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戚继光,很多人都知道他剿灭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明史-戚继光传》中这样评价他: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这样一段话,足以看出一支纪律严明、能打胜仗的部队和一位赏罚分明、善于用兵的军事天才。这样一位军事天才,军功对他来说太容易得到了,所以他想在文学上也有所建树。戚继光结交了一批著名的文化人,其中两个人在当时名气特别大,一个名叫王世贞,一个名叫汪道昆。
隆庆元年,戚继光应征北上,驻守蓟镇,在军务之余,戚继光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文化人交往、欢聚。他要在工作之余,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从此,在戚总兵的总兵府,就没有间断过由王世贞和汪道昆等人介绍过来的文化人,戚继光也来者不拒,总是热情接待,好吃好喝招待着,还给予经济援助,于是来总兵府做客的文人越来越多,戚继光和这些文化界的友人吟诗作赋,相互唱和。人们开始像尊敬王世贞一样尊敬戚继光,大家都尊称他为“元敬词宗先生”。要知道,这个称号可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王世贞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字元美,所以当时的人们称其为“元美词宗先生”,而戚继光字元敬,大家尊称他“元敬词宗先生”,这其中包含了很重的分量,戚继光很满意。
实际上,那些文人如此尊敬戚继光,并非是因为他的文学造诣。要知道,论军事指挥能力,戚继光那是一等一,没人敢否认,而论吟诗作赋,其实并非当行。那这个“词宗先生”是怎么来的呢?要知道,戚继光给了众多文化人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且把蓟镇建设成了当时文人聚会的文化中心,大家感谢他,所以给了他与王世贞平起平坐的文化尊号。
胡学究醉闹湖心亭,戚总兵败走万松岭
万历十一年二月,戚继光改任广东总兵,文坛领袖王世贞和一群文人,在杭州西湖的湖心亭摆下宴席,为从蓟镇而来,去到广东的戚继光接风。这天来赴宴的还有汪道昆、汪道贯兄弟等一众名士,其中有一人叫胡应麟,汪道贯与胡应麟平素不和,席间众人正有说有笑,汪道贯突然发难:元美先生,你怎么这么抬举这个胡应麟,那天他要是领导文坛,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面子?大家本来都高高兴兴,汪道贯这么一搅,众人一时之间都很尴尬,胡应麟也很生气,当时就跟汪道贯吵了起来,两人吵着吵着,眼看要从文斗演变成武斗。本来这场宴会就是为戚继光接风,现在闹这么一出,戚继光当然不能干看着,于是上前劝解,结果胡应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指着戚继光破口大骂,有史料记载:
“胡大怒移骂,至目为粗人。戚惊避,促舆度岭去。满座不欢而罢。”
戚继光广泛结交文人名士,更是被大家尊为“词宗先生”,想不到有一天竟然被别人骂为“粗人”,这可能是他二十多年第一次被别人这样骂。这件事当时很快传开了,很快就有好事之人将此事编成了剧本,叫做:胡学究醉闹湖心亭,戚总兵败走万松岭。
你看,很多文人自诩君子,心眼却小得不行,一闹起来,风度全无啊!
閱讀更多 蘋果樹下的哈士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