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明朝时期几位著名的将军

明代将军路瑛和吴瑛

明朝时期,靖远大地上相继涌现出众多的文武人才。他们职守一方,造福黎民,屡建功勋。名垂史册者,代不乏人,被誉为“二瑛”的路瑛和吴瑛便列在其中。

路瑛,字天球,生卒年月不详。祖籍苏州,后迁徙山东泰安。其曾祖父路贵于正统二年(1437年)调任靖虏卫指挥同知,遂举家迁居落户。路瑛祖父路昭,袭父职任指挥同知,后升任都指挥使,授怀远将军。路瑛父路经笃志好学,但五次参加乡试不第,后承袭世职任靖虏卫指挥使,廉洁奉公,享年四十一岁而卒。

路瑛二十岁时,袭世职任靖虏卫守备。正德九年(1514年),因功升任宁夏中卫西协参谋,继任宁夏副将,署都督佥事。每到冬令时节,北元鞑靼部便踏冰渡河,屡屡入侵明朝边界,路瑛率勇士冲锋陷阵,英勇作战,斩杀或擒获敌方人数颇多,军中称为“路刀手”。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月二十六日,明武宗颁旨御赐,制谕:“署都督佥事路瑛,今命尔挂征西将军印,充总兵官,与副总兵一同镇守宁夏地,修筑城池,操练兵马,遇贼相抗战守,其副参等官照旧协守,所统官军悉听节制,如制奉行”,路瑛奉命驻守宁夏。路瑛深受母亲教诲,珍爱士卒,同甘共苦,士兵为之感动,皆奋勇作战,多次获胜,边境因此安定。

在任靖虏卫守备期间,路瑛倡议并捐献俸禄,重修明伦堂等宫殿,修建揆文、奋威斋,振武兴文。遇到灾年,路瑛常亲自从外地买入粮食,赈济家乡受灾民众。升任宁夏总兵后,路瑛回故里省亲,适逢境内祖厉河洪水暴涨,冲毁城墙、道路等,便捐资率众治水,疏通河道,使祖厉河改道经红嘴子向北汇入黄河,解除卫城居民世代涉祖厉河取黄河水饮用的困难,根治靖虏卫城隐患,使乡亲众人受益。

吴瑛,字光霁,号松山,弘治十一年(1498年)生,出身武功门第,祖籍湖广汉阳。曾祖吴骥、祖父吴铎皆承袭世职,镇守边防。父吴淮,生子四人,吴瑛为长子。正德六年(1511年),吴瑛不幸失怙,全赖其母马氏艰难抚育,自幼秉承母训,养成了刚强坚毅的性格,发奋读书,吃苦耐劳,友爱兄弟,亲善乡邻。

吴瑛初袭父职,任靖虏卫指挥签事,后经御史大夫王绅推荐,任固原守备。嘉靖十三年(1534年),北元蒙古吉囊部拥众十万余人,屯兵贺兰山,南下进犯安定、会宁等地,吴瑛随总兵刘文出兵迎敌,于灵州大败入侵之敌。总制三边尚书唐龙以大捷之功上奏明廷,擢任吴瑛为延绥游击,其后不久再升任延绥参将。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吉囊部入犯凉州、庄浪两地,先后被副将王辅、总兵姜奭击退。接着大举入侵黄河以东的固原、延绥等地,明廷命右都御史刘天和率部拒敌。刘天和识破吉囊阴谋,密令副将白爵与参将吴瑛带兵埋伏,伺机迎敌,大败吉囊军,其残部远遁。吴瑛因功升任总兵官,仍然镇守延绥。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蒙古俺答部三万人马入侵绥德,游击张鹏带兵迎敌,吴瑛闻讯后率部增援,迫使来犯之敌败北而走。但由于明廷偏信巡按御史殷学奏书,吴瑛与总督杨守礼等蒙冤入狱。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平反,吴瑛官复原职,加署都督签事,后升任都督同知。嘉靖三十年(1551年),蒙古俺答部屡犯辽东,吴瑛改任辽东总兵官,顺天都督府同知。吴瑛到任之际,适逢外患不息,加之天灾,民不聊生,遂开仓运粮,赈济饥民。为恢复生产,又率军屯戍,垦田种粮,训练士卒,御敌守边,与兵民同甘苦,深受爱戴。三十二年(1553年),吴瑛出任云中(今山西大同)总兵。三十五年(1556年),奉旨就任狼山(今河北怀来)提督,虽年近花甲,但雄风不减。三十九年(1560年),留任都督府签事,兼镇辽左。四十年(1561年),以年迈有病之由告归故里,居于卫城内东大街府第。隆庆三年(1569年),吴瑛卒,享年七十一岁。

吴瑛辞世后,明廷追封吴瑛及其三代先祖为荣禄大夫。为颂扬其功勋,曾在卫城东大街建立名将牌坊一座,雕梁画栋,上书“河西名将,四代一品”大字,为兵部尚书彭泽所题。此牌坊一直保存至1944年,因建靖远县救济院而被拆除。

吴瑛的三个胞弟,吴瑾历任靖虏卫左所副千户、文县守备,倡议创修永安堡,吴琇以军功授昭信校尉,吴瑶初学文化,后习武功,亦投笔从戎。吴瑛侍奉母亲至为孝敬,惟母命是从,靖远民间有吴瑛为母疗疾而割股剜肉的故事,作为佳话流传。

赵率教与赵光瑞

赵率教,字希先,号明善,生于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少时聪慧,年龄稍长更加嗜好读书,习文练武,韬略娴熟,足智多谋,堪称奇才。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进士,被任用为甘州都司,后因建立军功擢升碾伯营游击、靖虏卫参将。适逢灾年,出粟救济百姓,受到民众赞誉。

数年后,赵率教被督抚推荐为署下马关参将,又充任镇靖参将、延绥参将,虽然屡立战功,但因故被弹劾,遂罢官还乡。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建立后金政权的努尔哈赤,挥师进攻明朝辽东重镇抚顺,明军惨败。明廷从全国各地调兵遣将,开往辽东与清兵作战。赵率教跟随叔祖赵梦麟所在的明军主力部队东征,英勇作战,多次立功,升为副总兵。但在战争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中,以明军的最后失败而告终,总兵杜松、王宣、赵梦麟皆战死,明军向北溃退。

天启元年(1621年),明廷以兵败潜逃之名处决了不少将士,赵率教因作战勇敢而幸免死罪。后来又率家丁复从战事,招抚流亡民众,选择年壮者从军,安民耕田,屯边戍守。天启四年(1624年)因功升任都督佥事,授总兵衔。天启六年(1626年),蒙古军乘机入寇,被赵率教带兵击退,朝廷擢升其为都督同知,实授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天启七年(1627年),袁崇焕向朝廷建议,修筑锦州、大凌河、中左所三座城池,以图恢复失地。赵率教移兵驻守锦州,加授左都督。同年五月,清兵合围锦州,赵率教率部坚守城池二十四天,以炮火击退清兵,解锦州之围,朝廷赐封其为太子少傅,世袭锦衣千户。

崇祯元年(1628年)八月,赵率教奉命移军镇守永平,兼辖蓟县,统领八路兵马。九月,又奉命驻守山海关,授平辽将军。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南下,赵率教率部急驰增援,连续行军三昼夜,抵达三屯营(今河北迁西西北),因总兵朱国彦拒其入城,遂带领疲惫之旅继续向西行军。十一月四日,赵率教部与清兵激战于遵化,因敌众我寡,虽全力奋战,不能退敌。激战中,赵率教身中流矢阵亡,所属将士全部战殁。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悲痛,追封赵率教为太子太师,并令立祠堂祭祀。

赵率教为将廉勇,待士有恩,勤身奉公,劳而不懈,与满桂并称良将。著有《复辽私议》、《平辽奏稿》、《挥尘兵谈》、《投戈随笔》等手稿。

赵光瑞,字虹州,赵率教弟率伦之子,清兴安镇总兵、都督同知。赵光瑞七岁时母亲病故,继母待其如同亲生,因而与继母感情至深,凡事皆听从继母之命。明崇祯八年(1635年)袭任靖虏卫指挥,操守清廉。不久被授予宁夏都司,每日必读兵书。崇祯十三年(1640年)升任汉羌营副将,随兵出征河南。崇祯十六年(1643年),与李自成起义军交战中兵败被俘获,伺机逃身后回家侍奉母亲。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经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多次征召,赵光瑞再次从军,仍然授任汉羌营副将。顺治五年(1648年),赵光瑞驻守洮阳(今临泽),适逢河西回民首领米喇印、丁国栋起事,率部与米、丁反清军先后战于广武、梅川等地。后来,又会同靖逆侯张勇等合围甘州,米喇印打开城门投降。顺治六年(1649年),大同总兵姜镶率兵反清攻陷蒲州,赵光瑞为先锋于同年八月攻克蒲州,平定山西。顺治七年(1650年),与刘宏才交战,缴获黄金万余两,不为所动,尽皆充入军饷,受到朝廷嘉奖。顺治八年(1651年),赵光瑞任兴安镇总兵,率领兵民耕田种粮,渡过饥馑之年。顺治九年(1652年),赵光瑞升任都督同知,率军南下湖北,与李自成残部郝摇旗、刘二虎部作战。顺治十一年(1654年),李自成余部数万人进攻白土关,赵光瑞率轻骑数百人疾驰迎战,因众寡悬殊被围困。虽经多次突围未能成功,士卒伤亡惨重。赵光瑞仰天喟叹:“我自投军带兵以来,参加大战十一次,经历小战无数,未曾受到挫折,今天如此惨败,我还有什么面目苟活人世。顾念家中老母虽然在世,但有孙儿陪伴,侍奉她终享天年,我也就没有任何牵挂了!”语毕,拔剑自刎,时年三十九岁。

赵率教、赵光瑞叔侄虽身处二朝,但同为都督,一生戎马,为国尽忠,不惜殒身,堪称一门忠烈。

冯禧与彭泽

康熙《重纂靖远卫志》中保存了一篇题为《芦沟别意序》的序文,文笔精练,读起来脍炙人口,耐人寻味。而其中饱含着的真情流露,不禁令人钦羡赞叹。

这篇序为明代著名人物彭泽所作,作者以简洁明快的文字,记述了与友人冯禧之间互相交往的感人故事,以及因此建立的深厚情谊。

彭泽,原名庸,字济物,号辛庵,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在兰州出生。外祖父段坚,段氏为金城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彭泽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刻苦用功,勤奋读书。冯禧,字景福,明代靖虏卫人,甘贫好学,孝心笃诚,儒雅宽怀,珍重友情。两人虽心慕已久,可是无缘会面,后来参加乡试不期而遇,便结下了至死不渝的友情,成为莫逆之交。

冯禧自幼聪敏好学,勤奋不辍,志向远大,即使父母也不能阻止他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少年时期,补为卫庠弟子,深受卫庠教授陈孟佐的器重。后来,陈孟佐被延聘到甘州、凤翔等地传授学业,冯禧一直跟随左右,不畏路途千里之遥,背着干粮徒步行走,从不言旅行艰苦。由于他学识渊博,道德品质高尚,受到家乡民众的尊重和厚爱,当地有德行的年长者皆喜欢和他交朋友,立志求学的青少年更是乐于做他的弟子。

也就在那个时候,年轻的彭泽从兰州游学来到靖虏卫,寓居法泉寺达三年之久,励志潜心苦读,学业颇为丰硕,期间多有创作,流传至今的名作有《东山八景》、《爱日轩赋》、《仙堤赋》等。彭泽与当时任靖虏卫指挥使的陈善将军友情深厚,堪称至交。对冯禧的为人和学问仰慕已久,但因种种原因,没有机会相见,离开靖虏卫时觉得留下了遗憾。

明代成化十九年(1483年),冯禧参加癸卯科乡试,在西安与同来参加考试的彭泽结识,二人一见如故,互以知己相称。乡试结束后,彭泽考取了举人而入国子监学习,冯禧则因多年乡试不第,也被推荐入国子监学习,二人自此成为同窗。可是开学仅十多天,冯禧就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便决定辞学奔丧。按照当时的规定,入国子监读书必须满两个月时间后,才允许请假省亲,否则就按弃学对待,不复录取。彭泽好言相劝,让冯禧再三考虑,说道:“还是等时间够了再回家吧,否则失去这样的机会,就永远也不会有了!”冯禧泪流满面地回答:“难道世间有抱着终身的悔恨,而衣着冠冕地去当官的人吗?”彭泽看到他态度十分坚决,心中暗暗赞许,便不再说什么,只好送他走上回家的路。当时,不论在西安还是靖虏卫,人们对冯禧的这个举动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冯禧为父亲办完丧事后,便不再思谋仕途有就,遂于靖虏卫地打拉池开馆授徒,以教书为业。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彭泽从国子监毕业后自西安返回兰州,经过靖远干盐池时,由于长途跋涉,一路劳顿,加之风吹雨淋,得了伤寒,一病不起。得知冯禧正在此地教书的消息后,彭泽挺着病弱的身体找到学馆,未料他乡故知再遇,却是这般情形。冯禧见状,赶忙迎上前去,将彭泽搀扶到了自己的住室,给他熬汤喂药,精心疗养。

可是数日后,彭泽的病情愈益加重,时而昏迷不醒,时而胡言乱语,身体忽冷忽热,大小便失禁。冯禧请来当地的医生为其诊治,服药后彭泽的病情依然如故,丝毫不见有好转的现象。有一次,彭泽夜间高烧不止,任何办法都不能使其体温降下来,情状危急,冯禧只好连夜骑驴到靖虏卫城去请一位名医。

到名医家时天尚未亮,冯禧敲了半天门才得进去。医生一来年纪大了,二来看到天色尚早,本来不想去,但又奈不下冯禧的面子,于是传出话来说:“你先去店房歇一歇,待天明吃过早饭再走吧!”冯禧看看天色,按照医生的说法还得一个多时辰才能动身,而彭泽的病情不容迟缓,他心急如焚,一步跨进医生的住室,扑通一声跪在了医生的床前说:“请大夫能够理解景福救友的心情,还望尽快动身。”医生看到靖虏卫的名士冯禧跪在了自己的面前,便不能再推托,只好立即起身随冯禧前往打拉池为彭泽治病。

这位老名医为彭泽诊断后说:“此人得了重伤寒,非常严重,我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冯禧听后流泪说:“金城彭辛庵是我的同窗知己,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人才,为了国家不失去一个栋梁之才,也为了我冯景福不失去一位良友,还望先生竭力相救,让我倾家荡产、做牛做马也在所不惜!”医生被冯禧的真诚所打动,精心调配了可服十多天的药,临行前告诉冯禧:“如果这几付药吃下去病情好转,那么就再来找我。如果不见效果,就是神仙也无回天之术了!”连续几天,彭泽一直如故,冯禧总是守在旁边,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由于彭泽大小便失禁,房间里污秽不堪,味道难闻。尤其到了晚上,彭泽说着十分吓人的胡话,仿佛鬼怪就在眼前一样恐怖。而且,每天早晚都有鸱鸺叫着在房前屋后盘旋,似乎在暗示着什么。这样的情景持续了将近十天,彭泽才慢慢地恢复了知觉,病情似有回转之象。冯禧尽管身心劳累,疲惫不堪,但看到这种情况后很是兴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又赶往卫城请大夫开药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彭泽的病情好转了,但四肢酸软,不能行动,伤寒的各种症状依然存在。冯禧依然如故,悉心照顾,与彭泽同睡在一张床上,从不嫌弃。为了随时照顾彭泽,冯禧一直和衣而睡,在数月的时间里,冯禧对彭泽的精心护理和关爱倍至,就是父母兄弟也难以做到。彭泽病好以后,拜谢冯禧的救命之恩。冯禧说:“你为什么要感谢我呢?我首先是以道义为重,其次又以国家为重,因此才全力抢救你。我的目的是希望你以后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竭尽全力报效国家,多为苍生谋利益罢了,怎么能要求你报答我个人呢?”彭泽感悟到冯禧胸怀的博大和品质的高尚,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清正廉洁、为民分忧的好官。

果然,彭泽不负冯禧的一片苦心,于弘治三年(1490年)考中庚戌科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之职。由于他才能出众,办事果敢,公正无私,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徽州知府、浙江按察司副使、河南按察使、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所过之处,政绩显著,百姓立了不少去思碑。正德九年(1514年),彭泽任川陕总督,后又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弘治九年(1496年),彭泽省亲路过靖远时拜访了冯禧,屈膝长谈,尽述旧情,离别之际,百感交集,遂咏诗赋词相赠,并做《芦沟别意序》,在诗词中真挚地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冯禧高风亮节的赞颂。

冯禧与彭泽,一个民间书生,一个朝廷重臣,但他们的交情,不失为一段佳话,他们的求学精神和处世之道,堪称士林楷模。

附彭泽诗二首:

别冯景福

其一

一段英奇未易降,十年灯火足蓬窗。

分明胸次罗星斗,珍重关西父母邦。

其二

双鱼屡见报平安,两地开缄着眼看。

过失相观德相劝,皋兰端的赖乌兰。


靖远县平堡镇文化中心主任刘文清摘自杜树泽主编《靖远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