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培養規則意識3個誤區

一、成人言行不一致

孩子沒入學時候孩子都愛模仿,在學習過程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對象。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父母都愛要求孩子不能一邊吃一邊玩,而自己卻邊看手機邊吃飯,這樣會對孩子的認知和行為造成一定的影響,讓規矩玉環泡影。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二、隨意更改規則

當規則已制定後,不可隨意更改,因為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規則是為了方便成人對孩子的管理,而沒有真正尊重孩子。

制定好的規則,因為成人的原因,朝令夕改,是十分不利於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三、缺少規則的堅持性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不是短時間就能實現。當短期並沒看到孩子進步時,成人就主動放棄對規則的執行。

我兒子每次看到不喜歡吃的東西,都會直接嘔出來,我都會運用正面激勵來鼓勵兒子。果然,接下來的3天,雖然吃的不快,但都能把飯吃完。哪知,第4天開始,孩子又開始嘔了,我又用了其他方法,都不見效後,就直接和他爸爸說,“他不吃就算了,還是不餓。”

如果想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老師都沒有耐心、不堅持,怎麼可能培養出守規則的孩子?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4個方法培養規則意識

一、 以身作則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成人一直說是沒用的,因為孩子對於規則常是通過模仿而習得的,所以,成人遵守、維護規則,才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對規則的遵守。

比如:關於遵守出行的規則,家長可以這麼做:

教會看交通指示燈,然後再過馬路,而不是橫衝直撞。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二、共同制定規則

當制定某些規則時,與孩子商量,分析為什麼制定,應包括哪些具體的要求。

比如:玩遊戲的規則。

在家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玩遊戲的時間、收拾玩具等規則,傾聽孩子,只有這樣規則才能獲得孩子的支持。

這樣的規則,不再是空洞的要求,而是孩子能理解,搞得明白的。只有這樣的規則,孩子才會真正願意遵守,並主動去維護規則。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三、及時表揚

培養規則意識,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並能及時地評價孩子的行為,加深孩子對規則的體驗,並能更加積極地堅持去做。

比如:培養孩子自己吃飯。

在家中,孩子邊吃邊看電視,吃得慢,所以都是家長餵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家長關掉電視,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對於孩子的第一次,家長及時表揚。

所以,當開始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時,要相信孩子,並用發現的眼睛去看孩子的點滴進步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四、持之以恆地貫徹規則

當和孩子共同制定好規則後,有時並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或者孩子做了兩天,鬧情緒不想做。

比如:收納玩具。

在家裡,孩子玩好玩具總不愛收拾,因為爸媽肯定會收拾。但是,當和孩子定好,自己收拾玩具後,可能孩子剛開始收拾很差,或是做不好,不要著急,有耐心,可以先陪著孩子收拾,到自己收拾的過程。

這時,家長一定要保持清醒,堅持下去,並陪著孩子一起遵守規則。

其實,規則意識的培養本就是一個長期的工程。

所以,在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時,不能單從幼兒園的角度去做,更要結合家庭的配合,雙方缺一不可。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瑤瑤今天種草的是生活常識的小繪本《幼兒情商、行為管理親子繪本》,這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和行為的親子繪本,圍繞孩子在成長中、生活中常見的主題,以簡潔有趣的故事、生動童趣的畫面,教幼兒學會諸多道理,養成好行為好習慣,例如:懂禮貌、勤洗手、常刷牙、不挑食、承認錯誤、收納東西、自主獨立、安全意識等等。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這套書30本,每本10多頁的 AB面,故事簡潔,適合小朋友與父母親子共讀,在讀書中培養孩子的耐性,樹立正面的行為習慣,買了200多冊這種的小故事集,先簡後繁用漸入的模式陪孩子反覆看,每過一個階段你都會發現孩子在面對問題上與其他小朋友的不同之處。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年末優惠價】

注音版《爸媽不是我的用人》: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這套書,10冊,是一本從小培養孩子好習慣,父母正面積極教養,情商培養,書中就是把難理解的“大道理”變成“好聽的小故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能力,幫助孩子認識自我,教育孩子為人處事,我感覺除了知識沒有什麼是讓孩子受益的。

父母避開“3個誤區”,堅持“4種方法”,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年末優惠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