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援武漢專家:信心越來越足,壓力也越來越大

作為北京協和醫院第二批援助湖北抗疫國家醫療隊隊長,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已在武漢工作10多天了。這位和傳染病打交道近40年的醫生,2003年曾全程參與SARS的救治工作,然而在他眼裡,此次新冠肺炎比SARS更難對付,“新冠肺炎開始發病並不像流感和‘非典’那麼高熱,也不一定會出現呼吸困難、氣短等症狀,有些新冠肺炎患者就是低熱,甚至還有一些不發熱,這樣就造成了它的防控工作比‘非典’更加困難”。

治療病毒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抗病毒治療藥物,李太生指出,找到一個新病毒的治療藥物所需時間比較長,根據以往慣例,需要5~10年。李太生介紹說,目前的治療方法是加強營養治療,同時還要給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然後根據情況再給患者進行氧療,比如鼻導管吸氧、面罩吸氧以及氣管插管等。患者如果出現合併感染,還要進行適當的抗生素治療,這些都是綜合治療的方法。

李太生指出,對於重症患者的救治,一定要走在疾病前面,儘可能做到提前預知預判,然後主動出擊,更加科學精準地治療,減少重症患者轉成危重症患者的發生率,最終達到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目標。“淋巴細胞計數下降,預示著患者可能要危重症化,這項檢查是包括鄉鎮衛生院在內的醫院都可以做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會出現高凝狀況,應該檢測出凝血指標,來做重症患者的早期預警。此外,還要重視重要臟器功能的監測,包括腎功能、心肌損害以及其他臟器功能。對於炎症指標,如C反應蛋白(CRP)或白介素-6等也要進行檢測。再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年齡、基礎疾病等,可以更好地做出預警。”

據目前的病例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病情加重一般是在發病一週左右,所以如果診斷比較晚的話就比較容易發展成重症。另外,60歲以上患者,尤其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腫瘤的人群出現重症的概率會比較高。

北京協和醫院整建制接管了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一個重症病區,接收的都是非常危重的患者,承擔的是“重中之重”的救治任務。“我們的床位有32張,截至2月19日,協和先後派出了三批次醫療隊共計184人到武漢支援。平時像這樣的重症病房,30多張床是需要200多人的醫護隊伍的。在這裡醫護人員要穿防護服,常常是一身又一身的汗,鞋子裡都能倒出水。”李太生說,“在最嚴重的時候,32張床位,28張床都上了呼吸機,其中包括人工肺、氣管插管等,但是經過我們這段時間的努力,已經有13位患者轉入普通病房,這其中有26歲的小夥子,也有72歲的老年人,他們都已經進行了氣管插管,最後又成功拔管,所以說,我個人的信心越來越足,但是壓力也越來越大。”

馳援武漢,是李太生主動提出的請求,“如果我不來,我會覺得心裡不踏實。真誠地希望所有參與抗疫的一線醫護人員都平安,在保護好自己的情況下多救患者,要做到科學有序地防護,既不要過度恐慌,也不要輕視這個傳染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