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保罗·塞尚

111 年前的今天,一位在当时并未激起多大波澜的绘画者——保罗·塞尚( Paul Cézanne )逝世。

巴黎报刊登了他的讣告,但言语间满是讽刺:由于塞尚的视力先天不足,是个有缺陷的天才,他的作品粗俗不堪,除了速写以外什么也不会画。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6 年后,艺术史家罗杰·弗莱在英国组织了一次以塞尚作品为主的展览,得到的依然是不理解:

塞尚是一个弄错了职业的屠夫,一个永远完成不了一幅画的笨蛋,一个冒名顶替者。他是狂热的情感和丰富的语言所能形容的一切,又什么都不是。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圣维克多山 塞尚

52 年后的 1958 年,毕加索非常骄傲的向朋友宣布,他已经把塞尚那幅著名的《圣维克多山》收入囊中。事实上,毕加索买下的不止是这幅画,他还把被塞尚描绘过不下 30 次的圣维克多山区域的 1000 公顷的土地买了下来。由此可以想象,塞尚对毕加索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塞尚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探索已经搭起了印象派与立体主义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推开了现代绘画的大门。鉴于此,后来艺术史家称他为“现代绘画之父”。

毕加索曾不加掩饰的说:“塞尚是我唯一的导师!我花了许多年研究他,他是我们所有人的父亲。”马蒂斯与毕加索一样认为塞尚对自己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也曾说:“塞尚是我们大家的领路人”。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静物 塞尚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水果和甜点 毕加索

与同时代的梵·高的境遇不同,塞尚家庭优渥,父亲奥古斯特是银行家,他希望塞尚继承自己的事业。被寄予厚望的塞尚按照父亲的意愿完成了法学专业的学习,然而他却志不在此,他热爱艺术,眼中只有绘画。

1861 年,父亲作出让步,22 岁的塞尚去往艺术之都巴黎追寻自己一生的事业。但在巴黎,他的日子并不好过,艺术上得不到认可,生活上仍需要家里的资助。父亲曾威胁他将会把遗产全部捐赠,塞尚因此开始一边工作一边画画。

30 岁时,塞尚遇见了未来的夫人玛丽·奥尔唐丝·菲凯,此时的玛丽 19 岁,在之后的 20 多年间,她频繁地出现在塞尚的画布上,共 29 次。本是一件幸福的事,但画中的玛丽,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笑容,以至于有人说“塞尚画笔下的静物比他的夫人更性感”。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玛丽之所以表情沉闷,是因为塞尚本就不考虑传统肖像画里所要表现的人物情绪、性格、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地位;在表现手法上,他也不是用传统的以光影表现质感的方法来描绘

塞尚是采用色彩造型的方法去追求色彩与物的结合,这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质”。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塞尚夫人(年轻的玛丽第一次出现在塞尚的画中)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偏执的塞尚有一位儿时即已相识的无话不谈的朋友——文学家爱弥尔·左拉,他是塞尚最好的朋友,二人都热爱艺术与文学。在频繁地信件交流中,左拉曾激励塞尚:

两者只能选一,要么就当真正的律师,要么就当真正的艺术家。不过,请别成为一个穿着被颜料弄脏律师服的无名小卒!

1886 年,这段友谊出现了转折。左拉在出版的小说中以塞尚为原型,描述了一个失败画家的艺术生涯。塞尚极其厌恶成为左拉笔下的那个画家,于是在收到书后,回了一封绝交信给左拉:

亲爱的左拉,非常感谢你寄给我的新小说。

——你曾经的挚友塞尚。

一个“曾经的挚友”的回信,使二人直到逝世都没有再联系。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穿红背心的男孩


带有高大松树的圣维克多山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玩纸牌者

同样在 1886 年,父亲奥古斯特去世,作为独生子的塞尚获得了 200 万法郎的遗产。但父亲在最后一刻也没有认可塞尚一生追求的事业,他在遗嘱中评价塞尚是“全无一技之长”的人。

在塞尚的一生中,没有一个时期能像这之后的 10 年那样平衡安宁。在这个时期,他画出了《穿红背心的男孩》、《带有高大松树的圣维克多山》、《玩纸牌者》(希腊船王、卡塔尔王室、高古轩曾在拍卖中争抢这幅画,卡塔尔王室最终以 2.59 亿美元拍的)...当然还有他钟爱一生的苹果。

用一个苹果,我就可以颠覆整个巴黎!”塞尚对于画苹果曾如此的自信。

他共画过 270 多幅静物画,其中一大半是水果,这一大半水果中大多数是苹果——一个苹果、几个苹果、一大堆苹果...

实际上,在塞尚的画中,苹果与夫人玛丽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都只是塞尚“造型的本质”中的物。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1902 年,故友左拉逝世,虽然近 20 年未联系,但塞尚仍悲伤不已。同时年迈、病痛使他变得更加多疑和暴躁。

1906 年 10 月 15 日,他在野外写生时遇上暴雨,受凉昏倒在地,一辆马车把他送回了家。7 天后,塞尚与世长辞。

他将一生投入到绘画中,从未止步,就像他曾写给左拉的信中所说:

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塞尚曾受到当时占绘画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响,对光线照射到不同质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关注,但他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实体感的关注,并最终放弃了印象主义。立体主义大师勃拉克( Georges Braque )十分敏锐地看到:“塞尚的伟大,在于他古典的约制,在于他不表现个人。

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我每天都在进步,尽管百般艰辛

晚年塞尚

塞尚的绘画为什么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赫伯特·里德曾在他的《现代绘画简史》里给予了最为诚恳的描述,他说:

无可置疑,我们所说的现代艺术运动,开始于一位法国画家想要客观地观察世界的真诚决心。塞尚希望看见的就是世界,或者被他当成一个物体而静静观察的世界的一部分,这种观察不受任何清静的心灵或杂乱的感情所干扰。

塞尚的前辈——印象派画家——曾经主观地观看世界,那就是说,从各种不同光线或者从各种不同的观点观察世界呈现到他们的感觉之前的真相。每一时机,都在他们的感觉中形成一个完全不同的、清晰的印象,而每一时机,都要求独立的艺术作品来描绘它。但是塞尚却打算排斥事物的这种闪动而模糊的外表,去洞察那永不改变的真实,而这种真实却隐藏在感觉的万花筒所映出的明亮而令人迷惑的图画后面。

在塞尚之前,从未有过一位艺术家希望客观地观察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