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石達開等名將為何寧肯被俘凌遲也不自盡?

xieshulang


其實這一點我也是很難想通的,像石達開這像的領導者,他們從一窮二白拼殺到如此成就,面對清軍的重重包圍,即便他們無力應對,那麼也應當以自殺來慷慨就義啊,而不是選擇乖乖地繳械投降、最終落得個被凌遲處死的下場。但包括石達開在內,他們沒有選擇當場自殺,而是選擇了繳械投降的這種行為,其實是有他們各自出於自身的考慮的,有些人投降的確是出於集體利益來考慮,而這其中也確實不乏一些意欲苟且偷生者,不過投降清軍之人,悉數盡被凌遲處死。



面對慷慨赴死的石達開,四川布政使劉蓉曾經說過“梟堞堅強之氣溢於顏面,而詞句不卑不亢,不作搖尾乞憐語。臨刑之際,神色怡然,是醜類之最悍者。”其實我們通過官員劉蓉的這句評價不難看出,石達開絕不可能是貪圖生欲、苟且偷生之流。那我們也就可以這樣來回應題目:石達開寧肯被俘凌遲也不自盡,肯定是立足於集體利益之下所做的舉動。而太平天國其他諸位名將寧肯被俘凌遲也不自殺的原因那就另當別論了,當然,這其中不乏些許和石達開有著共同想法的人。

要談及以上題目,那我們就不得不說說“天京變亂”這場標誌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事件了,前期東王楊秀清意圖謀反,於是北王韋昌輝趁亂髮動了“天京變亂”,不僅將楊秀清殺死,還順帶著將翼王石達開的家眷一併處死,這個時候的天王洪秀全還在紙醉金迷之中無法自拔。等到洪秀全“醒酒”之後,太平天國已經搖搖欲墜、不成樣子了。為了平息眾怒,洪秀全下令將韋昌輝處死,石達開這口氣實在是難以下嚥,於是揮兵火併了韋昌輝家眷以及手下數萬人,隨即開始了“負氣出走”。


石達開自金田起義以來便就是久負盛名之人,他之所以在大渡河戰役後選擇投降清軍,那是當初曾國藩曾經答應他,願以石達開一人之性命換取手下數萬人之活路,誰曾想,清政府對於繳械投降的石達開最終處以極刑,使其凌遲處死,像石達開、李秀成這類勇於慷慨赴死的優秀將領還有很多,這類人當初選擇投降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手下數萬人的生存之道。並且石達開被凌遲之時,仍然目光如炬、豪不動容,石達開此舉,其實正是在向天下人證明了其無懼生死的堅定信念。


忠王李秀成當初投降之際,可以說是詐降吧!李秀成被監禁於牢獄之中的時候,曾經寫下了一篇長達五萬字的“投降書”,李秀成企圖通過自己的投降來勸阻曾國藩加入太平天國,但是結果卻是未遂。最終李秀成也被勸降未果的曾國藩動用私刑,凌遲處死。其實不管立場如何,這些人物的慷慨赴死依舊值得我們所尊敬懷念,他們用各自無懼生死的堅定信念表達了對太平天國的忠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