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安的地铁客流强度几乎是全国第一?

天路飞扬


一、公交路线设置不合理

二、街道窄,没有真正能起到疏散的主要道路,造成道路拥堵,行驶缓慢。

三、交通十字红绿灯设置延时不合理,加之车让人不设置不规范,造成十字严重拥堵。

四、路面施工🚧拖延,导致通行力差。

五、排队中司机插队严重,容易造成事故,严重影响车辆通过。

以上这些造成城市堵车严重,所以选择地铁就成了不二之选。


驼野1


专业数据回复,

看下下面数据对比吧:

上海地铁:17条线,车站415座,共705公里,日均客运量1122.5万;

北京地铁:21条线,车站389座,共626公里,日均客运量1148.3万;

广州地铁:14条线,车站240座,共454公里,日均客运量899.5万;

西安地铁:4条线,车站95座,共126公里,日均客运量262.6万;


如果单从每公里客流人数来看,西安确实以2.08万人/公里遥遥领先。


但从每车站客流人数来看,广州以3.74万人/座远高于西安2.76人/座。

其中单个车站客流量排名前3的是:

1、广州,体育西路站 , 84.4万人次/日;

2、上海,人民广场站,79.9万人次/日;

3、北京,西直门站,77.2万人次/日; 西安没有进前十。


北上广,有很多的线路是通往郊区的,客流量较小,拉低了平均值。


退休金并轨资讯


西安说起来只有一千万人,但是有没有算过人口密度?

西安以前因为明城墙的原因,城区一直比较小,加上改革开放初期,并没有给西安有什么大的投入。所以西安一直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可以说是其地位不断下降。刚解放的时候,西安是在备选首都,排在全国八大城市之内,与北上广、天津、武汉、南京、成都齐名。有全国第二的纺织生产基地,全国第四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全国第一的航天科研基地,全国第三的兵工科研基地,全国第三的教育和高校实力。而后,纺织业基本废了,西安的纺织城几乎没有厂子还开门。重工业的红旗、黄河、华山、陕重等全部几乎没活干,也就一些西光、西飞这几个靠着兵工需求还撑着。航天方面也被,西南的成都、西昌,西北的酒泉分流了。高校原来仅输北京、上海,而现在已经落后南京、武汉、广州勉强排在第六了。

也就是在谈西部大开发后,西安才慢慢有了点起色,但是城市发展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因为在西北是唯一可以数得上的城市了。西北五省都没有太多资源发展地级市,资源一般都集中到省会了。宁夏的省会银川和青海的省会西宁,因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都无法成为大规模城市。兰州因为是黄河冲积河谷地区,平地少山地多,限制了城市发展。乌鲁木齐因为“七·五”安全问题,很多人也离开了。同时西安有西域文化融合的基础,逐渐就成了西北最主要的人口流入城市。

西安的人口从八十年代的四百万人,到2000年的小八百万,到现在的超过一千万人口。整体的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增长翻了2.5倍。其实人口数量增加的城市很多,但唯独西安人口密度最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前面说了那么多西安发展的过程。西安的一千万人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三环以内,南边发展的好一些,三环外还有些人,北三环外人口密度一下就比三环内少太多了。西安的一千多万人有60%以上是生活在这个500平方公里的区域的。也就是说,西安市区的人口密度达到了一万人每平方公里以上。拿着这个数据,估计其他地铁城市根本比不了吧。这也就是为什么西安地铁利用率高了。

然而人口密度这么大,是好事么?




欧彼托


姑且不论北、上、广、深等全国老牌地铁大咖西安无法比,单就与西安很近的成都,算是城市地铁的新人儿,数据拿出来,西安估计也汗颜哦——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西安地铁共有4条线,车站95座,营运里程共126公里,日均客运量262.6万。

来看看成都的数据。

截至2019年8月底,成都地铁目前已开通了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七号和十号等六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230公里。

成都地铁日均客流量目前排名最第一的一号线,日客流量在90万到110万之间,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109万人次;常年排名第二的是二号线,日均客流量在80万到100万人之间,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97万人次;排名第三的是三号线,日均客流量在70万到90万之间,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85万人次,平常基本保持在73万人次左右;排名第四的是七号线,日均客流量在70万到80万之间,最高峰的时候达到了77万人次;排名第五的是四号线,日均客流量在60万到80万之间,最高峰达到过77万人次,平时几乎维持在66万人次左右;排名第六的是十号线,日均客流量约10万人左右。地铁十号线是成都目前已开通的最短地铁线路,主要承担市区到双流机场运输,全程仅六个站。

成都这6条地铁线,取其日均客流量最小数,一号线90万,二号线80,三号线70万,四号线60万,七号线70万,十号线10万,日均客运量总数也达到380万。而成都这点数据是万万不敢拿出来晒的……


勒克儿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明白两件事,一个是西安的人口密度大,一个是西安地铁的建设情况如何。

第一件事,西安虽然人不多,但是他的城市也不大。

一个不大的城市里面有将近千万的人已经不少了。换句话说就是按照西安的情况来说,他的人口已经算不少了,人口密度大的情况下,地铁的使用次数也多。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

第二件事就是西安的地铁建设了。

西安的地铁建造的太合理,基本上每个地方都能顾及到。也就是只要你想乘坐地铁,只要在西安,基本上不用走多远就能找到地铁口,而且作为西安最方便的出行方式,地铁在西安是使用率最高的出行工具。

而客流强度是怎么算的呢?他不是笼统的乘坐地铁的次数去人数,要是这样算的话可能西安也不会到全国第一。他的计算方式是地铁客运量除于地铁总里程,西安小,客流量多。所以,他的客流强度就大,

因此,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没什么意外的了。反观上海,广州等知名大城市,虽然地铁多,但是有些地方客流量少,所以,强度自然就下来了。


旅游消费视界


2018年我国各大城市地铁客流强度数据已经出来,西安以客流强度2.9万人次/公里排名第一,广州、北京、成都分列第2、3、4名,客流强度分别是2.6万人次/公里、2.3万人次/公里、2.1万人次/公里。

西安在我国大城市中,人口、城市建成面积并不算太大(人口741.14万人),但客流强度,却是第一,有很多原因。先看看客流强度位于西安之后的广州、北京、成都的人口。广州:1450万人,北京:2170.7万人,成都:1604.5万人。广州、北京、成都的长住人口,都超过了西安一倍以上。人口数量多,乘坐地铁的人流就大,地铁客流强度高,是在意料中的事。

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西安地铁的通车里程,比广州、北京、成都少太多。广州、北京、成都地铁通车里程分别是391.6公里、609公里、239公里,比西安的91.4公里,多出太多!我们再来计算一下每万人拥有的地铁公里数,即可明白西安地铁客流强度为什么高了!



西安、广州、北京、成都四个城市每万人拥有的地铁为:

西安:91.4÷741.74=0.123km/万人

广州:391.6÷1450=0.27km/万人

北京:609÷2170.7=0.28km/万人

成都:239÷1604.5=0.15km/万人


从以上计算不难看出,在全国地铁客流强度前四的西安、广州、北京、成都中,西安每万人拥有的地铁长度最短!拥有的地铁数量少,人员又集中,是西安地铁客流强度高的最大原因!

相信随着西安地铁开通的里程越来越长,西安地铁客流强度会越来越小!

运营里程91.4公里)


梅死了


说白了,城市规划没有前瞻性,基础交通导致公交车和私家明显拥堵。那成都做个对比:虽然汽车拥有量全国第二但是整体拥堵情况明显优于西安,最主要缓解方式:地铁、绕城、二环高架。最明显就是二环高架,全程无红绿灯,而且私家车和快速公交分离,切实提升运行效率。其次公交车道明显管理较好,极少存在私家车占道,对大多市民出行帮助较大。


懂你71347420


交通状况太差,市民受够了南北一趟公交两个半小时。记得大概2000年左右吧,从韦曲坐215到钟楼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然后到12年,大约一个半小时是到不了的。然后就是二号线通了,当时是国展中心到北客站,我在北大街工作也宁可公交转地铁去,虽然只有八站可坐,但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太多了。自从地铁通到韦曲,我就没坐过215了,现在不是很清楚215有多慢,但自己也是开车的,越来越堵车是事实,想来是快不了的。


用户5539461798


我是西安本地人,在其他几个城市也待过,感觉西安大街上周内到处都是人,比好多城市周末大街上人还多


尿不湿影视


西安地铁强度经常是全国第一。

一是过去的西安遗留的问题,长期在南北中轴线上发展,几乎所有的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都集中南北中轴线上,必然导致大量乘客乘坐地铁二号线。

二是城墙的存在,导致所有经过城区的公交车都必须经过城门,公交线路在城门内在大量的重合,严重浪费公交的运力。

三是城市的建设导致的,居民区和工作地点比较远,只有乘坐地铁才能够快捷到达工作地点。

四是短期内人口快速增加,公共交通短期内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导致短期内地铁运力不足。

但要看到,西安市正在努力加快地铁建设,随着其它线路的开通,地铁的强度一定会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