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为什么从“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什么从“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

《资治通鉴》一书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还有不少人也看过这本书,那么大家思考过司马光为什么会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呢?

《资治通鉴》开篇就有司马光说的一段话“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臣听说天子的职事没有比尊崇礼制更重要的,尊崇礼制没有比守分更重要的,守分没有比正名更重要的。什么叫礼?就是国家的纪律纲常。什么叫分?就是君臣的名分。什么叫名?就是公、侯、卿、大夫的名位。

这段话可以看出司马光认为君臣的名位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在威烈王二十三年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册封三晋。

司马光认为虽然当时三晋势力强大,周王室已经微弱,但是三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诸侯,一旦他们自立为诸侯,肯定会有其他诸侯去讨伐他们,但是周威烈王却册封他们为诸侯,这样就是秉承了天子之名,那么再去讨伐他们也是师出无名。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也说了这事带来的影响“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礼制被破坏以后,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效仿,大国吞并小国,百姓开始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此事件开始,正式承认诸侯,也是中国成为封建社会的开端。所以司马光认为这是影响了中华历史的第一大事件,顾以此来开篇。

《资治通鉴》为什么从“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