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100多年了,现在还有人在守皇陵,谁给他们发工资?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菩萨我想对你说


守护皇陵,在古代是一件非常荣耀的职业。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这样一句话:“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说的就是汉初五陵附近,居住的都是富裕人家。虽然五陵少年不见得都是守陵人的后代,但豪门贵族出五陵,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到了清朝,皇陵有点复杂。入关之前就已经亡故的努尔哈赤与皇太极,葬在如今的沈阳,加上他们的祖陵,被称为关外三陵。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世祖与第二个皇帝圣祖皆葬在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称东陵。到了第三个皇帝世宗,独辟蹊径,把陵寝选在了京城西南的河北易县,称西陵。于是,清皇陵一改过去列朝的昭穆制度,高宗、文宗、德宗相继葬在了东陵,仁宗、宣宗、德宗先后葬在了西陵。这样,清皇陵就分为三处了。

清帝退位前,守护皇陵的都是八旗子弟。一个皇陵,最多时守卫多达三千多人。他们待遇优厚,身份显贵。工资一般为内务府或转交总理事务衙门来发,且子承父业。到了一九一二年,清朝灭亡后,由于民国政府与满清皇室签订了协议,负责保护和维修清室皇陵,所以一段时间以来,守陵人生活无忧。

可自从孙殿英盗掘东陵,又加上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守陵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没有人为他们发工资,至多只是皇室后裔捐些钱来,维护这些人的正常开支。所以,他们大多在陵区内辟地种粮,赖以养家糊口。
到了现在,清帝退位已有百年历史,仍有一些人还在担负守陵的任务。东、西陵区附近都有一些满族村,这些村子里的村民大都是守陵人的后裔。他们仍以守陵人而自豪,以自己身上流着旧皇族的血液而骄傲。所以,他们为自己的信仰,为了心中那份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而守护着祖先的陵寝。

他们大多数人都有一项能养家糊口自己技能。比如为古代建筑描绘彩釉,修复古建、庙宇。由于清皇陵属于名胜古迹,有些人也能从众多的游客身上得到些回馈。或者,陵区的管委会分配给他们一些工作,挣取政府的工资。总之,这些人如今生活虽比不上王朝时期的奢华,但衣食还是无忧的,更重要的是如今他们生活中没有从前那么多的禁忌,精神上得以放松,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非空


溥仪刚死的时候埋葬到了八宝山,后来考虑到各种原因,又将溥仪改葬到清西陵隔壁,也就是现在的华龙皇家陵园。

尽管清王朝已经灭亡100余年,但在这些清朝皇陵里面一直都有守墓人。

当年还是清朝统治的时候,有清朝统治者给这些守墓人发工资,而现在清朝已经灭亡了100多年,又是哪些人给他们发工资的呢?

当年溥仪宣布退位之后,清朝也算是正式结束长达200余年的统治。

溥仪退位之后清朝皇族还是得到了民国的优待,与之签订了诸多的条款。

比如民国政府每年要给皇宫的这些皇族人员400万元的生活费用来维持皇宫的生活日常。

溥仪也可以继续住在皇宫之内,宫女和太监同样各司其职,溥仪在皇宫内还可以按照以前的礼仪制度来祭拜祖先等,同样民国政府还要担负起对于清朝皇陵的保护管理工作。

所以在清朝刚灭亡的时候,守墓人的工资相当于是民国政府发放的。


回味经典著作


我的家乡就在清东陵陵区的河北遵化东陵乡,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我的祖太爷就曾是守卫东陵的绿营军官(归马兰关总兵管辖),在慈禧来东陵谒陵时还见过慈禧太后,这样说来也算是守陵人。先简单介绍一下清代守陵人的历史(以清东陵为例):

清代东陵的管理保护机构主要有兵部、内务府、礼部和工部四个体系,陵寝的安全保卫由马兰关总兵官负责,日常祭祀管理维修由设在马兰峪的东陵承办事务衙门负责。所有人员都是由国家供养。

⒈兵部,东陵兵部负责陵区内外的安全保卫,八旗兵进驻各陵寝负责陵区内的保护,绿营负责陵区外的保护,整个东陵有1200多人的八旗官兵。

⒉内务府,当地人称“内府”,主要负责制作祭品,支领祭祀用的金银器皿,开启隆恩门及打扫地面,管理树木,请送神牌等等日常祭祀事宜。总人数大概为1100多人。

⒊礼部,东陵礼部主要负责供应制作祭品的原料,如糖、油、面、酒等等,管理金银器皿库房,主持祭祀仪式焚化纸锞等。总人数为1600余人。

⒋工部,设在陵区南的石门镇,主要负责陵寝建筑的日常维修,制作祭祀用器皿及焚烧用各式纸品等。

配图:裕陵最后一任翼长阿和轩

配图:1945年美军航拍慈禧慈安定东陵,画圈处为清代陵寝内务府人员居住区





以上简单介绍了清代时东陵的保护管理机构即清代守陵人,清朝灭亡后,这些守陵人没有了经济来源,基本上都开始在当地以种地为生。下面正式介绍一下现在东陵的保护情况,即所谓的现代“守陵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9月29日成立了专门的清东陵保护机构清东陵文物保管所,陆续对各陵建筑进行了修缮,加强了陵区内的管理。1961年3月4日清东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陆续开放慈禧陵及裕陵地宫供游人参观,此后清东陵文物保管所也升级为清东陵文物管理处,2000年11月30日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的清东陵保护机构是2010年10月28日成立的清东陵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由保护区管委会监督管理清东陵的保护工作,制定了清东陵文物保护规划,具体管理保护事项由文物管理处负责。文物保护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2015年国家拨款7.1亿元用于清东陵的大修工程。

综上所述,现在的“守陵人”都是拿工资的公务员,就连具体到每个陵寝的警卫保护人员也都是一样,当然可能有一些合同工或临时工,所以现在的“守陵人”就和我们工作上班一样,只不过他们的工作就是保护陵寝文物而已。

最后说说生活在陵区的清代守陵人后代,他们现在早已不在看守皇陵,只是生活在陵区内,种地务农外出打工,或者在景区内开农家院做点小生意,仅此而已。


最后两张图片来自清东陵保护区公众号。


孤竹公子


守陵人自古以来就给人一种神秘感,他们受命于皇权,兢兢业业的用自己一生为皇帝守陵,当然有的守陵人还会世世代代的为帝王们守护陵墓,直至这个朝代的灭亡。

守陵人的生活!

其实守陵人也不是白跟皇家守皇陵的,皇家会给他们一笔不小的“安家费”,让他们在陵墓附近安家,多余的钱用作他们的日常生活开支,让他们不至于为生活而烦恼,能安心的守卫陵墓。纵观历史,几乎每一个大一统王朝都有守陵人的身影。

清朝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入关后为帝王修建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两个大的墓葬群,对于这些墓葬群,清朝也设立了守陵人制度,他们也像以往朝代的守陵人一样,在陵墓附近安家,并世世代代的为大清朝守护着皇陵!



守陵人工资发放问题!

1912年刚登基三年的末代皇帝溥仪被逼退位,清朝自此宣布灭亡,民国政府上位接手了清朝的一些政务,当然对于清朝的这些皇陵,民国政府起初也是非常头痛的,因为这属于满清的祖坟,民国政府本不应该过问,但后来出于对文物保护的问题,民国政府又出钱给守陵人让他们继续守护皇陵!


后来战争爆发,民国政府也顾不上这些守陵人了,于是满清后裔们又出钱给守陵人,让他们又继续守护这些皇陵!

新中国成立后,清东陵跟清西陵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对象,后来皇陵被开发成为旅游景区,此时的守陵人很多都被国家聘为景区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资都是由国家负责发放,因此现在所谓的“守陵人”也就是陵园景区的工作人员!


唐古看今


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距今灭亡已经有100余年时间,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也死了50多年。

溥仪刚死的时候埋葬到了八宝山,后来考虑到各种原因,又将溥仪改葬到清西陵隔壁,也就是现在的华龙皇家陵园。

尽管清王朝已经灭亡100余年,但在这些清朝皇陵里面一直都有守墓人。

当年还是清朝统治的时候,有清朝统治者给这些守墓人发工资,而现在清朝已经灭亡了100多年,又是哪些人给他们发工资的呢?

当年溥仪宣布退位之后,清朝也算是正式结束长达200余年的统治。

溥仪退位之后清朝皇族还是得到了民国的优待,与之签订了诸多的条款。

比如民国政府每年要给皇宫的这些皇族人员400万元的生活费用来维持皇宫的生活日常。

溥仪也可以继续住在皇宫之内,宫女和太监同样各司其职,溥仪在皇宫内还可以按照以前的礼仪制度来祭拜祖先等,同样民国政府还要担负起对于清朝皇陵的保护管理工作。

所以在清朝刚灭亡的时候,守墓人的工资相当于是民国政府发放的。

等到后来溥仪被赶出皇宫,也就是军阀混战时期,皇陵虽然已经到了被军阀盗掘挖取财物的局面。

但在此期间,皇陵还是有守墓人的,他们的工资一般都是有这些皇族后人来出钱发放,让这些守墓人打扫陵园,或者说进行一些简单的修缮工作。

在局势稍微稳定一点的时候,当地政府也会想办法凑集一批资金用给发放给清朝陵墓的守墓人。

尽管当时天下比较混乱四处战争,但此地仍没有断过守墓人,因为皇陵所在地区的土地还有陵园内的一些树产收入都是归守墓人所有。

而且有些皇室后裔时不时的会过来祭拜祖先,给他们多少发一点钱,所以即便当时没有人发工资,从事守陵人工作也要比给地主家打长工要自在一点。

因此,在当时皇陵守墓人是一个不错的工作,很多人都是子承父业或者代代相传。

等到抗日战争胜利,国家内部情况稳定之后,先是有皇族后裔出钱对陵墓进行了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文化保护部门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再次进行修缮改造。

这个时候的清朝的各大陵园已经是被列为了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了陵园内部的管理。

而且所有的管理也越来越制度化、规模化,所以守陵的工作自然由有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所负责。

而至于以前那些代代相传的守陵人或者是后代,他们或是从事保护陵园的维护或者保安工作,又或是自逐渐转型从事其他行业去了。


夏目历史君


大清是亡国100年了,大清也确实是有守陵人的,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事实上历代帝王的坟墓,都是有守陵人的。

这些守陵人一般都是皇室人员雇佣的,是给他们薪水,让他们专门负责守陵,直到这个王朝的灭亡为止。

大家都知道秦朝亡国了,而且秦始皇的后代基本上都被杀了。可是,依然有人为秦始皇守陵,当时这些守陵人就是西汉的建立者,刘邦派去的。

给秦始皇守陵的人有几百,这些人都是汉朝政府养他们。

所以,从那个时候,守陵制度就开始流行了下来。

到了清东陵和清西陵建成之后,清政府也是请了一批人来守陵的,只不过随着清朝的没落,守陵人也渐渐的少了起来。

甚至到了清朝刚亡国没多少年,就造成了清东陵被孙殿英盗的这么一个结果。

事实上孙殿英盗取皇陵的时候,依然是有守墓人的。只不过当时孙殿英是以演习的名义,掩盖了守陵人的耳目而已。

但是,最终清东陵里的乾隆和慈禧的坟墓还是被孙殿英给盗了。当末代皇帝溥仪知道这件事之后,气愤不已。

不过,他们皇室的人自从这件事发生之后,就开始出钱找更多的守陵人来守陵了。

为何我们说现在清东陵还有守陵人呢?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清东陵,还是清西陵都是名胜古迹了,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现在已经是国家派了人,在看守陵园了。

当然了看守陵园的人,就是那些保护文物的工作人员了。

事实上现在历代帝王的陵墓都是有人看守的,而且这些陵墓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

至于说守陵人的生活如何?

当然了和我们平常人差不多了,毕竟守陵也是一份工作,和我们众人的工作,都是差不多的。


汉史趣闻


在清朝灭亡100多年后,清朝的清东陵和清西陵确实还有人在那里守陵。

不过和大家想象中那种传统守陵人不同,在清东陵、清西陵守陵的人比较现代化,在这个时代里被称之为保安。

作为国内的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清东陵和清西陵请一些保安巡逻、看守是很正常,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当然,现代的保安我们就不过多介绍了,想必大家也没有兴趣看。

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清朝的守陵人。

世代传承的清朝守陵人

在清朝入关之后,他们总共在两个地方修建过皇家陵园,其中一个地方是唐山的清东陵,埋葬了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咸丰皇帝、同治皇帝等五位清朝君主。


另一个地方则是保定的清西陵,埋葬了雍正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光绪皇帝等四位清朝君主。

在这两个皇家陵园中,清朝都派驻了军队把守以及专门的官员管理,这些人,就是最初的守陵人。

这些守陵人在来到了清东陵和清西陵后,按照清朝皇帝的指令带着家人在这两个庞大的陵园附近定居了下来。

而按照清朝的规定,守陵人的工作是世袭性的,如果父辈是守陵人,那么下一代就必须有人接替自己父辈的工作成为新的守陵人。

在这些规定下,这守陵人行业在清朝时期就成为了这些守陵人家族的铁饭碗,由这些人把持了整整200多年的时间。

在发展到最后,这些守陵人家族因为发展过于旁大,甚至还在清东陵和清西陵旁边建立了村庄,在那里发展出了自己的生态圈。


守陵人的消失

如果不了解情况的话,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在清朝刚灭亡的时候,这些守陵人就随之消散在历史之中了。

但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发展。

在到了民国的时候,这些守陵人其实还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

那时候因为清朝皇室和袁世凯签订了和平退位协议,所以北洋政府并没有把这些守陵人遣散,仍旧如同清朝一样给这些守陵人发工资、让他们继续帮助清朝皇室守护住了他们的祖陵。


在那段时间里,这些守陵人除了一些身份、地位发生了转变之外,生活方面基本没多大变化。

只可惜这段时间持续不长,仅维持了12年时间,然后就在1924年时因为冯玉祥的政变彻底终结了。

那时候,冯玉祥除了中断了原本发给那些守陵人的工资之外,还把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故宫、中止了北洋政府每年答应给清朝皇室的补贴,可以说,彻彻底底推翻了北洋政府原本和清朝皇室签订的协议。

而在冯玉祥断掉了工资之后,那些对清朝没什么坚守的守陵人选择也很简单,那就是直接停下手中的守陵人工作,虽然还居住在清东陵和清西陵旁边的村庄中,但却不再守护清东陵和清西陵。


也就是从这之后,清朝的守陵人彻底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后来即便有新的安保人员来到清东陵和清西陵,也跟守陵人这三个字没什么关系了,顶多只能称之为保安。

不过说到那些回归平凡身份的守陵人,有一点倒是值得一提的。

那就是在1928年时,一直找不到乾隆、慈禧、康熙陵墓地宫方位的孙殿英是通过这些已经失业的守陵人才确定到具体位置的,当时在孙殿英的胁迫下,其实他们已经变成了盗墓的帮凶。


孤客生




大清的守陵人与历代王室不同,在大清历律中,守陵人必须代代从亲王之中选择一人担任守陵职务,世袭一等公爵,为正一品大员。守陵大员府前有下马石,即便皇上经过门前也要下马步行七步。朝中大员经过必须跪拜下马石。



守陵人分为五旗,东南西北中,大清祖制,每代公主必有一位嫁守陵官。守陵官有生杀大权,但凡皇族犯下死罪,逃到皇陵即可免死,不过一般皇上要杀之人,都是突然袭击,很少能逃离出去。大清历律为了保护历代列祖列宗的墓地,给予了守陵人特权,使守陵人一心扑在皇陵上。



守陵人从官到富完成了蜕变。大清王朝最富有的是守陵人。在大清皇陵附近隐藏着一个秘密,就是有一个比皇帝陪葬丰厚百倍的地下金库,这就是守陵人的地下银行。乾隆皇帝曾一次向守陵人借过1.3亿两银子,相当于大清五年的财政收入。



守陵人员定为1999人,相当于一个独立团,服装分五色,连守陵士兵都是正五品待遇,每年粮食240石,白银500两,公费医疗。每三年皇上要从守陵人后代中选拔一批中青年官员,如此优惠的守陵待遇让守陵人感激涕零,视皇陵如生命,肝脑涂地。



守陵人历经几百年,看似销声匿迹,其实守陵责任没有一丝懈怠。【大清秘史】记载,孙殿英盗东陵时,守陵自卫团曾与孙殿英部进行了一天一夜的枪战,慈禧曾经为守陵部队配备了清一色德国装备。当时守陵自卫团团长慈器带领1000守陵人退守到他姐姐慈禧墓死守。孙殿英大怒,命人劝降慈器,如果不把他姐交出来要血洗守陵人。守陵人坚守8小时后弹尽粮绝,与孙殿英部开始了白刃战,满人擅摔跤,孙殿英看着部下一个个到地,重重把军帽摔在地上,一鹤冲天,空中转体720度,罗汉金刚腿横扫慈器,慈器乃大清第一勇士,双臂有千钧之力。孙殿英出身少林,易筋经出神入化,十丈之内真气荡气尘埃,像雾像雨又像风,孙殿英在八旗子弟包围中,仰天大笑道,我辈岂是蓬蒿人,双掌齐出,一招亢龙有悔……。



随着时代的变更,大清王朝土崩瓦解,守陵人依然奉行着自己的信条,据守陵人透露,守陵人手中,从1986年开始,大量清宫宝物在市场出现,被古玩商人高价收购,同时这也是违反古董规定的,民族文化遗产不属于个人拥有。



守陵依然在继续,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他们这份执着鼓励着后人走自己的路,继续守吧。很多守陵后人在满足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愿望后,又重新接过老人手中的守陵棒,默默守护曾经的誓言,从理论上说守陵人的精神是应该鼓励的。


白这个颜色


中国文化中,对于生死之事,都是非常看重的。虽然有一些比较另类的很不在意生死,但对于帝王来说,生死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帝王对于自己的坟墓,以及死后的事情,也是非常看重。于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了,那就是守陵人。

在史料中记载,汉高祖刘邦曾经安排二十户人家,为秦始皇守陵,这些人享受着国家的补助,虽然日子过得比较无聊,但子子孙孙都算是有了一个正儿八经的职业。这些职业,也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自然也没有什么人骚扰刁难。因此,这种守陵的工作,并不太差。

当然,另一种守陵人,比较悲催,那就是被贬谪的人,一些朝廷命官,犯了事,被贬去守皇陵。这些人自然不如前一种御封守陵人自在。

还有一些守陵人是自发的守陵人,比如明朝末年的名将袁崇焕,他死后,他手下的一个谋士冒死收敛了他的残骸,暗自安葬,然后让自己家人世代守陵,一直到现在。

回到问题中,清朝守陵人,大部分像是第一种,全都是御封的守陵人,这些人世世代代都会为皇族守护陵墓。除了日常的维护以外,还要保证坟墓不会被盗墓者光顾。但当清朝灭亡之后,守陵人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

一般而言,这些人在长久的生息繁衍中,会形成一个家族,或者说在陵园的周围,形成一个村落,而他们,也从单纯的守陵人的身份,变成了普通的村民,而他们的工作,也从日常维护皇陵,防止盗墓,变成了耕种,完成普通农民需要做的工作。

很多守陵人的后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祖上是守陵人。即使有所了解,也不会了解的很多,在一些重要的祭祖节日中,这些守陵人的后裔,也不会像他们祖辈那样,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而顶多是按照祭祖的仪式,做一些简单的祭祀。

还有一些守陵人的后裔,也成为新的守陵人,当然,这些主要是一些已经规划为皇家陵园,或者是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人的后裔,会作为其中的维护管理中的一员,来进行自己祖辈的工作。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守陵这种职业已经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尤其是对于守护皇家园林方面,很少有人再会想到祖辈的一些故事,以及他们身上肩负的神圣而且神秘的职责。守陵人,也只成为一个传说。更像是一种图腾或者是纪念,从而远离现实的生活。


小小嬴政


翻看了前面的回答,都没有找到重点,去过清东陵的人一般也容易忽略一点,在陵区里分布着不少村庄,村名和所在的皇陵直接相关,比如裕大村、裕小村,这是乾隆皇帝裕陵及其所属的后妃园寝的守护人;定大村、定小村,是咸丰皇帝定陵和慈禧、慈安定东陵以及后妃园寝的守护人,遵化市满族自治乡绝大多数是皇陵守护人的后代,满足人口占大多数,而陵区风水墙内就有十八个村,其中十一个是清代守陵村,居住的都是清东陵守陵人的后代,其他七个村则是清朝灭亡后所建。

这十一个守陵村分别是,东沟村、西沟村、裕大村、裕小村、定大村、定小村、惠大村、惠小村、旧太村、新太村、南大村。

清政府存续期间,守陵的事用不着别人操心,提问者也不会对此有疑问,关键是清政府灭亡后,其时在民国时期,根据清廷优抚政策,宣统逊位后皇宫和清代皇陵都收到民国政府的保护,并且有很大一批优抚金给皇族,守灵与清政府时期没有太大区别,外围有民国政府负责安全,内部还是由清政府原有的职业守灵人守护。直到溥仪被赶出皇宫,军阀混战时期,民国的保护和清廷后裔的自我保护完全无法对抗孙殿英这样的军阀,所以清东陵被盗,即便是孙殿英手握重兵,为了盗清东陵也是煞费苦心,做足了前期工作。清代皇陵被破坏最严重的是抗战时期,溥仪跑到了东北成立伪满政府,对地处关外的皇陵守护鞭长莫及,守零人得不到供养,已经自身难保,不但不能很好保护皇陵,甚至很多守零人还监守自盗,打起了祖宗陪葬品的主意。这一时期是清代皇陵被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地面建筑只剩残垣断壁,清西陵光绪的惠陵、瑾妃墓被盗。

守陵人得不到朝廷供养,已和其他村民一样,种地、种果树,黄土里刨食。手头紧了有些人就开始偷卖祭祀文物,后来甚至门窗都被拆下来买了,园内松柏也遭到大范围砍伐,直到解放后,政府出台了保护文件,破坏才被遏制。

现在守陵人后代有些进入文保部门上班,有些人依靠旅游业生活,以前陵区里耕种的土地被收回,又补栽了松柏。陵区内不允许农作物耕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