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率可能不会很快下行

2月20日,央行例行公布了2月的LPR报价: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05%,此前为4.15%;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4.75%,此前为4.8%。

对于LPR的形成机制,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这样公告: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由各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一年期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为银行贷款提供定价参考。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

LPR报价行目前包括18家银行,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各报价行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并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于当日9时30分公布,公众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

也就是说,LPR利率=MLF利率+银行报价利差。

由于2月17日,央行已经把一年期MLF利率从3.25%调低到3.15%,幅度为10BP。

这次一年期的LPR也同步调低了10BP,但是:5年期以上的LPR只调低了5BP。

这意味着,银行的报价利差较上次调升了5BP。

考虑到央行的降息,商业银行为什么会逆势上调报价利差5BP呢?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央行仍然坚持房住不炒的原则。

2月19日刚刚出炉的《2019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仍然在强调,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而房地产开关的开发贷款和居民房地产贷款,基本上都是5年期以上。这次没有大幅调低5年期以上的LPR,也是基于房地产相关的考虑。因为新增的贷款完全按照LPR计贷款利率,存量的贷款也要完成转型,所以,央行不会太大幅度的调低LPR的利率。

所以,房贷利率可能没有那么快下行,但是降的方向是确定的。

二是报价银行自身的考虑。

从实际结果来看,尽管我们处于降息周期,但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获取成本仍然没有降下来,也就是说,商业银行负债端的成本还是比较高,如果现在过快的把资产端的贷款利率降下来,那么银行的贷款存款息差就会收窄,银行就会有较大的盈利压力。

所以,报价银行们也会从自身逐利的角度出发,没有降低LPR的报价利差,反而高了5BP。

从这个方向出发,我们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定力犹在。

而从债券市场的角度看,目前由于市场的流动性过于宽松,资金泛滥,整个债券市场短端的收益下行的非常快,一年期的AAA债券收益已经在2.8%左右,说实话,再往下的空间很小了。

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一年期AAA债券的融资成本也不会超过3%,这已经是非常非常低的融资成本了。

短期债券的快速下行,竟然对应着长期债券的缓慢上行。春节后,除了第一个交易日大幅下行之外,目前十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已经回到3.3%的位置。

这确实令人奇怪,这意味着期限利差的扩大。

从期限利差的角度看,我们竟然处在近十年的较高位置。


房贷利率可能不会很快下行


短端债券收益下行过快,而长端债券保持稳定。

这可能意味着今年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不会太高,应该也就在2.5%左右上下。

纯债基金和偏债类混合基金的收益,可能会跑赢货币基金。只不过,货币基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更高。

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不代表投资建议,欢迎大家批评。


房贷利率可能不会很快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