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國模仿中國,用120輛坦克驗收大橋,結果悲劇了

1961年,位於河北石家莊趙縣的趙州橋被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世界上跨度最大、最古老的單孔敞肩式石拱橋;1969年,南京長江大橋投入使用,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列為世界上最長的公路鐵路兩用橋;2011年,京滬高鐵線丹陽至崑山段特大鐵路橋落成,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橋樑。

一個小國模仿中國,用120輛坦克驗收大橋,結果悲劇了


南京長江大橋

這三座橋樑代表著中國不同時期的造橋水平和能力,也見證了我們偉大的民族復興。

尤其是南京長江大橋,對中國的意義非同尋常。因為這是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並建造的雙層式兩用大橋,舉世聞名,堪稱中國乃至世界橋樑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對中國經濟建設的意義不言而喻,並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

當時國家高層密切關注長江大橋的建設,周總理親自做過批示。1967年8月,大橋的鋼樑橋身剛剛合攏,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將軍就調來118輛坦克,同時開過橋面,檢驗大橋的承載力。大橋順利經受了考驗。

一個小國模仿中國,用120輛坦克驗收大橋,結果悲劇了


許世友觀摩坦克過橋

1969年1月,南京長江大橋正式投入使用。同年9月21日,毛主席親臨現場視察之後沒幾天,南京軍區又調來80輛坦克和60多部軍車列隊通過橋面,再次檢測大橋的工程質量。不用說,大橋穩如泰山,又一次輕鬆地通過了檢驗。

值得一提的是,大橋修建之初,向蘇聯訂購的鋼材質量出現問題。由於中蘇交惡,蘇聯方面拒絕供貨。中國決定使用國產鋼材。鞍山鋼鐵公司迅速研製出了優質的橋樑鋼材,各項指標都符合要求。因此南京長江大橋又有“爭氣橋”之稱。

從1970年到1993年的20多年裡,總共有100多位國外元首和政府首腦觀覽過這座大橋,更不用說數以百萬計的國外遊客。

中國軍方動用坦克檢驗大橋的做法,曾被歐洲一個小國借鑑,可是他們的大橋驗收在眾目睽睽之下發生了意外。

很多人都聽說過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不過,1993年起就沒有捷克斯洛伐克了,它分離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主權國家。

一個小國模仿中國,用120輛坦克驗收大橋,結果悲劇了


捷克斯洛伐克國旗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地處歐洲中部,成立於一戰結束後的1918年,為方便起見,以下簡稱捷克。1938年,捷克一部分國土曾被德國強佔,後來在蘇軍的幫助下收回。從1948年起,捷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美蘇冷戰中支持蘇聯,後來加入了蘇聯主導的“華沙條約”聯盟。

由於同是社會主義國家,捷克與中國1949年就建立了外交關係,是最早和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在建國後取得的一系列成績,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捷克更是如此。

捷克境內河流眾多,中國建設南京長江大橋的時候,捷克也正在修建一座六百多米長的“魯斯爾賴”大橋。魯斯爾賴大橋是捷克的重要工程,建造工期很長,捷克為此投入了巨資。看到中國使用坦克檢驗大橋質量,捷克認為這是個不錯的辦法,決定大橋竣工之後也這樣驗收。

一個小國模仿中國,用120輛坦克驗收大橋,結果悲劇了


建造中的魯斯爾賴大橋

1970年,魯斯爾賴大橋建造完成。捷克政府挑選了一個日子,舉行盛大的驗收儀式,並調來120輛T-55坦克檢驗大橋。媒體記者蜂擁而至,彰顯捷克國家榮譽的時刻到了。

T-55坦克是前蘇聯研製的一種主戰坦克,戰鬥全重39.5噸,不攜帶武器彈藥、隨車物件等也重達35噸。這種坦克曾在一些“華約”國家大量生產。我國上世紀的59式坦克是在T-55的“弟弟”T-54的基礎上改進的。

120輛T-55坦克的重量大約有4300噸。捷克的坦克編隊轟隆隆地開上了魯斯爾賴大橋。可是剛過去五分鐘,意外發生了。坦克編隊正在緩緩開過橋面,突然橋身裂開了多處縫隙,橋面也出現長長的裂縫,看上去很嚇人。不少旁觀者發出驚呼。

一個小國模仿中國,用120輛坦克驗收大橋,結果悲劇了


坦克經過魯斯爾賴大橋

坦克駕駛員看見橋面上的裂縫,也嚇了一大跳。他們接到命令,不準一起開動,一輛一輛地慢慢開下大橋。驗收儀式不得不草草結束。要說坦克駕駛員不感到後怕,那是假的。

這件事讓捷克的領導人很沒面子,也很憤怒。施工方信誓旦旦地說大橋經得起考驗,可是坦克剛上去,新橋就變成了危橋,這簡直是捷克的恥辱。事故發生後,與建造魯斯爾賴大橋有關的50多個政府官員被免職。大橋被迫返工維修。

當然,也不能說魯斯爾賴大橋就是豆腐渣工程,只是他的設計、建造標準不如中國的南京長江大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