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被辜负的深情,一个被压抑的灵魂——知否的婆婆们之盛老太太


一段被辜负的深情,一个被压抑的灵魂——知否的婆婆们之盛老太太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悔。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的这首木兰词放到盛老太太身上,其实再贴切不过了。

遥想当年,她是勇毅候府徐家的大小姐,侯爷和夫人的掌上明珠,将门虎女,飒飒英姿,吸引了东京城里多少公子的目光,又与静安皇后是闺中密友,皇宫大内来去自如,又有多少豪门望族想要联姻引为助力,英姿绝世代,千里气芳华,说的就是这位侯府大小姐。只是这种敢爱敢恨的性格,注定了她不会甘于被命运摆布,一次入宫正逢当年科考簪花宴,当年的他,风华正茂,高中探花,春风得意马蹄疾,盛家本就基因不错,再配上探花的一身红衣,真正的是“锦衣红夺彩霞明”,武将世家,想必从小身边都是豪迈爽朗的行伍之人,少有这温文尔雅的少年郎,而东京城内纨绔公子又大都不学无术,被这学富五车的探花一比就个个失色了,大小姐一见倾心,怎奈门户高低相差太大,盛家本是商贾之家,士农工商,排最后一个,侯府上下自是极力阻拦,但这位大小姐却是一片真心,所以你看这盛家后来几个兰少有听天由命甘于包办婚姻的,估计跟老太太这性子也有关系,耳濡目染不管好坏总沾染了些这刚烈的性子,最后侯爷夫妇实在没有办法,再加上这探花出身确实也不差了,就答应了。


一段被辜负的深情,一个被压抑的灵魂——知否的婆婆们之盛老太太

只可惜啊,这盛家基因皮相是不错,可这花花肠子也不少啊 ,盛家第一代,盛老太爷白手起家,挣下了不小的家业,而且有钱了以后啊就想脱了商人身份,抬高家族地位,偌大岁数娶了落魄官宦人家的女子为妻,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就是宥阳盛家大房一脉,从这位爷开始,他继承了老太爷的家业,却迷上了青楼女子,不但娶回家为妾,还把掌家之权交给她,当时这大老太太没什么过硬的娘家可以依靠,被欺负的差点连儿带女都挂了,大老太太临终前念叨的红儿,就是在那时候没的,大老爷去世后,这青楼小妾还卷跑了不少家产,幸亏儿子顶用,后来又有二老太太的帮扶,才算重新把家业立起来了,这盛家宠妾灭妻之风,从这开始。

这二房呢,也就是这探花郎,读书时没问题,所以这二房一脉读书应该是很有天赋了,侯府小姐,那是雷厉风行,进门后就把这妾室通房给打发了,估计是伤害到了这探花郎那文人骚客的自尊心了,所以开始夫妻离心,那会儿这盛老太太的段位应该也没现在这么高,对于婚姻家庭一是不会,二是不屑去曲意维护,所以给黑心小妾钻了空子,唯一的嫡子就是这时候没的,只是她毕竟底子厚倒也没人敢把她怎么样,但估计从这儿起,老太太那跳脱的心性被压抑了。盛紘也是妾室所出,只是属于安分守己的,生母被黑心小妾逼死,自己也是过得度日如年,他跟大房盛维关系很好估计也是同病相怜,幸得嫡母护佑,才得周全,又为他遍请名师,考取功名。

三房那一支书里提到的很少,但是有一次,盛老太太提过过一句,三老太爷也为青楼女子赎过身,还为此预支了自己的家产。这算是向哥哥看齐的意思吗?


一段被辜负的深情,一个被压抑的灵魂——知否的婆婆们之盛老太太

所以这盛紘宠妾灭妻的做派那是祖传的,很多人也奇怪,既然盛老太太深受其害,为什么不管管呢,我想有这几个原因,一是林噙霜也是犯官家眷来投靠的老太太,二来这王大娘子确实也是烂泥扶不上墙,最重要的三呢,就是她觉得盛紘和林噙霜做的不过分,通篇来看,盛紘不能说是个好父亲,但至少算个负责的父亲,她没有发觉林噙霜的蛇蝎心肠,明兰复仇时老太太开始没有猜到她为什么要打着老太太的旗号跟去庄子里,就是因为她不知道卫氏是林噙霜害死的。

至于老太太为什么要养明兰,剧里开始的原因是为了盛紘的仕途,良妾是不能随意打杀的,为了打消明兰姨娘的担忧,消除这个隐患,书里呢讲可怜成分占多部分,但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是老太太在小明兰这一系列举动中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想到了当年那个“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的自己。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小小电视剧,也有大乾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