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还挺好听的,但一听自己的录音却很难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别人听到的我们的声音真实还是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真实?

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听自己说话的声音跟别人听我们说话的声音会有所不同是因为这两者间声音传导的方式不同。声音是震动产生的,可以通过各种介质传导,固体、液体、空气都是声音传导的介质。

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人发声的时候由于气流通过喉咙使声带产生震动发出声音然后再通过口腔和舌头产生各种复杂的语言和歌声最后再传到人的耳膜震动我们才听到了声音。

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我们在听自己说话的声音的时候是通过两种方式传导的,一种是通过空气传导到我们的耳膜,而另一种是通过骨头传到我们的耳膜;

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而别人听我们说话的声音就只是通过空气传导到他们的耳膜这一种方式,而通过空气传导的声音会受到空气质量和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我们听自己说话的声音会比别人听我们说话的声音大。

再说说录音,录音其实是通过把声音转化成电子信号又转化成声音的过程。

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而在此过程中声音的一些频率和细节会因为一些技术关系无法处理而被忽略掉,再加上一些电子音的关系,录音跟我们最真实的声音还是有差别的。而录音是不是最接近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呢?其实也未必。我们在不同距离听到的声音在音色上也有所差异,距离越远除了声量变小外,低音的细节也会变弱或者消失。你可以试试用不同距离用同样的音调音量对着手机话筒录同样的话,结果播放出来是有一些差别的。

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距离越近我们就越能听到声音中低沉的那一部分越远就听不见了,那是因为我们的耳膜对低音频率比较不敏感。而在生活中我们一般都不会在意这些细节,我们更在意的是别人在说什么内容。但你仔细听上面说的不同距离的录音你就能听出差别了。

开头说的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声音为什么传到别人耳朵里就变难听了呢?其实这涉及到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我们判断一个声音好不好听除了音色还有频率,而人的声音频率分很多个层次。

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高兴的时候声音一般高昂,低落的时候声音低沉,甚至发怒的时候声音又是另一个层次了,而这些都是我们的声音。但大部分人认定那种低沉浑厚的声音(即有磁性的声音)才是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呢?其实这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现象叫“自利性偏差”。

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就是人会倾向于自身有利的方式来自我判断和评估,也就是上面说的自我感觉良好。而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声音就理所当然地被大脑默认为自己的声音。但听我们说话的人他们的大脑却不这么认为,所以我们觉得好听,他们却觉得难听。

其实人每次说话的时候会根据心情情景发生改变而发出不同的声音,但由于关注点不在声音本身而是说话的内容,再加上我们大脑本身就有默认那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声音,所以人是不会察觉出来我们声音有多大变化的。

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在录音的时候,你听到的正是你当时发出的声音,所以在播放录音的时候听到和自己认知完全不同的声音时就会感到诧异或不能接受了。

总的来说,由于骨传导和自利性偏差,别人听到的声音会比我们自己听到的声音要高;而录音的声音虽然接近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但是由于一些电子技术的关系,也不能百分之百说它就是最接近我们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不过个人认为不管别人听到的我们的声音,还是自己听到自己的声音那都是我们发出的声音,那都是最真实的声音。

现实中的声音比录音更真实?未必!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欢迎评论区里留言,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更多精彩等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