了。所以最後是越來越多的人沒有出路的人投靠魏忠賢,魏忠賢勢力就越大,越力越大,投靠的人也就越多。比如什麼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

崇禎帝辦閹黨案的時候有個名單,上面有大學士四人,六部尚書七人,總督六人,巡撫二十人,這麼多人。但是後來有史學家說這名單縮水了,現實中光六部尚書牽扯進閹黨的至少四十四人。

魏忠賢勢力越大,捧他的人也就越多。於是便有了我們現在都熟知的“九千歲”啦、建生祠啦。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是這些人投其所好,討魏忠賢的好。其實魏忠賢當時能有多少想法。用現在話來說就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魏忠賢一個小混混,能搞出這些花裡胡哨的東西來?只不過是底下人這麼一鬨抬,皇帝也不反對,自己也圖個高興,受了就受了唄。

還有人說,魏忠賢有謀逆之心。正史也好,野史也好都有記載。比如什麼魏忠賢侄子良卿至代天子饗南北郊,祭太廟。那我只好說,得了吧您吶。這些東西看看就好。您可千萬不要當真了。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不去史書中說的是不是真實的。讓我再說一個故事,天啟五年的一天,皇帝在遊玩的時候掉水裡了,這撲騰撲騰的水花啊,魏忠賢見狀,二話不說,立刻跳下水裡去救天啟。但是魏忠賢不會水啊,於是就跟著皇帝在水裡撲騰撲騰的。旁邊的太監一開始還沒明白怎麼回事,以為魏公公要賺一個救駕之功,誰也不敢動啊。後來看明白了,敢情這魏公公也不會水,沒辦法,只好紛紛跳下水,先把皇帝救起來,再把魏公公救起來,差一點魏忠賢就把這條命給交待了,快六十的老奴也是不容易啊。

那有人就說,那是因為天啟是魏忠賢權力的根源,跟魏忠賢關係好,所以魏忠賢沒下手。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魏忠賢真想謀反,最後的時機是天啟駕崩的時候啊。這深宮內院的,關起門來,立一份偽詔,朝廷之上即使有些反對聲又怎麼樣?李世民不是當皇帝了嘛,趙光義不是當皇帝了嘛,朱棣不是當皇帝了嘛,所以這一切都不是個事。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發生啊,崇禎還是順利繼位了嘛。崇禎剛進宮的時候害怕魏忠賢把他怎麼滴,不敢吃宮裡食物,只吃自己帶的。還不時的給禁軍一點小恩小惠的。可是這有什麼用呢?魏忠賢真要動崇禎,何必要下毒。那點得了小恩小惠的禁軍真的管用?這深宮內院的,關起門來,立一份偽詔,帶幾個孔武有力的太監直接把崇禎勒死不就得了。

為了做個橫向的對比,我們看看晚唐時期的太監。那時候的太監可不是擅權越政、禍亂朝堂那麼簡單了,這深宮內院的,關起門來,想幹嗎就幹嗎。大太監王守澄活活悶死唐憲宗李純於中和殿;劉克明和一幫太監陪唐敬宗一起玩“子夜捉狐”的遊戲,順便一悶棍,活活打死唐敬宗。

唐太和九年的“甘露之變”,以仇士良為首的宦官們更是腰斬了三位宰相,涉事的官員抄家滅族,幾千人死於這場清洗活動。

魏忠賢:不用平反,我不是奸臣,也不是忠臣,我只是皇帝的一條狗

甘露之變

我們再看看魏忠賢,啥事都沒有。崇禎說建生祠說得停一停,那就停了唄。換東廠的太監,司禮監的太監,換就換唄。魏忠賢的大幹兒子崔呈秀被彈劾,彈就彈了唄,流放魏忠賢,流放就流放唄,魏忠賢認了,誰讓崇禎是皇帝呢。可是在路上魏忠賢一聽什麼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人都被抓了,覺得主子這樣對他,活和是也沒啥意思了,於是你自己找了個地方,上吊死了算了。當然在臨死前還說了一句:“我死之後,大明必亡。”

那在最後我們再來看看魏忠賢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其實他就是一條皇帝養的狗,若要分種類,應該是一條藏獒。可不是這樣嘛,你想啊,自己養條狗,出門的時候你會在乎它打扮的有多招搖?越是招搖,主人家越會感到有面子。主人碰到一個不喜歡的人,狗就衝上去咬那個人,雖然主人嘴上會訓斥幾句,但心裡真的有那麼介意這事?說不定還美著呢。魏忠賢可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嘛,或者說就是這麼一條狗嘛。天啟帝臨終前對崇禎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不就是最好的證明了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