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全球股市巨震?洪灝:A股有底氣,堅定看好龍頭股;美聯儲提前降息反讓市場恐慌……乾貨滿滿,速看

隨著新肺疫情全球蔓延,年度最大“黑天鵝”擾動著全球資本市場,美股出現熔斷,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美國等多國央行防禦式降息,全球大類資產配置應該如何考慮?中國推出“新基建”,經濟運行週期趨勢將走向何方?2020年A股又將會遇到什麼樣的關鍵節點?外資將怎樣進一步配置?

如何应对全球股市巨震?洪灝:A股有底气,坚定看好龙头股;美联储提前降息反让市场恐慌……干货满满,速看

3月10日上午,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做客e公司“財經明星會”,指出目前疫情仍在繼續擴散,市場避險需求凸顯,疊加美聯儲降息,利率為黃金價格的核心驅動力,黃金避險價值仍存,而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市場已經開始預期通縮的可能性上升;看好中國推出“新基建”。

同時,洪灝提醒,當前中國成長股相對於價值股的強勁表現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表明市場投機愈演愈烈;長期而言,外資仍然看好對龍頭股配置,以及順應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生產力加速發展的行業。

乾貨分享:

1、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市場已經開始預期通縮的可能性上升;黃金避險價值顯現

週一,美股遭遇暴跌,美原油期貨跌幅超20%,最低32.43美元;而黃金避站上1700美元關口。

洪灝在做客e公司“財經明星會”時,指出目前疫情仍在繼續擴散,市場避險需求凸顯,疊加美聯儲降息,利率為黃金價格的核心驅動力,黃金避險價值仍存。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市場已經開始預期通縮的可能性上升。

2、美聯儲防禦式造成恐慌,後續政策空間遭壓縮

美聯儲上週二宣佈緊急降息50個基點,並有多國央行採取“防禦式降息”。對此,洪灝犀利批判,表示美聯儲正在失去市場公信力,而結果是災難性的。因為只有在經濟危機或泡沫破滅時,美聯儲才會如此緊急降息。但從時點來看,這次降息早於市場普遍預期的時間,反而造成了恐慌,顯得美聯儲非常被動,亦壓縮了後續的政策空間。

目前美國10年國債收益率歷史上首次跌破1%,創歷史最低。市場預計美聯儲將繼續降息,屆時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有概率短時降至靠近零的水平。

3、疫情防控得力增加A股底氣,警惕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風險

美股週一遭遇熔斷,而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短線跳水後轉漲,週二A股主要股指均大幅上漲。相對而言,本輪疫情自中國本土爆發以及全球擴散以來,中國股市經過短暫暴跌後迅速調整,表現相對比海外市場更為堅挺。

洪灝表示疫情的變化是主要原因。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已在海外多個國家持續蔓延,預示全球經濟生產出現大幅度減緩的風險正在上升。相比較而言,中國的疫情由於爆發較早,目前已進入隔離後的復工階段,因此與海外市場存在差異。另外,受疫情影響所拖累的2020年中國經濟也會為股市帶來更多的上行阻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間的貿易摩擦的進程還沒有蓋棺定論,仍需警惕外部環境不明朗和全球經濟不確定上升所帶來的壓力。

4、新基建是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當前,國家出臺了系列逆週期調解政策,包括加快推動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洪灝表示當前我國面臨複雜的國際產業環境,經濟建設經過大基建時代後,需要新的動力來驅動。“新基建”既是基礎設施,又是新興產業,有著巨大投資和需求以及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是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產生長期及大規模的投資需求,並激發更多新增需求,同時帶動傳統領域加大高質量發展建設投入,優化整體投資結構,加速傳統領域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

5、基建不宜過分炒作,短期更重要的任務是幫助中小企業度難關

洪灝指出,在國內疫情逐漸好轉,企業陸續返工,而海外疫情形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拉動內需的必要性有所上升。本輪基建投資很可能又是鏡花水月。各地地方政府由於賣地收入近零,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重,因此對於基建項目很可能也愛莫能助。現在統計出來的很多基建項目的新聞標題,包括了已經投入並開始在建的項目和原來就已經計劃的項目。市場不應該對於基建過分炒作。

當前,我國宏觀槓桿率增速較緩和,但企業的槓桿率仍然較高;近期消費指數處於高位,經濟依然存在較大的通脹壓力,因此,政策難以大幅寬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政策底線。如果不出現嚴重的失業問題,對於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應提高容忍度。短期,更重要的任務是幫助中小企業渡過將出現的、短期現金流管理的困難。

6、地產基調仍然維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

2月以來,多省發佈了房地產行業的相關“紓困”政策,洪灝指出,目前地產相關的“紓困”政策主要以行業層面為主,以緩解房企的資金壓力,但基調仍然維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針對新冠疫情這一突發事件對房地產市場的外部衝擊所帶來的波動,當前的調控政策在堅持“房住不炒”原則的情況下,在政策上給予房地產行業階段性邊際寬鬆,起到穩定房企的資金流的作用,並避免對經濟、金融系統產生較大的負面外溢效應。

7、成長股表現處於歷史最高水平,警惕市場投機愈演愈烈

對於開年以來中小創強勁表現,洪灝指出,現中國成長股相對於價值股的強勁表現正處於歷史最高水平,表明市場投機愈演愈烈。在過去,當成長股的相對錶現超過這一水平或更高的時候,中國市場往往面臨壓力。

在去年11月初展望2020年的時候,團隊就強調了中小創因多年的跑輸將出現的趨勢均值迴歸的反彈行情;也指出了週期性板塊因為相同的原因而具備均值迴歸的反彈條件。但是出於對基建預期的擔憂,並不能夠確定其反彈的長度和可持續性。

整體來看,中小創作為一種非常規的風險對沖策略應該繼續有效。投資者應該注意這種炒作,雖然在政策的驅動下有一定的持續性,然而當預期反轉的時候也將迅速逆轉。下跌的速度將遠遠快於爬升的速度。

8、A股對外資的吸引力加大

今年來,北上資金持續淨買入,累計金額412億元,甚至在2月份也保持近116億元淨買入;在全球股市重挫之際,3月10日,北上資金更是淨買入A股近31億元。

洪灝指出,A股對外資的吸引力加大。短期來看,1)A股估值處於較低水平。2)面對新冠病毒,中國對疫情的管控領先海外。3)即使出現經濟危機,相較於發達國家,中國擁有更多的政策刺激空間。

長期來看,1)中國市場開放進程加速,隨著國際指數對A股的納入比例上升,國際投資者對A股的關注度將上升。2)中國具有消費升級和高科技發展的改革紅利,擁有獨特的行業配置機會,例如白酒、醫藥、科技。

至於外資主動與被動資金對A股的配置比例,洪灝表示,在MSCI、FTSE和標普三大國際指數納入A股時,跟蹤相關指數的被動資金會增加對A股的配置;主動資金的靈活性較高,傾向於在A股納入比例提升前,提前佈局A股相關標的。同時,主動資金的對A股的配置還受到風險偏好的影響。當市場風險偏好較高時,主動型外資基金對A股的配置意願加強。

9、2020年將是分化行情,龍頭股投資依舊是“王道”

洪灝曾預判,相比2019年,2020年會是分化行情,整體市場機會有限,但是行業龍頭仍然有領先優勢。本次訪談中,再次強調了對從龍頭股看好,並指出龍頭股的優勢是一如既往的;而且去年自科創板開板後,政策層面對科技類公司的利好再逐步積累,有助於推升市場對科技類公司的期望。

在行業選擇上,洪灝表示繼續偏好能順應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生產力加速發展的行業,例如科技、醫療生物、金融等行業。長期來看,能反應中國消費升級和高科技創新的戰略新經濟板塊將更具備配置價值。

10、港股投資:看好阿里、騰訊、美團等“新勢力”

對港股投資,洪灝表示一直在推薦阿里、騰訊、美團等代表新的生產力發展和新商業模式的公司。長期來看,阿里巴巴等海外上市標的迴歸的將推動更多不同類型的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從而提升成交量及每股盈利預測,同時令香港投資者對科技股更瞭解,從而給予更合適的估值。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也可能效仿阿里巴巴尋求在香港再度上市。

11、應對“黑天鵝”,掌握850天均線交易規則

面對全球接踵而至的“黑天鵝”,洪灝建議普通投資者重視“850天均線交易規則”。

簡單的說,850天均線=3.5年x 12月x 20.2交易日約等於一個經濟短週期;它是美股長期上升的趨勢線,只有在美國經濟危機時才會跌破。目前在中國,成長股相對於價值股的強勁表現正處於極限——實際上是歷史最高水平。這一現象表明市場投機愈演愈烈。在過去,當成長股的相對錶現超過這一水平或更高的時候,中國市場往往面臨壓力。這次也不應該有任何不同。

在實際利率低至負值的環境中,面對疫情和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環境,黃金的配置價值凸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