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張“雷鋒存單”說起

在中國工商銀行,雷鋒不只是一個名字,更是一段記憶,一種情懷。1960年,一名年輕戰士在當時還是人民銀行的遼寧撫順分行七百儲蓄所第一次存進了100多元,存單憑條上簽名:“雷鋒”。給雷鋒辦理這筆業務的儲蓄員叫做王玉珍,接觸得多了,雷鋒同志先己後人、謙和有禮的態度給王玉珍和她的同事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從一張“雷鋒存單”說起

  王玉珍講述:他(雷鋒)每次來都是特別地謙虛和藹,態度特別地好。我們說解放軍同志優先,他(雷鋒)說:“不行,不用,讓老百姓先辦。”

  讓王玉珍和同事們更加吃驚的是,這個平時節儉的小戰士在幫助別人時卻如此慷慨。

從一張“雷鋒存單”說起

  王玉珍講述:雷鋒你都是存錢怎麼這會取錢了呢?他(雷鋒)說:“我支援災區,遼陽發大水了,我要把這200塊錢拿出來,我要支援災區。我就給他取了。”

從一張“雷鋒存單”說起


  在雷鋒的影響下,儲蓄所的同事之間也更加友愛互助,誰家有困難了,大家都會伸手幫忙,我給你二三斤糧票,你借我三五元錢,都是很正常的。


從一張“雷鋒存單”說起


  雷鋒同志犧牲了,他的最後一筆存款就這樣留在了七百儲蓄所,而榜樣精神的種子也種在員工們的心裡。隨著金融體制改革、工行成立,雷鋒的故事在工行廣為流傳,雷鋒精神也在這裡發揚光大。

從一張“雷鋒存單”說起

  多年來,工商銀行以雷鋒精神激勵引導全行上下立足崗位作貢獻、志願服務顯擔當。全行先後湧現出一批“雷鋒支行”、“學雷鋒崗”、“學雷鋒標兵”,在服務中彰顯了“工行溫度”。同時,以工商銀行遼寧分行“雷鋒存摺續存”為代表的系列公益活動,多年一直向社會公眾傳導著工行大愛;近年來志願服務在全行蔚然成風,“健康快車光明行”、“愛目行動”、“為愛e起捐”等活動惠及更多群眾,也為雷鋒精神添加了具有時代意義和工行特色的新註腳。

從一張“雷鋒存單”說起

  在2020年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中,工行人在雷鋒精神激勵下團結起來,從全國各地乃至五洲四洋,向同胞伸出援手。除了全力做好應急金融服務保障外,工行第一時間捐款3000萬元,全體員工捐款6100萬元,工行全球機構聯動為疫區籌集了大批醫護物資,包括極為緊缺的口罩和無創呼吸機。還有許多幹部員工自發將出境遊變為了口罩運輸之旅,比如貴州分行的吳斌、翁冰心、吉林分行的張巍、軟件開發中心的陸益之,讓許多想不到的奇蹟變為現實。更有許多工行人加入了志願服務行列,籌資籌物、義務獻血、守護社區、運輸蔬菜、包裝口罩、防疫宣傳……他們中有十九大代表、人大代表,也有普通黨員,有領導幹部,也有基層員工。面對洶洶疫情,每一位工行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光發熱。

從一張“雷鋒存單”說起

  穿越半個世紀的時間長河,雷鋒精神在工行人的心中煥發出更加溫暖的光芒。新時代文明工行將在雷鋒精神激勵下,爭做先“鋒”、砥礪奮進,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出更多的“工行力量”。


(來源:中國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雷鋒文化中心;中國工商銀行黨委宣傳部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