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1、什么是武术?

霍元甲:我以为,世上的武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习武的人才有强弱之别,通过竞技我们可以发现和认识一个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真正的对手,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陈真说:如果你要了解中国武术的真理,你必须抛开一切门派观念 因为武术没有任何形式,也可以是任何形式,你不会明白!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叶问:“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的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仁也,推己及人。”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从霍元甲到陈真,再到叶问,武术是什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武为力量,术为道理;力量是正义,不屈,自强不息的力量;道理是止戈,不争,仁义的道理。

2、尚武精神:叶问:谈!可以,打!奉陪!

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也是“尚武”的。

中国人的尚武是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盖世绝唱!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是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的仗义执言!

是贯休:“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的一身傲骨!

是崔颢:“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的大义凌然!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侠义精神的历史,即便是上古时期的神仙,也必须是任劳任怨、一心为民的好神仙,不然直接踢出仙班。

而近代中国积弱,列强霸我土地,欺我人民;他们把中国人与人为善的态度,当做软弱可欺的病夫!于是,有了“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哀鸣;有了日俄争霸,东北沦陷的悲痛;更有了一战胜利,辽东易手的无奈!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只有打!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能战方能止战。所以先辈革命,先革自己的命,再革侵略者的命;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抗美援朝、对越反击战、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国是以战立国的,根本所在便是五千年来的尚武精神!

3、仁人之心:叶问:这个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外国人喜欢把武力称之为暴力美学,看外国的电影武力只是一种工具,而中国人却把武力内化为一种修养!为何?

离不开儒学中的仁人之心,什么是仁?《卫灵公》讲:“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礼记·经解》中讲:温良者,仁之本也;《春初·元命苞》中讲: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你看,无论你是强大抑或弱小,中国人认为都应当以礼待之;而儒学融入进武学之中生成了行侠仗义、为国为民的武德;所以,叶问会说:我是个练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来!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霍元甲会说:堂堂华国,不耻于列强,济济衣冠,被欺于异族,方今列强环列,虎视鹰瞵,蚕食鲸吞,已见效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呜呼危哉,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国之将倾,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他族!

陈真会说: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有我们中国人的血,每一寸土地都属于我们中国人,我绝不容许任何人霸占我们的国家!!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为什么喜欢武侠,喜欢功夫,是因为它包含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两个文化特质:仁心和尚武!

这便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所在!

4、侠义精神今何在?

金庸先生曾说:当代国人最缺乏侠义精神。笔者以前深以为然,常常暗自嗟叹:人心不古!

直到前年和一位同事出差陕西,我和同事闲来无事在外面逛街,对面一个女孩骑车为躲避一个老人摔倒在我俩面前,当我在犹豫要不要上前帮忙的时候;同事已经上去把电动车扶起,询问女孩有没有事,打120电话。那时我突然意识到:并不是当代中国缺乏侠义精神,而是我自己缺乏侠义精神!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侠义精神并不区分强大或弱小,我们喜欢这些电影是因为幻想过自己也向他们一样强大,从而能展示自己的侠义,却忽略了侠义精神并不是那些强者的专属;现在法治社会下的侠义更多体现在举手投足间!

10年《叶问》终将再见,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还在继续

最后,10年《叶问》终将再见,而仁心和尚武的侠义精神则继续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当我们沐浴在和平之中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个世界仍旧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不信?看看伊拉克,今日之伊拉克,便是往昔之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