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此次美国生产前后耗时3个月。


为了避免长时间母子分离对大宝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我们选择带着大宝一起前往美国。

随之而来,产前产后怎么安排大宝的生活成了一个大问题。

白天把大宝送到幼儿园,是我们觉得比较好的一个方案。


蒙特梭利是国际比较流行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模式。


所以我们找幼儿园的时候主要也是留意这方面的。

我们月子中心位于尔湾的Westwood Village。


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社区,白人占60%左右。

其他居民以华人、日本人、韩国人、印度人居多。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小区比较干净,灰尘不多,我们租的车开了两个月没有洗看上去也不脏......

居住社区就有一个蒙特梭利幼儿园(Montessori Preschool),但是学位已经满了。

在月子中心老板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她家附近的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

在约巴林达(Yorba Linda)市,是美国传统的白人区,也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故乡。

选择这所幼儿园,还有一个原因:

老板的儿子和另外一个宝妈的女儿(比大宝还小,只有2岁)也在这所幼儿园。

想着大宝能够有两个国内的小朋友作伴,她不会那么孤独。

毕竟,大宝才2岁3个月,之前从来没上过幼儿园。

又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语言又不通,担心她不适应。

但宝爸就得辛苦一点了。

周一到周五需要开车接送大宝。

单程接近30分钟,接送往返两次,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差不多2个小时。

去之前,我们有很多担心的事情。

比如,大宝不会说英文,怎么跟老师沟通?

中午在幼儿园吃不习惯怎么办?

会不会存在虐童的情况?

幼儿园有没有监控?等等。

最后证明,这些其实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入园前后,对于宝宝的心理辅导才是最最重要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会单独再写一篇)。


一、入园


蒙特梭利幼儿园最大的特点是混龄教育。

年纪小一点的孩子会跟大一点的孩子学习,成长更快。

大一点的孩子会在这里学会照顾弟弟妹妹,学会做出表率。

它更注重发展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在比较宽松舒适的环境里成长,寓教于乐。

我们选择的这家幼儿园也是这样,2-6岁的小朋友们混合在一起,不以年龄分班。


而且价格真心不贵,每个月850美金,可以月交。

入园手续比较简单,填一个入园信息表。

大概是关于小孩和父母个人信息的,还有紧急联系人等。

然后需要去诊所做一个体检,拿黄色的疫苗本原件和复印件入园。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就是这个东西,其实就是英文版的疫苗本

(这个地方我也要再写一篇的,大宝在美国打疫苗的经历真的是太不开心了)。


二、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也是提供一日三餐。

早上9点之前到,可以吃早餐。

晚上5:30之后有晚餐。

主食以面包、意面为主,上下午会有饼干和鸡蛋的加餐。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没想到,大宝很喜欢幼儿园的餐食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这种能看的更清晰,有两种餐食,小朋友可以选择


担心大宝吃不习惯,我们一般会让大宝在家里吃早餐。

如果吃的少,会给大宝再带一截玉米或者鸡蛋,到了幼儿园再跟老师交代一下。

我们也大概了解了一下幼儿园的上课内容。

会有互动游戏,比如“抢座位”“教儿歌”“节拍舞蹈”。


一般上午10点会带小朋友们去小院子里面自由活动。


然后回来做做游戏,做做手工,听听音乐。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这是父亲节的时候,老师们带着小朋友们为爸爸们做了早餐,提醒爸爸那天空腹去。


虽然只有两个月,但是发现大宝也学到一些英文单词。


“see you tomorrow”,"have a good day","give me five"


当大宝回到家的时候,你会发现她时不时的蹦几个英文单词出来。


2岁多,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接受新语言的年龄。

有一天,回到家。

宝爸跟大宝玩儿,她嘴里突然哼了一句没教过她的旋律。

后来我仔细一听,原来在哼“Baby shark dudududu~~”

但是到了大宝嘴里变成了中文版的“北鼻 鲨鱼 杜杜杜”,然后无限循环......

因为她还不会发“shark”那个音,所以就直接用“鲨鱼”代替了......

原来幼儿园老师教这个儿歌了。


三、幼儿园的小伙伴


在幼儿园里,大宝最喜欢一个叫Emma的小姐姐,大概5岁左右。


下面照片里,挨着大宝的那位小姐姐,左二。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可以看到,小朋友们有大有小,2-6岁的年龄跨度

我问她为什么喜欢Emma姐姐?

大宝说“我哭,Emma姐姐会做鬼脸,会抱抱”

我对这个Emma小姐姐印象也特别深刻,每次我和宝爸去接大宝。

只要Emma还没走,她都会主动走过来跟我们讲大宝当天发生的重要的事情。

善解人意,还懂得照顾比她小的小朋友。

我觉得这跟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密切相关的。

大宝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个叫George的小男孩,也非常可爱。

我问大宝为什么对他印象深刻。

大宝说“乔治太调皮了,爬到小房子屋顶上了(院子里有一个塑料的小房子)”

说完之后,伴随的都是一阵咯咯的笑声~~~~~。

还有一次,我和宝爸去接大宝。

当时幼儿园还有很多小孩,有一个金色头发的小男孩正在追乔治。

好像是要去抢乔治手里的一个熊猫玩具。

看到我和宝爸去接大宝,小男孩赶紧跑过来跟我们说:

大概意思就是,大宝哭了,老师给了她一个熊猫玩具,但是乔治把玩具抢走了,他想抢回来。

小朋友们真的是太可爱了。


四、幼儿园的老师


老师也比较负责,每次我们去接大宝。

老师也都会跟我们讲大宝当天的表现。

吃饭怎么样,有没有午睡。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大宝的其中一位老师

大宝这段时间只有一次午睡经历,睡了1个半小时。

平时她如果不睡午觉,老师们也会陪着她,看着她玩儿。

好几次,我们去接她。

都看到老师在那里陪着大宝,把她靠在自己怀里。


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大宝情绪不高的时候。

老师会抱抱她给她安慰,或者给她一个新的玩具。


五、环境


幼儿园位于约巴林达居民区的马路边。

门口有一个大约能停16辆车的小院儿。

幼儿园后面也有一个供孩子们玩耍的露天小院儿。

后院有一个大型的滑梯,还有一颗大树。

除此之外,还有自行车,三轮车,皮球等户外的玩具。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大宝贝对墙上的图画很感兴趣~~

设备看上去相对比较旧了。

幼儿园总共配了3名老师,2名厨师。

有三个相对独立的教室,面积大概120平米。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看到那个蓝色的东东了吗?那是孩子们午睡的床,午休的时候会把窗帘都拉上,把小床铺在地上。

在册的孩子有16个,暑期一般每天有8-12名孩子。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相当于每名老师看3-4个宝宝,这个比例还算合理。


六、抵触的美国幼儿园,喜爱的中国幼儿园


对于大宝来讲,美国幼儿园经历绝对是一次魔鬼般的历练。

每天早上,送她上车的时候,绝对是一段撕心裂肺的哭。

还好,我们月子中心管家阿姨很帮忙。

每次都跟大宝说:hanhan,你先上车,阿姨在后面开车跟着你。

上车后,大宝总是带着哭声,着急的提醒爸爸:

“爸爸,阿姨呢?爸爸,慢点开,要不,阿姨追不上了。”


送到幼儿园之后,和我们分开对于她来讲也是很痛苦的事情。

老师很有经验的跟我们打配合,一边吸引大宝的注意力,一边示意我们赶快走。

大概花了两周的时间,大宝才慢慢适应过来。

现在大宝特别喜欢北京的幼儿园。

因为,跟在美国相比,现在的幼儿园简直太美好了。

语言都听得懂,还有老师带着玩游戏、唱歌、做手工。

还有小朋友一起玩儿。

幼儿园还有好吃的。

每次问她:hanhan,你是喜欢美国的那个幼儿园,还是你现在的这个幼儿园?

大宝都说:

在美国的幼儿园我哭,在这个幼儿园我不哭。


七、两件印象深刻的事儿


上厕所。

大宝当时还不会控制大小便,白天都穿纸尿裤。

考虑到语言不通,老师也不太熟悉她的一些习惯和特点。

我们特意跟老师介绍了一下她臭臭之前的一些表现:

比如,会突然站在原地发呆、或者使劲。

会用中文说“臭臭”。

我和宝爸还特意教了大宝,“想臭臭”用英语说就是“pupu~”。

还让她想臭臭的时候,去拉老师的手,然后说“pupu”。

或者直接跑到旁边的卫生间去脱裤子,老师看到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为了减少给老师增添麻烦,我们希望她每次都能够臭臭在马桶里面。

后来有一天,我和宝爸去接大宝回家。

老师跟我们说:

“hanhan在幼儿园“did a great job”,她上厕所的时候会自己跑到卫生间去脱裤子。


但随后又带着很强的疑问问我们:

在中国的话,你们会觉得宝宝学会上厕所是一件大事吗?”

后来了解到,美国的爸爸妈妈们,在宝宝两岁半以前,很少去引导上厕所。

大部分都是等宝宝两岁半或3岁以后才开始引导。

他们认为这是符合天性和规律的事情,不应该过早的人为干预。

更多是让宝宝顺其自然,反正有纸尿裤,也不麻烦。

对孩子的保护意识。

大宝打完预防针,入园第二周就发烧、伴有咳嗽。

对于第一次上幼儿园,而且又是刚打完疫苗的宝宝来说,生病是很正常的。

但是有一天晚上,我发现大宝左耳廓里面有一些青紫色的斑点。

但大宝说不疼也不痒。

我当时怀疑是打疫苗的不良反应。

后来幼儿园老师也发现她耳朵的异常。

那天我们去接大宝,老师特别认真的问我们:

“你们有拽她的耳朵吗?(Did you drag her ear?)”

我们的回答当然是没有。

但是从幼儿园老师的表情和反应来看,她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很严肃。

而且对我们的解释是心存疑虑的。

虐童在美国的大部分州都是重罪。


而且,美国几乎每个州都有“强制性报告”的规定。


即只要你知道或者怀疑有孩子被虐待,你就必须要报告。

因此,一旦发现幼童受虐待或者被殴打的情况,目击者都会主动报警或者阻止。

如果你开车出去,绝对不允许把小孩自己一个人留在车里。

被发现了,警察可以直接逮捕你,更严重的话会剥夺你的监护权。


八、结束幼儿园生活


临走的那天,我们给幼儿园的老师们送了巧克力。

也和老师和小朋友们合了影。


赴美生子-美国蒙特梭利幼儿园初体验,两件事让我印象深刻(图)

跟老师说,今天是我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天了,想跟大家合影留个纪念,老师们愉快的答应了。这是后院的墙,宝爸不愿出镜哈......

这就是将近两个月的幼儿园生活。


因为时间太短,所以也并没有太多去体会蒙氏教育的理念。


但是在一些方面,感觉美国和国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