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七枫巷

文:郑明晓,字愚之,号云溪山人,1966年生,原籍浙江瑞安,迁居温州,浙江诗词与楹联学会会员,喜山水旅游,著有《云溪山人诗词》、《云溪山人游记》。

图:胡炎。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七枫巷在朔门老街与永宁巷间,巷中有巷,北通朔门老街,南接永宁巷。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企做会计,经常去朔门老税务局,而这些近在咫尺的老街老巷却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去看的,现在老街老巷差不多拆没了,才会想起它们来。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我不是温州城里人,不了解温州的过往,就是正宗的温州城里人,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呢,我对老街老巷的最初记忆还源自故乡,故乡的每条小巷,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走进七枫巷,我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这条小小的小巷,名气不小,明之前称问政巷,传说北宋兴国年间,温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邑地一位叫王夫的九岁男孩为民请命,最终促使官府运粮救济,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百姓感其恩,遂将坊名改为问政坊,清时因坊间多油漆作坊改名漆坊巷,现称七枫巷,因谐音,也因巷内有七枫院,院中有七棵枫树之故,而称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七枫巷里还保留着十数座晚清、民国初的建筑大宅院,这些宅院风韵犹存,它们东一点,西一块零星散落于小巷的两侧,其中有名的有王氏蒙馆、高宅、吴宅、胡宅、陈宅、金宅等民居。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胡宅为胡炘故居,是温州市的市级文保单位,建筑最为豪华,该宅原为吴家新宅,由吴闻香的长子吴韫石建于20世纪30年代,三间两层楼房,设有前后廊,建筑主调巴洛克风格,并融入了中式和哥特式风格,造型美观典雅。吴家产业的创始人吴闻香,是清末民国年的商业巨子,他先在七枫巷开“吴长源油店”,生意做大后,又开了“吴长源南北杂铺”、“吴长源钱庄”,成为温州远近闻名的巨富,后来其长子吴韫石在钱庄生意上栽了大斗,亏损惨重,吴家秉承耕读家风,视信誉为生命,变卖家产,不足部分又从银行借款,偿尽了所有债务,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的钱庄承担了无限责任,与现在某些商人骗贷、赖帐、跑路,成了鲜明的对照。吴家平素还乐善好施,造福街坊邻里,温州沦陷时,开仓设灶救济受困百姓,而对于日伪,即不为做事,也不为纳捐,某汉奸强迫吴家男丁穿皮棉袍在大热天烈日下曝晒,勒索钱财,街坊义愤不平,围攻杀死汉奸,匿尸荒井,日伪调查时,都谎称汉奸劫财逃亡,众口铄金,众谎为真,吴家才逃过一劫,体现了吴家与朔门人的抗日爱国精神。吴家衰落后,吴家新宅由胡炘的父辈购得,胡炘黄浦十期毕业,参加过昆仑关抗战,国民党败退台湾后,任过蒋介石的总统府侍卫长,国防部第三参谋次长室次长,退休后出任台湾温州同乡会会长、浙江同乡会会长,汪辜会谈台方代表之一,努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胡炘的儿子胡定吾是台湾著名的金融家,与马英九是台大同学,他任台大代联会主席时,马英九是他的秘书长,连战先生是他们的老师。解放后,胡家大院一度被政府没收,现由胡炘女儿胡德如掌管,胡德如是著名的室内设计师,她把故居改为“古物院”,作文物古物交流活动场所,可惜铁门紧闭不能造访,院中有一树,倚墙而生,与大院一起见证了这一段国共兄弟纷争的历史沧桑与风云变幻。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王氏蒙馆古香古色,是清朝乾隆年间进士王任,在温州任上退休后,与兄弟一起办的,与胡宅的西洋风相比,王氏蒙馆则体现出清代民宅的典雅,推出虚掩的木门, 三进五间古屋映入眼帘,感到特别的亲切,院内还有一口二百多年的古井,王氏蒙馆又称“古井院”。

七枫巷70号的民俗会馆,也是王氏蒙馆的主要部分,民国时马公愚先生从王氏兄弟的后人手中购得,马家诗文、金石、书画传家二百年,享誉温州书画界,马公愚先生是温州书法名家,他幼承家学,稍长曾师承孙诒让,与兄长马孟容一起在温州中学当时的浙江省立十中教过书,朱自清散文《绿》,就是他在浙江省立十中任教期间,马公愚陪他去的,《月朦胧、乌朦胧、帘卷海棠红》是为马孟容赠他的画而作。直奉战争闽兵经过温州时,朱自清在宁波教书,一家老小尚留在温州,惶恐不知所措时,马公愚闻讯赶来,将朱家老小接到老家枫林避难,事后朱自清先生在信中说“于荒乱之际,肯兼顾舍间老幼,为之擘画,不遗余力”,“真为今日不可多得之友生”,“大德不敢言谢,谨当永志弗谖耳”,朱马两家友情延续至今,传为美谈。老屋而今又换了主人,新主人开起了民俗会馆,供游人参观。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小巷中现保留得最好的是门台,古宅虽然拆得差不多,甚至拆没了,但门台还在,这些门台都建得有模有样,上门看八字,从这些门台上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的富裕与书香气息,门台最有特色的是雕刻与门联,我们从小巷一家一家看过去,知道这里的主人曾经的显赫和名望。

鹿城七枫巷

鹿城七枫巷

七枫巷最有名的人物,当是木待问,他自四岁时随父母迁居七枫巷读书,后考取状元,官至礼部尚书,但不知他在七枫巷的旧居位置在那里,最好标识一下,或建个仿古建筑的纪念馆,让人们知道从这条小巷里走出来的南宋状元。

鹿城七枫巷

七枫巷虽小,却是一条文化之巷,只是现在失落了,失落中还伴有一点失望……

鹿城七枫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