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鬧耍性子吼叫,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糾正,抓住“身心靈時間”

你遇到孩子哭鬧吼叫怎麼辦?

慧慧是我妹妹的孩子,有一雙大大的眼睛,十分的可愛。可是這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總是流眼淚。有一次晚上,妹妹臨時要回公司一趟就拿起資料出門,慧慧就拼命哭著不讓妹妹走。妹妹蹲下來哄慧慧,慧慧也就不哭了順勢就把妹妹的資料拿到房間鎖起來。

妹妹哄了半個小時才得以順利出門。還有一次,妹妹帶慧慧出去遊樂場玩。因為去的時間比較晚,慧慧玩了十五分鐘後遊樂場就要關門了。可是慧慧賴在地上不肯走,出來門口穿鞋又是扔鞋子又是大聲哭且吼叫著。

像我侄女這樣"無理取鬧"哭鬧的孩子並不少,我們自己小時候也可能如此,我自己的孩子有一段時間也是如此。直到我運用上了"身心靈時間"方法,孩子哭鬧耍性子這樣的不良行為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個方法我很喜歡,而且很有效。

哭鬧耍性子吼叫,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糾正,抓住“身心靈時間”

孩子哭鬧吼叫,我用這個方法解決!

"身心靈時間"指的是我們陪伴孩子的時間裡要全身心靈地陪伴孩子,放下所有手頭上的事以及手機,放下所有思考的事情或者焦慮等其他情緒,將全部心思投放到孩子身、心、靈上面,與孩子一起做一件孩子喜歡且合理的事,或者與孩子聊天這個並不要求我們用很長時間來陪伴孩子,一般來說是10分鐘。

比如和4歲的孩子一起搭積木,給6歲的孩子一起讀故事書,甚至可以是幫12歲的孩子塗指甲油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只要孩子想做的事情是合理的,就滿足孩子。

哭鬧耍性子吼叫,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糾正,抓住“身心靈時間”

這個方法有效,是因為從孩子哭鬧耍性子不良行為的根源上解決問題。孩子如此無理取鬧哭鬧,就是因為他內心覺得你不在意他、你不重視他,專業些來說就是孩子缺乏地位感和歸屬感。

奧地利人本主義心理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關於兒童心理需求的總結中提到:"當孩子耍性子時,他不僅僅是在為了一個棒棒糖或出去玩而發脾氣。事實上,他是為了爭取歸屬感或地位感而努力,儘管他自己意識不到這一點。"

歸屬感,只能在孩子能夠感覺到與家人之間的情感聯繫時產生。平時我們會發現每當我們與孩子說陪他們玩的時候,他們總會特別開心,儘管只玩一會兒。可惜,我們現在忙著工作忙著家務忙著生活忙著休息、調整心情,很少會專心陪伴孩子。所以我們每天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身心靈時間",就是在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地位感,來自孩子對自己的能力及貢獻的確認。當孩子地位感不足的時候,就是容易在家長做些決定的時候發脾氣,因為他們也想自己做些決定以證明在這個家的地位。"身心靈時間"就是讓孩子決定這個時間做什麼,讓孩子覺得自己被重視。

當孩子歸屬感、地位感都有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被愛被關注的,即使家長離開一會兒去做重要的事情也沒有關係,他們明白我們即使忙也是愛著他們的。但如果他們很沒有安全感,就會不管家長是否在忙都會無理取鬧,只為奪取你對他的全身心靈的關注。

另外"身心靈時間"是個固定時間,這樣也就告訴孩子等到合適時間再來尋求你的關注,不會有事沒事地覺得自己不被愛了,就用哭鬧吼叫這樣錯誤的方式來尋求你的關注。

哭鬧耍性子吼叫,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糾正,抓住“身心靈時間”

技巧與指南:具體實施要怎麼做?

一般來說"身心靈時間"可以為10分鐘,如果時間更長更好。但是考慮到有些家長工作繁忙、家務繁重,10分鐘會比較合適大家。

此外,可以夫妻兩人每天輪著陪伴孩子,或者每隔一天用"身心靈時間"陪伴孩子。這個"身心靈時間",我們可以給這"身心靈時間"設計個有趣的名字:和爸爸的歡聚時光、娛樂時間等等、和爸爸媽媽一起散步等家人有關的詞。

實施前要找到一條10分鐘能夠完成的事,否則活動太少了孩子又鬧著需求不夠,太多了孩子肆無忌憚地讓你再陪他。規定了時間和內容以後,即使有時間,也不能輕易破壞規則擅自延長時間,這樣會縱容孩子下次再我們再做某件事。另外找的時候,可以與孩子一起寫下孩子既專心做又願意做的事情。

最好結束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你與孩子待的10分鐘裡,你感覺十分快樂或者欣慰,

比如"跟你一起玩真開心!明天我們還會畫更多的花兒,我簡直都等不及了。"這會讓孩子知道,我們已經給了他所需要的關注和地位,也很享受和他一起度過的時光。

哭鬧耍性子吼叫,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糾正,抓住“身心靈時間”

還是有很多疑慮?看這裡!

很多家長在運用"身心靈時間"的時候,還是會有些疑慮與困惑,現在我就將一些爸爸媽媽的常見困惑跟大家分享:

問題1:很忙,總是抽不出時間來進行"身心靈時間"怎麼辦?

時間都說擠出來的,尤其是像"身心靈時間"僅僅只有10分鐘的時間,我們放下手機就可以擠出很多這樣的時間。

另外,"身心靈時間"不一定是要在家舉行。我們可以在飯桌上甚至坐車外出旅行的時候,也是可以"身心靈"地陪伴孩子。比如早上起床與孩子玩一次搶枕頭遊戲,晚上睡覺前講講今天發生的故事,孩子放學後和孩子走走他喜歡去玩的地方等等。

另外,我們要明白,每天抽10分鐘時間是在幫我們節約時間。因為我們給予孩子"身心靈陪伴"後,孩子就減少了哭鬧吼的不良行為,這樣我們也不用經常處理孩子這樣哭鬧吼的行為,尤其在忙的時間,這樣一來還是在節約時間的。

問題2:孩子進行過程中還是發脾氣怎麼辦?

找出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如果孩子說還想玩,適當安慰孩子告訴他明天或者後天還會再來,然後看下是不是這個活動時間比較短讓孩子覺得不夠充實,還是自己不夠全身心靈地陪伴孩子。如果孩子說玩得不開心,那就詢問孩子下次要不要換一個活動並讓孩子決定,同時也反思自己在活動過程中是否有尊重孩子的意見,還是強迫孩子按照自己想的來做。

當然這個強迫不一定是言行明顯的強迫,還有你表現出不開心讓孩子感受不到你的愉悅,孩子就按著你的想法來了。另外也可以告訴孩子,一個遊戲玩的不開心是正常的,但是不用發脾氣,我們下次還可以玩並且玩得開心。

哭鬧耍性子吼叫,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糾正,抓住“身心靈時間”

問題3:家裡有二寶,當我們陪二寶的時候,大寶就來干擾我們,怎麼辦?

如果家裡有多個孩子,還是要一個一個孩子來。大寶來干擾,他干擾多久就從他的"身心靈時間"里扣多久,讓他明白乾擾別人是不對的。另外,可以讓大寶在這個時候去做他想做的事,比如看電視玩模型,同時等待參加"身心靈時間"。

或者你可以與孩子制定一個規則,只有特殊情況的時候,比如流鼻血你會過來處理問題,其他情況就不處理,比如找不到自己的玩具。如果誰幹擾兄弟的"身心靈時間",就從他自己"身心靈時間"里扣掉。但也千萬不要去用剝奪孩子的"身心靈時間"懲罰孩子,否則孩子更加覺得地位感和歸屬感,最終事與願違。

問題4:孩子總是把時間浪費在決定做些什麼事情上,"身心靈時間"難以展開,我應該怎麼辦?

"身心靈時間"的活動可以提前確定好,

比如事先列好20條想做的事情貼在冰箱門上,這個列20條事情的時間也可以作為"身心靈時間"裡的活動,如果孩子還是糾結這20條可以讓孩子來說個1——20的數字來決定。或者可以提出建議說"你平時很喜歡畫畫,我們今天畫畫好不好?"當然我們只是提出建議,最終由孩子自己決定。

《媽媽有空》的作者瑞秋曾說:"在我們日程滿滿、忙忙碌碌、被媒體包圍的生活中,願意花時間真正瞭解一個人,是愛的終極表現。"

"身心靈時間法"就是一個瞭解孩子、愛孩子的教育方法,通過了解孩子我們可以更順暢地與孩子溝通,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成長。我們有時候也會懊悔沒有好好陪孩子,也苦惱沒有時間陪孩子。而這個"身心靈時間",就幫我們在短時間內高效陪伴孩子,這樣的陪伴令孩子也令我們自己感到滿足、幸福。

哭鬧耍性子吼叫,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糾正,抓住“身心靈時間”

我是童心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