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文 | 胡 漁 (資深媒體人,湖南省作協會員、中國魯迅研究會會員,著名閱讀推廣人)。

閱讀猶如治病,吃喝,依據個人的體質,和胃口吸收程度,選擇不好,可能會把胃口吃壞的!所以依據個人的閱讀口味,慎重選擇書籍是有必要的!

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對於這位朋友提出來的問題“內心脆弱的人是不是看書需要謹慎”,我的回答是有必要慎重選擇。

對於具體的人,需要對症下藥。沒有哪一種藥可以治所有的病人。

首先,來看看什麼是“內心脆弱的人”。

內心脆弱的人,在我們身邊,大家可能會見到一些。按照現在一個比較流行的詞語來形容就是:玻璃心。他們猶如現代社會的林妹妹,望花落淚,見月傷心。身邊的親人或者朋友,話說重了一點,就自己開始哭泣了,或者生悶氣,而不善於表達或者疏導,和自己過不去!

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作為一個正常人,同樣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是內心脆弱的人,似乎臉皮格外薄。說不得,動不得,摸不得。估計,你還沒開始說他什麼,就自己開始哭泣了!

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其次,針對這種性格的人,還得看病的輕重,不一定是看書可以治好的。

如果有比較嚴重的童年創傷,或者心裡疾病。筆者建議,還是先看心理醫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有所緩解之後,再開始閱讀,雖然閱讀也是治療心裡疾病,治癒自我的一種方式。

再次,內心脆弱之病,還得“小火慢燉”進行治療。

一個有胃病的人,醫生是不建議給她和大補湯的。雖然大補湯是有營養的東西,但因為患者自身的胃口不行,反而會損害原本脆弱的胃!

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大家可能見到過那些大病初癒的人,醫生,也都是建議多喝粥養胃,或者清淡的湯。那麼對於內心脆弱的人,如果說要選擇書籍閱讀,作為全民閱讀推廣大使,筆者也是主張“小火”。

1、多向身邊的真正喜歡閱讀的人請教。

請他們推薦比較優秀的軟經典作品。就是那種讀起來比較有趣味,妙趣橫生的作品,如小說,幽默的文藝作品,或者比較清晰麗人的小品文。

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這類輕經典作品,有思想內涵,有活潑的語言風格,讀起來,猶如一道開胃小菜,吃起來,唇齒生香,而且會激發你進一步加深自己的閱讀層次!

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比如有一本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很多人,都覺得它只是孩子們閱讀推的作品,筆者讀了之後,感覺所有的成人都需要讀一讀,重新撿起童年的快樂,還有那久違的童心!

2、切莫去啃那些枯澀難懂的大部頭的經典作品。

不得不承認這類作品肯定是經典,但它暫時不適合你,因為我們閱讀和因為我們閱讀和接受這類作品,是需要一定的閱讀基礎,打鐵還得自身硬。自己的閱讀味蕾,尚未徹底打開,是不適合去品嚐各種味道各異的經典的。

3、內心脆弱的人,也不適宜讀那些雞湯書,各種成功學,如何快速提高某某方面能力的書籍。

這類書籍很多都是一些二三流作者和地下出版商操作的,粗製濫造不說,而且也是非常粗俗和機械的。這些作者不是“醫生”,但是他們可以膨脹得敢給所有的病人開藥,因為最後吃傻了,或者是吃死了,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讀書可治“玻璃心”的人,但這類“好書”如毒藥,千萬別碰!

而且這類雞湯作品,很多時候都打著各種“關愛,體諒,慰藉”的風格等,會讓你在入口那一瞬間,覺得很不錯,而且還會讓人上癮,讀了幾本這樣的書,會讓你產生自己就是“學富五車”的高人一樣!

(本文作者系 湖北省全民閱讀推廣大使,湖北省圖書館“十佳領讀者”,武漢光谷讀書會等多家公益讀書會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