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媽媽以身作則,孩子才“不令而行”

我國的一位教育家曾經在特別想念母親的時候說過這樣的話:“從小學在到高中,我起碼經歷過百位老師,那裡有我印象深刻的,也有對我說沒有任何影響的,但是有一位影響很深的老師改變了我的性格——那就是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沒有文化,但是她對我的教育卻是生命的教育。”

養育研究所的王東華教授在《發現母親》中提過這樣的觀點;“對於母親的依賴是人們精神能夠一直存在的基礎,同樣也是人類擴大自己領土的依據,人之所以有信仰,都是母親信仰的一種延續。”這句話特別在理,母親給予孩子動力是無窮的。


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媽媽以身作則,孩子才“不令而行”

那些自信陽光,樂觀向上去面對生活的孩子,他們都擁有疼愛她的母親。

父親的愛總是表達特別的含蓄和深沉,他在潛移默化裡便會給孩子一些品格。但是母親的愛卻能把這種熱情深深地激發出來,將其發揮最大的價值。

女人天生具備一些特質,更加喜歡讚美孩子,時時刻刻關注孩子一些細小的情緒變化,關心孩子是否開心等。父親會讓孩子感到勇氣,但是母親是讓孩子更加深刻了解這種品質並且與孩子形影相隨的守護神。

我國臺灣著名的漫畫家畫過這樣一副漫畫,名字是《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裡面有很多金玉良言,非常深刻地剖析出現代家教的矛盾:

有的父母特別愛教訓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但是他們最後吃盡了苦頭,為什麼沒有變成人上人……

大人總是喜歡誇大其詞,

可是總是要求孩子做個誠實的人。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誇大其詞,

卻說他們的爸爸從未吹過牛。

大人經常對孩子說:要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

為什麼最先放棄夢想的是大人?

這些看似非常簡單的話語,卻讓父母無話可說。家長總是喜歡做一些自相矛盾的事,說法和行為很不一致。


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媽媽以身作則,孩子才“不令而行”

大多數孩子身上的不完美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例如媽媽是一個不自信,對生活沒有追求的人,在教育中孩子就會受到媽媽的這種不自信的影響,或多或少孩子也會變得不自信。媽媽總是責罵孩子不愛學習,不愛讀書。可是她自己卻不讀任何書籍。

在《論語》中,孔子說過一句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思是說:“在上位的人,自身做事正當,不用命令,人民自然會照樣去做;如果自身做事不正當。雖有命令,人民也是不肯服從的。”


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媽媽以身作則,孩子才“不令而行”

其實教育中也是如此,媽媽自己只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不需要要求、命令孩子,孩子也會跟著效仿。相反,如果媽媽自己的都不好,但卻要求孩子做好,哪怕媽媽的喉嚨喊破也沒有用,孩子聽了也不會服從。

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並不只是大腦思考的過程,他的感受源於父母。最重要的便是媽媽的行為。如果媽媽是一個積極進取的人,孩子自然也會變得積極樂觀向上。媽媽喜歡讀書,是一個富有內涵,高品質的人,待人厚德,對人誠實有信,在外總是受到別人的讚揚的母親。孩子也會學習媽媽優秀的品質,為人處事的原則。

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媽媽以身作則,孩子才“不令而行”

孩子對人生的感受和領悟,多數是從母親身上得到的,所以,媽媽想要孩子變得優秀,首先就要改變自己,提升自己,只有自己變得優秀,孩子才會敬佩媽媽,從而像媽媽一樣逐漸學習中變得優秀。

在培養孩子中媽媽應注意這幾點

1 媽媽要重視身教的力量

教育學者馬卡連柯曾說:“切記不要認為與他們溝通才是教育孩子。生活中家長無時無刻,無處不在教育和影響著孩子。無論你們怎麼穿衣,如何和別人交談,怎樣和別人相處,你們都會表現出歡喜和不愉快,怎麼樣對待你們的朋友和敵人……全部的一切都和孩子有著巨大的關係。”

的確,身教是最直接的教育方法,同時也是最有利和最有效的方法。

一位小男孩十分熱愛讀書,每天要讀兩三個小時,假如有一天不讀書了,他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原來他的媽媽更喜歡讀書,媽媽沒有在空閒的時候就會拿起書愉快地閱讀。雖然媽媽沒有強行要求孩子讀書,但是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孩子也跟著媽媽一起讀書。


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媽媽以身作則,孩子才“不令而行”

在空閒時間媽媽就讀書,受媽媽的影響下,孩子不用媽媽時刻監督,也會自覺地去學習,去閱讀。這就是——教育的真諦便是榜樣。既然如此,媽媽務必要把“吼叫教育“變成”榜樣教育“。

2 幫助男孩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男孩在成長過程中,對好壞是非沒有正確的認知。他並沒有較強的是非判斷能力,不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他看到媽媽說了、做了,就覺得應該事合理的,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受到媽媽言行舉止的影響。

假如媽媽是一個愛撒謊的人,孩子必然不會誠信做人。假如媽媽不懂得孝順父母,那麼孩子長大後也不會孝順自己的父母。假如媽媽喜歡發脾,生氣時吼叫,孩子也會容易發脾氣,說話大吼大叫。所以媽媽要有一個正確是人生價值觀,做一個正直,孝敬父母的好媽媽。在孩子成長中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引導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媽媽決定孩子的一生,媽媽以身作則,孩子才“不令而行”

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便是家庭,母親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身上所犯的錯誤,可能是家庭造成的,也可以說是母親的錯誤。因此,母親想要教育出優秀好男孩,就要把自己也培養優秀,只有媽媽給孩子做好榜樣,以身作則,孩子才能努力向媽媽學習,變得優秀。

歡迎轉發分享,記得收藏哦!我是豆媽,多年學習育兒知識,也是一個寶媽。關注@豆媽育兒親子說 ,為你帶來更多的育兒知識,有問題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