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術後複發率高達 70%,復發後該怎麼治療?

肝癌術後複發率高達 70%,復發後該怎麼治療?

據2018年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男性肝癌發病率、死亡率均排名第2位,女性發病率排名第6位、死亡率排名第5位。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黃麴黴素、飲酒、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肥胖等因素是肝癌的危險因素。


肝癌和其他癌症一樣,都要遵循“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如果患者不積極治療,將會有以下危害:


1.肝部病變組織會越來越大,導致患者失去手術機會;


2.病變組織逐漸增大,會導致肝臟破裂出血,尤其是長在肝臟邊緣的肝癌,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


3.晚期肝癌患者會出現肝內轉移、肺轉移、骨轉移等,危及患者生存期。


術後肝癌復發的特點


目前,肝癌的主要治療方案有肝移植(換肝)、肝癌切除手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射頻消融/微波消融手術、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海扶刀)、無水酒精注射、分子靶向藥物等,而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為輔助治療,一般不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不幸確診為肝癌的患者,多數最先想到的是手術切除,但手術切除後,許多患者憂慮疾病復發的風險。


與乳腺癌、肺癌等惡性腫瘤相比,肝癌術後的複發率相對較高:一般術後三年的複發率約為40%-50%,術後五年的複發率則在60%-70%,肝癌為什麼容易復發,復發後的肝癌又有哪些特點?


肝癌術後複發率高達 70%,復發後該怎麼治療?

復發的肝癌病灶通常不止一個,肝癌會在多部位、多肝段復發,復發的特點主要有兩種。


一種情況是肝癌患者手術切除前不存在肝硬化,但腫瘤已經侵犯到肝臟的小血管和微血管,即便手術已經把可見的腫瘤切除了,但小血管、微血管裡的癌細胞仍會在多個位置形成復發腫塊;


另一種情況是患者感染了乙肝或丙肝病毒,在肝癌的基礎上還合併有肝硬化,這類患者的肝臟中除了可見的腫塊,還隱藏有許多難以發現的微病灶,等做完手術後,這些微病灶受到手術的刺激作用,會像雨後春筍一樣,很快生長起來。


面對術後復發的肝癌患者,如患者自身條件符合再次手術切除的標準,一般手術可以處理復發的腫瘤。


但因為復發後的肝癌往往有很多個,再次手術很難大面積切除肝臟,也很難切除乾淨;再者,多數患者之前做過一次手術,擔心再次手術會傷害元氣,希望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治療。


這兩種情況下,很多患者不願意再次手術,希望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治療。這就要提到肝癌患者的第二種選擇——微創治療,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種是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或肝動脈栓塞術),這種方法是從下肢的股動脈或上肢的橈動脈插一根管子到達肝臟,把供養腫瘤的動脈血管堵上,腫瘤就會發生缺血壞死,同時,通過碘油將化療藥物灌注到腫瘤處,在不影響周圍正常肝組織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殺死腫瘤細胞;


第二種是化學消融,通常是在B超或CT的引導下,向腫瘤裡注射無水酒精,使細胞迅速脫水、蛋白質變性凝固,從而殺死腫瘤細胞,但這種方法目前應用比較少了;


第三種是物理消融,包括射頻消融和微波消融,也是在B超或CT引導下,通過穿刺針的產熱作用,將腫瘤細胞殺死。

肝癌術後複發率高達 70%,復發後該怎麼治療?

除上述方法之外,還有我們熟知的放化療。


化療包括全身化療和局部化療,局部化療就是上面說到的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而全身化療的有效率不足10%,並且副反應嚴重,多數患者都不會選擇。


放療通常作為補充治療,對於特殊位置(如血管內、膽道內或鄰近大靜脈)的肝癌,無法實現微創治療,或微創不能處理乾淨,可以選擇放療。


術後患者如何預防復發


除了按照醫囑定期複查外,患者在生活中還應注意不要喝酒、不要抽菸、不要熬夜,勞逸結合,不要讓自己過度勞累,保持愉悅的心情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天。


術後飲食以清淡為主,適當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如蛋清、瘦肉等,術後飲食一般從水、稀飯、牛奶、蒸蛋、魚肉、瘦肉再到普通飲食過渡。


肝癌術後複發率高達 70%,復發後該怎麼治療?

儘量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忌油膩、辛辣、刺激、過硬、粘性等食物,均衡飲食,少吃多餐,每餐不宜過飽。


另外,小編再次囑咐覓友們,日常飲食一定不要喝酒,不要喝酒,不要喝酒,也不要吃黴變食物、燒烤、臘肉、豆腐乳類含亞硝酸鹽的食物,也不要亂吃中藥和保健品。



由於肝癌發病較隱匿,超過80%的患者診斷時即處於肝癌晚期,即錯過了可能根治的方法。


對於無法手術切除尤其是伴有轉移的患者,採用非手術治療方法以及實行綜合治療,是臨床最常用的策略。


不可切除的肝癌經治患者是一個醫療需求未被滿足的人群,這一患者群的總生存期有限,典型的是6個月或更短的時間。


但是除了索拉非尼,樂伐替尼或化療,尚無認可的治療標準。考慮患者接收了標準治療後的預後仍然偏差,臨床試驗通常被作為替代治療方案,因此需要額外的治療選擇作為二線及更後期的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