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談到特斯拉,總喜歡提起蘋果?

一直以來,投資者對待特斯拉和對待傳統車企一樣,都採用相同的標準。特斯拉想造車,首先得有一家工廠,前期必須投入巨大的資金建設工廠併購買大量的設備,然後每隔幾年推出一款全新的車型。

都說特斯拉是一家車企,但其實特斯拉的業務遠遠不止賣車。

為什麼人們談到特斯拉,總喜歡提起蘋果?

類似福特這樣的車企,他們的汽車下線之後,就會以批發價賣給經銷商。福特的任務在這一刻基本就算完成了。他們隨後從經銷商那裡拿到支票,然後繼續製造更多的車,如此循環。當然,不僅僅是福特,大部分傳統車企都是這樣做的。

通常來說,一些傳統汽車製造商甚至不知道“他們的用戶到底是誰”。

特斯拉其實更像蘋果

與傳統的汽車企業不同,特斯拉可以在汽車售出之後不斷地從消費者那裡賺到錢。而賺錢的基礎是建立在特斯拉能夠和終端消費者有直接的聯繫,同時有能力為消費者提供他們想要的東西。

不過,特斯拉的毛利潤率經常表現不佳,很難說它的服務業務有多順利。這裡,我們以蘋果公司作為比較對象,並探索特斯拉的服務業務和蘋果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

蘋果提供iPhone手機“以舊換新”的服務,特斯拉也提供車輛的置換服務。兩者都有充分的定價權來決定“以舊換新”的價格,同時擁有一群忠實的用戶,確保不斷有人想要更新產品。

為什麼人們談到特斯拉,總喜歡提起蘋果?

蘋果提供Apple Care服務,特斯拉提供服務中心和保險。這兩家公司都在直接處理修理、維護和保險等服務,因此可以通過上乘、周到的服務來收取額外的費用。可以說,他們都是解決產品問題的一站式商店。

蘋果提供很多類型的訂閱服務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娛樂需求。

為什麼人們談到特斯拉,總喜歡提起蘋果?

想要在特斯拉車裡使用更多功能或導航視圖,那就得購買它的高級聯網功能。目前,特斯拉汽車已經支持Spotify、Netflix、Hulu和YouTube等多個流媒體平臺的內容。此外,特斯拉近日在其原有的信息娛樂系統上更新了Disney+功能,讓車主們能夠享受到來自於迪士尼的視聽盛宴。

為什麼人們談到特斯拉,總喜歡提起蘋果?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提供應用程序商店,而特斯拉正在開發“Tesla Network”共享打車服務。這兩者看似沒有什麼關聯,但有一個相似之處,不得不提。

首先,你不能從蘋果以外的任何APP商店下載程序到你的iPhone上。同樣的,當特斯拉打車服務上線後,你也只能在其網絡上調度自動駕駛汽車。把用戶“牢牢捆住”,讓他們使用自己的產品,這是這兩家企業最厲害的地方

特斯拉也能賺到錢嗎?

目前,蘋果對APP的內購交易收取30%的費用,特斯拉也計劃採取相同做法。Uber和Lyft也在這麼做,但一家網約車公司無法阻止車主跳槽到競爭對手那裡。從公司的角度來說,這加大了業務的不確定性。但蘋果和特斯拉卻能保證。

而作為服務中間商,既不需要用昂貴的機器製造實體產品,也不用考慮消耗利潤的固定成本,這才是蘋果真正的賺錢機器。特斯拉相信,如果他們也按照這個路徑走,將非常有利可圖。

特斯拉的服務能像蘋果一樣增長,像蘋果一樣盈利嗎?不一定。只能說,當我們把蘋果的服務逐個分解時,發現很多服務特斯拉已經有了,或者說已經在籌備之中。

而特斯拉的目標是將所有這些服務垂直整合到一起。特斯拉每個季度在每輛車的服務上獲得的平均收入已經達到了750美元,再加上正在逐步擴大規模的超級充電網絡,以及計劃在2020年推出的共享打車服務,特斯拉在服務上的收入或將有飛躍般的提升。

為什麼人們談到特斯拉,總喜歡提起蘋果?

以目前特斯拉每季度每輛車750美元的服務收入作為基礎,如果有10%的利潤,就相當於每輛特斯拉汽車每年能帶來300美元的總利潤。而特斯拉的用戶量正在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長,每輛車的服務收入也在增長。相信這種趨勢的結果連投資者看了都會讚歎不已。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放眼整個汽車行業,特斯拉推出的很多服務都是眾多其他傳統汽車製造商所沒有掌控的。經銷商處理汽車“以舊換新”的交易,所以它們獲得利潤,而不是製造商;修理店來處理維修保養,所以它們獲得利潤,而不是製造商;保險公司負責賣汽車保險,所以它們獲得利潤,而不是製造商;加油站提供加油服務,所以它們獲得利潤,而不是製造商;Uber和Lyft經營網約車業務,因此它們獲得利潤,而不是製造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