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標題: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封神榜》是一本古典神話小說,《武庚紀》是一本以此為大背景而完全杜撰的一本漫畫,所以在很多人眼裡,《武庚紀》對《封神榜》裡的某些人物魔改的太過火,甚至於是完完全全的從黑到白從清到濁的變化,從而對《武庚紀》作出批判。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封神榜》這本小說,是以周王滅商為大背景,在糅合三教九流各路神魔妖鬼勾心鬥角作為根骨,世界觀宏大,主題也明確,加上其中各路神佛各路法寶,不失為是一本鴻篇鉅作。

但是,以這個為背景而杜撰的《武庚紀》,與《封神榜》只有兩個人的人名有重疊,這一點之後,兩部作品就再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了,這是很多人對後者《武庚紀》詬病頗多的最根本原因。

紂王、妲己,這兩個人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前者被視為殘暴冷酷的昏庸之君王,後者被傳為狐狸精、禍水,是引來災難的不詳妖魅。

《封神榜》與《武庚紀》對此二人的描述、展現無一絲一毫的相似,走在了兩個徹底的極端,甚至是非黑即白的地步,這就是後者《武庚紀》被詬病的起因,也是一切不滿的根源。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因為《封神榜》的關係,紂王、妲己的故事家喻戶曉,幾乎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在一定程度上把二人的形象、內在都固化了。如果有人來挑戰這種已經徹底固化的認知,便會被聽聞之人視為離經叛道、胡說八道。這種人之常情,在許許多多的經典作品與改編作品上都有體現,本質上與《西遊記》和《西行紀》所遭遇的詬病大同小異,並且這種質疑、詬病永遠不會消散。

用我的話來說,這是一種根植於心的沉痾舊疾,在於人們總是下意識的去反駁超出自己認知之外的觀點,對待那些超出普遍認知的新鮮事物抱持著批判、質疑甚至是無法接受的態度。這都是人之常情,不論是古之聖賢還是今天的你我他,誰都無法免俗。

可是面對一個從未認知過的東西,不能一味的只是拒絕接觸,而是要先保持敬畏,然後去了解,再抽絲剝繭,才能夠確保自己對某事某物有著相當的認識,再以一個尋常心來對待,這才是面對新事物的態度。

比如說紂王,這個被如今無數人定義成暴君、昏君的大商國之王,一個『助紂為虐』的成語便可以看出他在人們心中的定位,那是一種絕對不認同、並且徹底否定他所作所為的定語。於是你我所知的紂王便是這個樣子了,冷血、殘酷、貪圖享樂,甚至有一些天地以我為中心的自我主義思想,認為自己比天高、比地大,比那天神佛陀更高一籌,所以才敢於在創世神祗女媧的廟裡題下一首淫詩。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再比如說妲己,她就是一個心懷不軌的狐狸精,在紂王耳邊吹吹風,今天殘殺一個看不順眼的棟樑,明天禍害個兢兢業業的砥柱醇臣。我們對她的定義始終都是魅惑紂王禍害棟樑醇臣的狐狸精,先天就是招致不詳、禍害一切都元兇。所以那些個紅顏禍水的故事,大抵的根源都是這位從軒轅黃帝墓走出的九尾妖狐了。

可是兩個人根腳秉性的變遷,遠遠不是《封神榜》、《武庚紀》的變動與顛覆,兩部作品的區別,也不是這兩個人物的不同可以涵蓋的。所以看待作為後來者的《武庚紀》,就更不能夠因為一時的不同而如臨大敵搖唇鼓舌了。而是應該靜下心,拋開《封神榜》及我們自己潛意識之中帶來的先入為主,轉而以一個更中立客觀的態度去看待《武庚紀》。

《封神榜》表面來看是人間新舊王朝的更迭,是舊王久失人心招致諸侯討伐以正天下的路數。可真正的實際卻是三教聖人藉助人間王朝及世上神佛妖魔來進行的一盤博弈,不論任何人、任何神,就算是參加博弈作為棋手的聖人們,亦捲入這個亂局之中不得脫身,所謂的『封神榜』就是奕棋佔得先機的棋手對敗者的攫取,到頭來最終受害的還是淪為傀儡的棋子。

而《武庚紀》,準確來說並不能夠說成是《封神榜》的改編作品,它是在商滅周興的這個大勢基礎上所展開的另一段故事,一段棋子向棋手反抗並最終讓棋手出局的故事。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黑龍天就是世間棋局唯一的棋手,世間眾生皆是他手中的棋子,受他擺佈,不論是生殺予奪還是尊卑寵辱,皆在黑龍天一念之間。

然而神族的叛徒、人族的大王最終鬥厭倦了黑龍天這位棋手,他們聯袂而起,拉響了反抗黑龍天的第一槍,人族從此開始覺醒自尊,向神族神權發起反抗,哪怕因此而死也在所不惜。

所以就有了武庚借屍還魂成為阿狗,然後與大劍士子羽一起修行,再和冥族逆天而行、神族叛徒十刑結盟,共同向神族反抗,最終幾經波折,讓黑龍天放棄了世間這一盤棋局,任由這棋局上的棋子自生自滅。

那麼,《武庚紀》的故事到底與《封神榜》有何區別呢?

《封神榜》的故事說破大天,它的結局在最初開場時就已經註定,不論期間折損了多少神人妖魔,也不論擁周擁紂的兩撥人展開什麼勾心鬥角,這場鬧劇的結果在最初開場時就被聖人們指定了,那就是周必興商必亡。所以《封神榜》就只是一群聖人們展開的狗屁倒灶的狗屁算計而已,只不過結局一開始就註定了,區別只是誰把誰的弟子更多的送入封神榜而已。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武庚紀》沒《封神榜》那麼勾心鬥角,也沒那麼多彎彎繞,它的主旨一直非常鮮明耀眼,那就是人族從奴隸身份崛起,向著所謂的神族爭取自己該有的自由與權利,並且最後人族成功了,這便是二者最大的區別。

從武庚認為大商國的奴隸農民活該是奴隸,到武庚親身體驗到奴隸的生不如死,這是一次巨大的轉變。因為武庚內心覺醒了某些東西,對奴隸的固有印象也開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所以他要去挑戰神權。

從十刑認為神族或許有更好的方法、更好的態度來對待人族,到十刑從亡者之印的迷失中找到自我,唯一不變的是十刑始終認為神族做錯了,變動的則是他從天之驕子變成了摧毀神權的武器,這是根本性的區別。

從逆天而行決心帶領冥族重回大地,到最後一刻偃旗息鼓不再一意孤行走死衚衕,逆天而行的轉變就從玉石俱焚散盡餘熱變成了珍惜那最後一刻向愛人告別,唯一不變的是他仍舊希望冥族能夠在大地上有一片生存的沃土,因為他是逆天而行,是海闊天空的弟弟,所以他註定要背起責任。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凡此種種,都在訴說一個反抗。不論是他們少不更事的幼稚,還是他們堅定本心後的絕不後悔,都在告訴著我們,要向命運反抗,要打碎壓在自己肩頭的不公,要自己的訴求最終能夠如願以償!

因此說《武庚紀》是一部有關於反抗的故事,反抗命運,反抗不公,反抗那些別人囫圇壓過來的巨手,最終反抗者的反抗成功了,雖然是別人施捨來的成功,可到底一切皆大歡喜了,所有人都自由了,與《封神榜》可謂天差地別。

不過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先前提到的紂王、妲己二人。

畢竟這二人是《武庚紀》和《封神榜》之間唯一有些相同的地方,卻也僅僅只是名字相同而已。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紂王子受年輕時就曾經深入奴隸之中,瞭解了奴隸的種種苦處和神族對人族的所作所為,所以紂王子受從小時候起就發誓,要麼將來去到神域對神族說『

我們不在做你們的奴隸』,要麼帶領人族揭竿而起反抗腐朽、殘暴的神權。

後來子受終於成為大商國的大王,娶了神族的心月狐為妻,就在神族的玄差再次到來時身穿不死鳥的鎧甲揭竿而起反抗神權,在朝歌城大戰眾神,最終因力量不足而死。

坦白來說這個紂王的所作所為與我們熟知的助紂為虐的那個紂王相差不可謂不大,甚至是達到了天差地別的地步,他們之間除了名字相同之外,再沒有其他相同點。

《封神榜》的紂王跋扈、殘忍、貪圖享樂且自視極高,對待良臣砥柱說殺就殺,大商國的天下在某些方面來說就是他恣意聽從妲己的話而敗落的,既是天命註定,也是咎由自取。因為他註定不會自省己身,問題、錯誤都會被他當作是別人帶來的,所以他註定失敗。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武庚紀》的紂王子受心地善良,從內心裡就同情那些終日在礦場被當作奴隸的同族,還非常樂意與農民一起勞作,感受農民、奴隸的痛苦與生活。這種經歷讓子受內心的善良更加蓬勃發展,內心也就因此有了讓自己的子民同族生活更好的想法,所以他揭竿而起反抗神權,為此就算面臨生死境地也從未後悔,可說是一個真心為子民著想的大王。

另外,子受在面臨生死絕境時,能夠絕對坦然的面對生死,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明知道自己會死、明知道自己只是個前奏、炮灰,卻仍舊執著的可以為了自己的子民而死,這才是子受最讓人敬佩的地方。

還有就是子受可以為了他的理想而原諒背叛、逃離他的子民,甚至是對這些背後辱罵他、逃離他、背叛他的子民們毫無芥蒂,反而為救他們出囹圄而死,這種人間大善與《封神榜》紂王自私自利天地以我為中心的猖狂處在兩個極端,彼此之間沒有共通之處。

妲己在《封神榜》裡並不是個痴心女子,反而是個心如蛇蠍的婦人,可以把不喜歡自己的男人殺死、把罵過自己的人殘忍處死,這種草菅人命喪盡天良的行為沒有贏得任何一人贊同,甚至是對待紂王,也無法看出她是真心還是假意。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而《武庚紀》的妲己,或者說叫心月狐,她是一位溫婉善良的溫柔女神,內心裡只有一個紂王,對待任何人任何事都非常溫柔,從沒有做出傷害過任何人的事情。

當然更重要的是,妲己真心真意愛著紂王,會為了紂王而哭,為了紂王而死,為了紂王的一言一行而改變自己。這樣的蘇妲己與《封神榜》之中的九尾妖狐差距深大,說是天壤之別也不為過。

所以有關於《武庚紀》,爭議最多的問題就在於紂王妲己的人設,但這也恰恰是《武庚紀》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畢竟畫出了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而且有關於紂王妲己真心相愛同生共死這件事,早在《哪吒傳奇》裡面就已經有了先例,那個紂王與妲己真心相對你彈琴我舞劍一起赴死的場面讓人難忘。《武庚紀》改了紂王妲己性格又改變二人之間的相處模式,這種創新未必最具誠意,卻具有十足的可行性。因此這二人既是槽點,又是吸引人的焦點,槽點焦點二者兼具的同時又不會讓人感覺走極端,這便是《武庚紀》的魅力。

當然了,《武庚紀》整體還是比較受歡迎的,這一點毫無疑問!

有人吐槽紂王妲己,就有人痴迷於整部《武庚紀》,追完動漫不算完,還要把漫畫掏出來細嚼慢嚥,扣盡一切可以咀嚼的東西,這便是《武庚紀》的魅力之一。

從《封神榜》到《武庚紀》,看到的是不同的風景!


很難想象,大部分人對《武庚紀》的傾向是更加喜歡的,並且這種喜歡是真的喜歡,喜歡性格比較豐滿的紂王、心月狐、心月葵、十刑、阿嵐、孔雀、逆天而行、隨風起舞等,願意等待每週的動漫更新,願意為此在口碑不是很好的騰訊視頻購買一個會員,甚至不惜耗費精力在網上尋找原版漫畫以滿足自己的對這部作品的好奇。

大部分人對這部作品的大致態度就是這樣了,相比之下有人吐槽的顛覆歷史人物也好魔改經典也好,與那些喜歡它的人一比就顯得微不足道,因為吐槽的人並不是很多。甚至是這些吐槽的人也僅僅只是單純的吐槽而已,留下一句話也是為了吸引別人來展開討論而已。

所以你喜歡也好,不感興趣也罷,《武庚紀》都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彩的作品,這一點絕對是毫無疑問的!當然了,周王只是個配角中的配角,無關緊要的配角,不再討論範疇之中。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