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幕後的黑手,竟是這些原因,在“從中作梗”

有人說猝死麵前,人人都是均等的,但醫生並不這樣認為。

猝死幕後的黑手,竟是這些原因,在“從中作梗”

儘管每個人都存在猝死可能,比如手術麻醉、中毒、溺水、電擊等各種意外導致猝死,但多數猝死都是有原因、有誘因甚至有預兆的。不少猝死是可以預測、預防和避免的,因此每個群體、個人發生猝死的風險存在極大差異。


什麼是猝死?


猝死(sudden death)各種原因引發的急性症狀出現1小時內的死亡。心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心臟驟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的結果,心臟驟停包括心室顫動(室顫)、無脈室速和心室停搏。

猝死幕後的黑手,竟是這些原因,在“從中作梗”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數據,我國心臟性猝死總人數高達約54.4萬/年,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一個人心臟驟停,如果救不回來那就是心臟性猝死!

大多數心臟性猝死發生於院外,生還率很低,歐美國家大約在5-8%,中國可能不超過3%,也有報道認為小於1%。

猝死的病因和誘因


猝死佔總死亡的15%~20%,猝死中大多數是心臟性猝死,佔比75%,其餘25%由腦血管病、哮喘、或者突然出現了窒息等引起。


心臟性猝死原因包括:

1. 結構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冠狀動脈畸形、心肌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

2. 心臟電活動異常或者離子通道病,包括預激綜合徵、長QT綜合徵、Brugada綜合徵、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等。


非心臟性猝死原因:

肺栓塞、腦卒中、大血管病變(動脈瘤、主動脈夾層、馬凡氏綜合徵)、手術及麻醉意外、藥物過量、過敏、電解質紊亂,如嚴重低血鉀和高血鉀、哮喘、窒息、出血、中毒、溺水、電擊等。

冠心病的發生與遺傳或者家族史,生活方式,存在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吸菸有關。心肌病和離子通道病很多與遺傳有關。肺栓塞發生與損傷、血流減慢和血液高凝有關。


很多誘發猝死的因素與生活方式或者不良生活習慣有關係。另外,精神上或者身體上的高度應激也是誘發猝死重要的誘因。

生活方式與心臟性猝死


在生活方式方面,10年的吸菸史可使心臟性猝死風險增加2-3倍。體重增加也可增加心臟性猝死風險。過度劇烈活動和不活動猝死的風險都增加。


什麼人容易發生猝死?


猝死相關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呢?

例如猝死的家族史,反覆暈倒和意識喪失病史,心電圖異常,反覆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肌病病史,心衰射血分數明顯下降,可疑心肌炎,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患冠心病尤其出現了不穩定性心絞痛。

猝死跟職業有關係麼?


由於傳媒的發達,某某明星或者名人猝死的消息很快刷屏;有關醫生猝死的消息也不斷見於媒體;或者拍到某某出租司機發生猝死。

猝死幕後的黑手,竟是這些原因,在“從中作梗”

但猝死是否發生,主要取決於個人是否存在病因和相關誘因,並無鮮明的職業特徵。

高壓力人群不但身體和心理壓力大,往往同時存在吸菸、喝酒、加班熬夜,往往忽視健康和運動,往往存在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往往對於治療的依從性較差。


心臟性猝死更傾向於中老年人


心臟性猝死的發病年齡第一個峰值為0-6個月,死因多為先天性心臟病和溺水、窒息等意外有關,第二個峰值年齡是45-75歲,與冠心病、心肌梗死高發有關。


猝死幕後的黑手,竟是這些原因,在“從中作梗”

<30歲人群的猝死發病率為1/10萬,而>30歲人群為1/1000,相差100倍。在年輕和中年人群中,男性猝死發生率是女性的4-7倍

為何秋冬易頻發猝死?

這與不穩定性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發病增加有關,另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臟性猝死中具有重要作用:


1、每天:上午的6-12點,室顫導致的猝死發生率較高,晨起心室不應期縮短,室速高發,除顫不易成功;

2、每月:第一週的週六到週一猝死發生率高;

3、每年:冬季猝死發生率高,12月-2月的死亡率是預計的111%,而其他月份為預計的96.5%;冬季室速發生率高,可能與日照缺乏有關。

心臟性猝死有沒有先兆?我們該怎麼預測?


有研究顯示,猝死前1個月,大約50%的患者存在先兆症狀。如活動後胸痛、氣短,發作性心慌、頭暈,尤其伴黑朦或者反覆暈倒,感冒樣症狀等。

猝死幕後的黑手,竟是這些原因,在“從中作梗”

冠心病患者,如果心絞痛加重,離心肌梗死或者心臟性猝死就不遠了。


心臟性猝死能否預防?

多數是可以預防的,例如以下這些情況:

1. 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及時住院和進行經皮冠狀動脈干預(PCI)

2. 心肌梗死及早進行再灌注治療,包括PCI、溶栓和急診冠狀動脈搭橋。

3. 積極預防和治療心衰,在有適應症的心肌病或者心力衰竭患者安裝植入式復律除顫器(ICD)或者心臟再同步化治療除顫器(CRT-D)。

猝死幕後的黑手,竟是這些原因,在“從中作梗”

4. 積極治療離子通道異常導致的心肌疾病,如長QT間期綜合徵、Brugada綜合徵。

5. 對預激綜合徵患者行射頻消融治療

6. 積極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和一些結構性心血管髒病,如主動脈瓣狹窄、馬凡氏綜合徵等。

7. 對有猝死風險的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指導,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猝死幕後的黑手,竟是這些原因,在“從中作梗”

8. 避免導致猝死的應激性因素,如不適當的運動、劇烈的精神和情緒應激等。

9. 及時發現和糾正低血壓、低血鉀和酸中毒等紊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