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大學的校區是康熙行宮,英國人說它像由美國移植到中國的大學


這所大學的校區是康熙行宮,英國人說它像由美國移植到中國的大學,近百年間有600餘名院士從這裡走出。

清華大學早期建築,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類,編號476/Ⅴ-3,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佈。時代:近代。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清華大學早期建築位於北京清華大學校園內。現存清華大學早期建築,主要集中在清華大學老教學區內,共有建築二十棟。而要說到清華大學的建立,則是和一起重大的國恥事件——八國聯軍侵華相聯繫的,所以老一代的清華人把學校稱之為“國恥紀念碑”。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慘敗,於1901年與八國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當時的美國政府分得了3200萬兩。1908年,美國人決定拿出部分賠款在中國成立留美預備學校,校址選在清華園。

經兼管學部和外交部的軍機大臣葉赫那拉氏那桐批准,於1909年開始興建校舍,1911年4月29號學校開學,取名為清華學堂。畢業生直接進入美國大學三年級留學。1925年,始創四年制本科教育。近百年間有600餘名院士從這裡走出。

清華大學所在的地區是北京西北郊的園林遺址區,明朝的時候,這裡是一個私家園林。清朝時,這裡是圓明園的一部分,叫做熙春園,是康熙皇帝的行宮。後來咸豐皇帝即位,將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這就是“清華園”這個名字的最早由來了。

清華大學的早期建築受美國影響較大。1913年,周詒春任清華學校校長後,提出逐步把清華過渡成一所獨立大學的設想。1914年,周詒春請美國建築設計師亨利•墨菲為清華做一組現代化的校園設計。

墨菲的設計保留了近春園的王府風貌,而在近春園東側的清華園,採用了當時美國流行的校園建築風格,在1916-1920年間陸續建成的圖書館(東部)、科學館、體育館(前部)和大禮堂,全部由墨菲主持設計。

這些建築從外到內都是美式風格,加上清華的學制、課程、教材等幾乎全部仿效美國,於是英國哲學家羅素第一次到訪清華,就留下了“清華學校恰像一個由美國移植到中國來的大學校”的深刻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