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的共享經濟+分享經濟

進入21世紀之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推動,如今的時代是資源共享,合作共贏,萬眾創新的開放型思維模式。在政策方面,共享經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肯定和支持,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互聯網下的共享經濟+分享經濟

當我們在傳統的思維模式裡苦苦掙扎,別人已經開始用分享經濟的思維模式在全球範圍快速奔跑了,消費理念和就業模式,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發展趨勢,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在積極引導和支持分享經濟發展。

互聯網下的共享經濟+分享經濟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一些曾經聞所未聞的商業形態橫空出世並大放光芒——就是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是互聯網時代孕育出來的一種經濟模式,在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的推動下,社交網絡生態的日益成熟也賦予了共享經濟崛起的通道。其核心在於高效率地實現資源使用權的轉移(如:打車,美團,拼多多,淘寶等)。目前來看,淘寶完全是共享經濟的一種典型樣式,而依託微信產生的所謂“微商”也是共享經濟。在這些大的平臺上,很多人利用業務時間和業務生產能力為其他人提供服務,完全符合共享經濟的要求。現在共享經濟主要在金融、房地產、二手物品及運輸等領域活躍起來。比如房地產領域的共居生活、倉儲共享、廚房共享,有些人在家裡做好了飯通過網絡訂購的方法送到不遠的食客手中等等,還有在金融領域的眾籌、P2P、水滴籌等,讓很多人獲得了簡便快捷高效的理財手段,也有人通過網絡方便的進行圖書交換、二手貨交換,當然,現在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自行車共享、汽車共享、網絡約租車、拼車服務、停車位共享、財富共贏等等。

互聯網下的共享經濟+分享經濟

那共享經濟的未來會是怎麼樣的呢?現在幾乎所有的共享經濟都是重資產的方式運作,門檻較高,也有些地方出現了輕資產的“共享經濟”模式,比如共享書籍。無論是哪種模式,只要能讓人感到貌似會成功便會有大量想創業的人湧入。

對企業來說,共享經濟的建設核心在於構建一個開放性的平臺,需包含:供給方,需求方,媒介,持續性等實時的創造共享經濟效應。

據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在京聯合發佈《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報告顯示,我國共享經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49205億元,比上年增長47.2%;其中非金融共享領域交易額為20941億元,比上年增長66.8%。共享經濟領域融資規模約2160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報告充分的肯定了共享經濟的就業貢獻,未來五年,我國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農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有可能成為共享經濟的新“風口”。

互聯網下的共享經濟+分享經濟

簡單的說你可以通過互聯網分享經濟的平臺把更多錢賺回來!創業者揮灑青春、風投公司推波助瀾,共享經濟帶來的驚喜在今日與今後都將逐步實現,它標誌著人類社會進入共享共創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