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二战趣闻?

俏兔子大战傻贼鹰I


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许经常会发现,二战中的美国大兵的标志性装备,就是他们头上的M1钢盔,和德军不同,美军头盔上经常涂有五花八门的图案和标示,这些图案标示到底代表了什么含义,是仅仅为了表现个性还是身份的代表,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述一下。

首先,这些图案是军衔标示系统。比如钢盔北面的军官,军士标示。看过《拯救大兵瑞恩》或者《最长的一天》,以及电视剧《兄弟连》的军事影迷可以注意到,诺曼底登陆期间,美国陆军和空降兵部队在钢盔上使用了一套白条系统来鉴别军官和士兵。具体做法是,军官(少尉以上)在钢盔后面有一个竖白条,在冲锋和集结的时候,士兵们可以紧跟着钢盔后面有白条的军官前进。

另外,钢盔正面,也有军衔标示。在士兵这一级,二等兵和一等兵的钢盔正面会有一个倒V,中士,上士,一级上士在钢盔正面会有三个倒V。到了少尉这一级,钢盔上的图案开始各不相同,一个军衔级别一个图案,比如上尉(连级指挥官),就会在钢盔正面有一个类似中文“口”字型的标记

到了校级军官,图案就比较个性化,比如少校是一片金色的橡树叶,中校是银色橡树叶,上校则是一只鹰,从而被普通士兵谑称为“鸟上校”。到了将军这一级,估计大家就比较熟悉了,钢盔上直接漆星,做到几星上将就漆皮几颗星,钢盔上的星星,考究点的用金属,不讲究的就直接用白色油漆了。

(巴顿将军这顶四星钢盔,估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二.所属部队标示

除了军衔,美国大兵钢盔上五花八门徽章的另一个用途就是标示自己的部队,比较常见的就是自己所属陆军作战师的师徽。比如下面这一顶,上面那个类似太极的蓝灰两色标志,就是陆军29步兵师的徽章,这个师是D日在奥马哈海滩登陆的首批部队,承受了重大伤亡。

(陆军步兵第1师“大红1师”钢盔)

(陆军步兵第2师,“印第安人”师钢盔)

3.独具一格的陆军空降兵部队钢盔

由于其特殊性质和作战方式,空降兵落地后,各个不同单位,职能的作战和技术人员混杂在一起,必须要迅速聚拢,找到各自部队单位后开展行动,所以他们把自己所属的部队单位,以及职能标示统统以图案形式印在了钢盔上,以大名鼎鼎的“呼啸山鹰”101空降师为例,其钢盔标志简要说明如下图:

(空降诺曼底前夕的101空降师官兵,注意钢盔上各类不同的标示)

4.游骑兵部队

“游骑兵”(rangers)是美军在二战期间,比拟英国特种部队“哥曼德”而建立的精锐突击部队,一共建立了5个游骑兵营,1到5营在欧洲战场,第6营部署在太平洋战场。

游骑兵部队在钢盔后面都有一个橙色的菱形图案,中间是一个代表

所属游骑兵营的黑色数字军官,同时也漆有军官,军士标示的白色竖条,如下图。

(画家笔下,诺曼底滩头的游骑兵部队)

5.军医

医护兵和军医会在钢盔侧面画上白底红十字,在欧洲战场上,美军也承认,大部分情况下,德军不会射击钢盔上带有红十字标记的美军医疗人员。

6.宪兵

这个大家就比较熟悉了,钢盔上两个大写字母(MP),一些宪兵还会在钢盔上同时画上他们所属部队的师徽

(1944年夏天,法国战场,一名隶属第2步兵师“印第安人”师的宪兵)


用户69792950182


我讲一个。

1944年的时候,有一个人曾经想杀掉希特勒,当时他距希特勒仅有3厘米。结果一念之差,让希特勒逃出生天。

这个人的名字叫米克洛什,曾经是奥匈帝国海军上将。他是一位战斗英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经在亚得里亚海击溃了意大利海军,因此升任为海军总司令,并任职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22年,米克洛什成为匈牙利执政并掌管匈牙利军政大权。二战开始后,匈牙利和德国结盟。但是到二战后期,德国想进一步控制匈牙利,所以决定入侵这个国家。也就在这个时候,米克洛什受到了希特勒的邀请。在路上,米克洛什收到了德军正在开往匈牙利的情报。所以,他极度愤怒!

当希特勒在车站迎接米克洛什的时候,他将手放到了口袋里,这里有一把手枪,只要抽出来,可以轻易的将希特勒干掉,但他想了想放弃了。

当他和希特勒坐上汽车的时候,两人的距离只有3厘米,而周围也没有侍卫守护。但是,米克洛什又放弃了!

(米克洛什当年和希特勒坐在车里的照片)

如果米克洛什当时抽出手枪,给希特勒来一枪,那么二战将会提前一年结束。据他后来回忆说:即便将希特勒刺杀,也无法改变匈牙利的命运,所以就放弃了!


游者走天下


二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劫难,除了各种壮烈的英雄事迹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就来分享几个小故事。

希特勒在电影院被嘲弄

一天希特勒穿着便服在电影院看电影,但电影银幕上出现希特勒演讲画面时,全体起立,并向希特勒一样举起右手。电影院只有希特勒没有动,他总不能和自己行礼啊,这时候旁边的一位观众弯腰和他说“我们的心情和你一样,只是不敢向你这样,勇敢的公开的反对罢了”


英国人自己炸自己

1939年9月5日,一架英国“安桑”式水上飞机正在苏格兰西海执行反潜巡逻机人物,突然发现水下十几米处有一艘潜艇在缓慢的航行,于是赶忙投炸弹,由于飞机距离水面太近没想到的是炸弹并没有沉入海底,而是在海面弹了上来,弹上来不要紧可是引信被弹开了,返回正好集中飞机的油箱,眼看马上就要坠机,不得不放弃这块触手可得的肥肉,后来知道那艘潜艇也是英国人的。

敲桌子泄露机密

二战期间,一天苏军司令部派来一个工作组来核查部队的作战计划,一个工作组成员无聊敲桌子,本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一名苏军细心的发现,敲桌子的鼓点竟然是德军的军乐“胜利进行曲”,于是赶忙汇报,把这个工作组全部抓住,后来证实这个工作组正是德军假扮的,目的就是套路苏军的作战计划。


军武小咖


我来分享一个有趣二战的故事。话说英国砸锅卖铁的和德国在欧洲死磕了两年,终于盼来了好基友美国。美国大兵的到来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但英国人确召来了一头狼。虽然同为盟军,但土豪一样的美国佬可不是苦哈哈的英国人能比的,普通士兵的收入比英国中尉的还高。

连一块黑面包都要拿身体来换的英国女人可根本抵挡不住,风流倜傥,年少多金的美国人的诱惑。美军就算在休假的时候,都空不下来,忙着各种约会。



出来混总归要还的。一美军飞行员,军队中的高富帅。马失前蹄,被德国人击落,关在了战浮营。每天魂不守舍,焦躁不安。原来他在营地的上衣口袋里有大量的套套。按规定失踪人员的物品可是要寄回老家的。这要是被老婆知道了,可比德国佬难对付多了。


讲故事的老王


二战趣事三两则,多姿多彩欢乐多

整个二战既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灾难,但同时也少不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典故,究竟有多么搞笑,就让我带领大家一睹为快。

二战史上最搞笑的白旗投降

明明有堆积如山的弹药,但却早早亮出白旗投降,莫非是这些人军心有问题?这不是摆明了睁眼说瞎话吗?这个故事真实发生在当时二战时期,话说有一个意大利小分队大约500多人,他们最终被派遣到一个野战机场,负责守卫这里的安保状况。

战斗刚打响,负责进攻一方的英军,不仅人数上不占优势,就连突破坚固防线的重型武器都没有,整个英军的指挥官就认为这是一场不可能赢的闹剧,所以就打算随便打几发子弹了事,却没想到正在英军打算撤退之时,意大利人直接亮了白旗投降,好奇的英国指挥官就跑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只见整整500余人的意大利部队,守着堆积如山的弹药箱,却仅仅没有开箱的撬棍一筹莫展,这样得来的胜利简直不要太开心,白白浪费了那两门威力巨大的火炮。

二战史上最和谐的扫雷游戏

二战期间有一个英军控制的小港口,德军本想借此登陆,但却在强攻几次之后,也不见起色,于是德军就想了一个损招。

既然你们不让我上去,那我就绝对不想让你出来,所以德军就在整个港口周围使坏,布置了大量的鱼雷,目的就是让英国军舰寸步难行。

英军排水雷的能力也不是吹的,德军的严密部署也被英军完美化解,最终达到了德军不断放雷,英军不断排雷的动态平衡,最终形成了德军星期1、3、5布雷,英军2、4、6排雷的共识。

终究有一天英军厌倦了这种生活,居然给忘了排雷,第2天放雷的德国部队可遭了殃,一下子成了落水狗,好在英国出于人道主义,帮了德军一把,这才结束这个啼笑皆非的闹剧。

二战史上最有脾气的炸弹

德国人被自己的水雷炸了,但更有趣的是,英国人连自己的潜艇都不放过,那是在1939年,有一架英国飞机正在上空盘旋,突然发现水底有异常动静。

在上空兜了几个圈,然后找了个合适的位置,就立马投炸弹,本想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让这个水下的潜艇沉底大海,居然还敢偷偷摸摸来刺探军情。

但哪里想到为了精准的控制投放地点,整个飞机的高度过低,投下去的炸弹很快反弹上来,打中了飞机的油箱,为了不让自己坠机,飞行员立马控制飞机,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降落,心里还骂骂咧咧的,直呼见鬼。

却不料,直到事后他才明白,原来当时那架飞机攻击的潜艇正是英国人自己的。

二战是血腥的,残酷的,也是被整个人类社会所排斥的,但他终究也不会少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操作,整个二战史上,发生的有趣故事当然不止这几件,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故事分享,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历史红尘


二战中曾经发生过一次极其搞笑的战争——三万五千名美军VS三条日本狗,而且美军还付出了上百人的伤亡。


二战中,虽然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大打出手,但是整个战争过程中基本都是美国在进攻日本,日本对美国领土的侵占非常少。

准确的说,只有两个岛。

基斯卡岛位于阿留申群岛的西部,是一个位于太平洋北部的小岛,只有三十平方公里。由于岛太小,也没什么交通价值,美国人在二战前占领了这里,没有任何大规模驻兵,只留下了一个气象站和几个人而已。

二战爆发后,为了攻占一块美军领土,日本出动了上万人攻占了基斯卡岛和旁边的阿图岛,当然没有爆发战斗,岛上的美国人一看见日本大兵压境就投降了。这两个岛也救成为了二战中唯一被日本人攻占的美国领土。

但由于战争,这两个小岛的战略价值迅速升高,因为他们可以作为空军的跳板,所以日本人在基斯卡岛上留下了六千军队,在阿图岛上留下了两千多军队,在岛上修建防御工事和机场,为未来的战争做准备。

战事发展到1943年5月,美军已经进入了反攻阶段,对于这两块曾经的领土,美国人发誓要夺回来。1943年5月,美国人组织一万多军队围攻阿图岛,美国人认为,以五倍的兵力优势围攻一个小岛,三天就能拿下来。


可是一开打,美国人就知道自己错了。岛上得两千多日军异常的顽强,战斗足足进行了三个星期,美国人艰难的消灭了岛上的日军。此时美国已经付出了六百人阵亡,一千余人受伤,而且还有两千多人因冻伤住院。

而岛上的两千多日军,除了二十八人因为受伤被俘虏外,全部阵亡。这种“英勇”的行为被日本军部大加赞赏,被称为“玉碎”,开日本“玉碎”传统的先河。


阿图岛战役之后,面对着基斯卡岛的日军,美国人十分犯愁。

两千多日军就已经这么难打,基斯卡岛上这六千多人,可怎么打啊?

于是美国人决定,围而不打,先不主动进攻,把基斯卡岛上的人困住,等他们补给断绝的时候再进攻。

不过美国人其实不知道,犯愁的不止他们,日本人也在犯愁。


阿图岛的战斗不仅给美国人留下了心理阴影,日本人也惊吓不浅。

一个岛上两千多人,居然一个都没有活下来。这么下去,美国人攻一个岛灭一个岛,日本的军队岂不是都成了一次性消耗品?

此时日本人已经遭受了一系列巨大打击,在一个小小的基斯卡岛上付出六千人的代价,日本人觉得实在是有点不值。所以日本军部决定,撤!

可是日本人想撤不是那么容易的,美国人已经完全封锁了小岛,让你想跑都跑不了。用美国舰队司令金凯德的话说:“连一条狗都别想跑出去!”

为了把岛上这六千多人救出来,日本人找来了日本海军少将木村昌福。

这个木村将军,没有什么显赫的战绩,但是在救人方面却很有一套。1928年东京大地震,他带领军舰在飘满了垃圾的东京湾里组织救援。中途岛海战时,他为了救援落水日军,曾经不顾撤退命令,留在战区打捞水兵。

所以日本军部让他来组织这次救援(逃跑)活动。

一开始,日军动用潜艇来运输日军,可是美国人的反潜能力太强,击沉了不少日军潜艇,日本人不再敢动用潜艇了。

只能用水面舰艇来救岛上这些人。

木村将军带领日本的混成救援舰队来到了基斯卡岛附近的海域,没有急于靠近和美国厮杀,而是躲在了附近海域,悠闲的等待。

他在等待大雾。

北太平洋经常用浓密的大雾,日军在等待大雾来临时动手。

进入7月份,基斯卡岛附近开始有持续的大雾,日军一直等到7月29号,才趁着某一天的浓雾,潜入了基斯卡岛,一把运走了所有的日军。

为了减少载重,木村将军命令日军放弃所有辎重和武器,同时埋设大量水雷,临走之前还给美国人留了一招。

8月1日,基斯卡岛的日军全部撤离到了日本本土,这场日本的“敦刻尔克”大撤离宣布成功。

但是,美国人不知道啊!

由于日军平时藏的也非常隐蔽,导致日军撤退与否,在侦察机上根本看不出来。美国人在日军全部撤走之后,还在傻乎乎的坚持他们的围岛计划。

在日军撤走后的两个星期,美国人对基斯卡岛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各种轰炸机、舰炮火力全开,力求不留空白。

半个月后,8月15日,美国人觉得差不多了。于是三万五千多名美国和加拿大的联军,战战兢兢的登上了基斯卡岛,等待一场与日军的血战。

可是岛上并没有任何日军,美国人一路顺利的登陆。但美军不敢放松警惕,认为日本人藏在某处的地道里伏击他们。

由于过度紧张,有一点声音就会开火。岛上还出现了加拿大军队和美军开枪互射的情况,经过一阵猛烈交火,28名美军和加拿大士兵被自己人打死。

而在登岛的前几天,岛上的地雷和水雷还经常爆炸,很多登岛士兵被炸死炸伤。登陆第三天,一艘美军驱逐舰被水雷炸沉,71人阵亡,一百多人受伤。

而知道8月18日,美军才彻底搞明白,岛上没有任何日军,只有日军留下的三条狗而已。



小约翰


讲一个二战后期大日本帝国逐渐穷途末路的趣闻。

日本兵力分散

到了1943年9月,日本帝国大本营才终于明白其过去对整个太平洋战争的乐观估计和希望都必须修改。在一个太大的地区中,日本兵力的分布实在太单薄,而美国在初期失败之后,其恢复的迅速也是出人意料之外。在空中和海上,美国人都已经占了上风。

所以现在很明显的是,日本人必须要缩短他们自己的防线。因为除了在侧面正承受着重大的压力外,在中央方面,珍珠港也正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威胁。尼米兹现在所集中的潜艇数量,是继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海军上将杰利科的大舰队之后最大的数字。

日本脆弱的经济基础,更增强其军事情况的危殆程度。其飞机的生产量不足以应付美国的挑战,同时也已经不能保护日本海上的交通线。

日本“绝对国防圈”

1943年9月中旬,日本帝国大本营所决定的新作战方针,是以达成日本战争目标所需最小地区的估计为基础。这也就是所谓的“绝对国防圈”,那时起自缅甸沿着马来半岛以达新几内亚西部,然后由此经过加罗林、马里亚纳直到千岛群岛为终点。

这样的缩短防线,其意义也就是说,新几内亚的大部分、捭斯麦群岛的全部、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现在都已被认为不具备必要性——但是他们还是准备再守6个月。他们希望在这6个月里,能够把绝对圈发展成一道不可催毁的防线,使日本飞机的生产量增加3倍,并使联合舰队有足够的实力可以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再作一次决战。

在这个阶段之内,西南太平洋方面的日军所奉到的命令是要他们尽量牵制联军,因联军现有的总数在20个师左右,并获得近3000架飞机的支援。

日本在新几内亚东部有3个师,在新不列颠有1个师,在布干维尔有1个师,还有1个师在运输途中。但在中国大陆上被陷入泥潭的还有26个师,满洲也还保留着15个师,防备苏联红军的入侵。所以在陆军方面,日本人的弱点并非在数量上,二是在分布方面。

美军加紧攻占计划

在联军方面,由于紧张的迟缓遂使麦克阿瑟不得不加紧督促部下,尤其是因为他知道美国的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现在已经比较愿意把作战优先给予中太平洋方面,并且认为那不仅距离短,而且时间也可能较短。

他们甚至与认为腊包尔的攻占已非必要,这个防御坚强的据点大可迂回通过,然后听任其孤立,所以也就使麦克阿斯更感到着急。海尔塞也希望能够加速通过所罗门群岛的前进,因为他的许多舰船以及第二陆战师,即将被召回去帮助中太平洋方面的作战。

布干维尔为所罗门群岛最西端的唯一大岛,其守军有陆军近4万人,海军士兵约2万人,大部分都集中在该岛的南部。海尔塞现在所控制的舰船和登陆艇都已大量减少,所以在开始时他之只能送一个加强师登陆。其登陆地点的选择颇为高明,那时防御单薄的西海岸上的奥古斯塔皇后湾,并且也有良好的地形便于修建机场。

美军强攻布干维尔岛

美军对于日军在布干维尔岛上的空军基地加以重大轰炸,并首先占领位于向布干维尔前进路线上的若干小岛之后,遂于11月1日开始登陆——这也使日本人大感惊异,因为他们相信美军的攻击一定来自南方,因为那里的海浪比较平静。日本虽用空军与海军发动反击,但是均被击退,其所受到的损失远比美军的损失要大。

美国的航空母舰部队,以及在新几内亚的航空部队,都对腊包尔作不断的空中攻击,以牵制新近增强腊包尔的日本航空部队,使其无法干涉布干维尔方面的作战。对于未来而言,这也是提供美军一个重要的教训,很显然的,即令在某些区域日军能获得以路上为基地的飞机所提供的良好掩护,美国的快速航空母舰部队也一样能够作战。

陆上的美军获得另一个师的增援之后,遂逐渐扩大其滩头,使其成为一个宽达10英里以上的巨大滩头阵地。到了12月中旬,据守这个滩头阵地的兵力已达4.4万人之多。日本人的反应很迟缓,因为他们仍然相信美军的主要攻击将会来自其他的方面。

甚至于等他们开始认清美军在奥古斯塔皇后湾的登陆即为主要战争威胁时,他们的对抗行动也还是无法加速,因为他们必须通过50英里长的丛林地带,能把部队从南面的主阵地中调到西面来。所以一直到2月底他们才能开始有所作为,其间是一段长期的僵持局面。

赛多尔大捷

此时,在新几内亚的联军仍在继续前进。1944年1月2日,麦克阿瑟把一支约近7000人的美军部队送往赛多尔登陆,该岛在胡翁半岛与马丹间的中点上,不久,登陆的部队即增加到1倍。岛上数量大致相当的日军残部,本来想要据守半岛正西方的西奥,现在才发现其沿着海岸的退路已经被封锁。最后他们经过山地丛林的长途迂回行军,才勉强逃出包围,但还是多损失了几千人。

同时,澳洲部队又从马哈姆河谷中的杜姆普向海岸挺近,并于4月13日到达目标。4月24日,麦克阿瑟的部队占领马丹,几乎没有遭遇任何严重的抵抗。因为日本大本营已经被迫加速撤离,其在新几内亚的残余部队也奉命撤向西海岸的威瓦克,该地距离马丹约200英里。

在胡翁半岛尚未肃清之前,麦克阿瑟即已发动他的下一个攻击。12月15日,克鲁格的部队即已开始在新不列颠的西南海岸登陆,登陆点在阿拉威附近,而在圣诞节刚刚过去不久,这支部队主力的两个师又在西端的格罗斯特角附近登陆,并占领那里的机场。虽然攻击腊包尔的构想已经放弃,但麦克阿瑟仍想对海岸进行两面的控制,以保护其在新几内亚继续西进的侧翼。

包围腊包尔日军

在美军登陆的新不列颠岛西端,是由一支刚刚从中国大陆调来的日军部队据守,人数大约8000人,他们与腊包尔之间隔着一片荒郊野地,后者在这个新月形大岛的另一端,相距约300英里。同时他们所能获得的空中支援也极为有限,因为第七航空师已经调往西面2000英里以外的西里伯斯地区。所以在格罗斯特角附近的日军几乎未作任何抵抗,即开始穿越丛林向腊包尔撤退。

于是连同10万人以上的日本守军在内的腊包尔,现在已经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而且可以说是任其自生自灭。俾斯麦群岛所构成的堡垒已经被冲破,美军的损失远比直接攻击时要轻微的多。

日军损失惨重

差不多过了4个月的时间,在布干维尔岛上的日军指挥官才开始认清美军在西海岸的登陆是美军的主力。

在1944年3月间,日军才通过丛林把兵力集结到1.5万人,以求对美军的滩头发动一次攻击,而美军总数已达到6万人以上。但日本估计美军的实力为陆军部队约2万人,另加空军地勤人员1万人。

日军从3月8日开始攻击,以1比4的劣势,继续战斗了2个星期,损失8000人以上,这超过其全部兵力的一半,美军的损失不到300人。经过这次惨败之后,日军的残部遂陷入毫无希望的孤立状况,同时也被留在那里听任其自动被消灭。


超哥解历史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开始入侵苏联。而到了三年后的1944年6月22日,苏军则以巴格郎季昂行动的代号,向德军展开反攻,声势浩大的白俄罗斯战役由此打响!

苏军通过此次战役,一举收复了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并且在8月抵达东普鲁士附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白俄罗斯战役当中几乎全军覆没。

苏军此次作战,一方面是支援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一方面是提升自己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里的威望所在,同时收复白俄罗斯的所有领土,为下一步出国境作战做好准备。

1944年6月,苏军就以5200辆JS2重型坦克为主要武器装备,以白俄罗斯第1、第2、第3方面军,以及波罗的海沿岸的第1方面军为主力部队,包括还有第聂伯河区舰队、远程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军航空兵,波兰第1集团军,法国“诺曼底-涅曼”航空兵团,总共大约有140万人。

纳粹德国在这里有德军北方集团军群所属的第16集团军各右翼兵团、中央集团军群所属4个集团军,以及“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所属的第4装甲集团军,共计63个师又3个旅,大约120万人。此外,还装备有9500余门的火炮、9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50架作战飞机。

这是自苏德战争开始以来苏军投入兵力规模最大的一次!而德军的兵力只有11个师,另有24个师的兵力作为预备队。苏军无论是兵力还是兵器,对德军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最终,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军遭到了彻底失败,这场战役成为苏联卫国战争战略反攻转折点。

就在白俄罗斯战役达到第二阶段时,苏联组织了一次鲜为人知的阅兵,阅兵的主角确实纳粹德国官兵。

1944年7月17日的莫斯科大街,约57000名在战役中被苏联红军俘虏的德军官兵,被编成90个方队,组成世上绝无仅有的、绵延数公里长的战俘队伍,接受无数苏联民众的围观。此举既是提振苏联军心、凝聚民心的举措,也是狠狠羞辱纳粹自尊和自信的行动,此次行动代号为“翠堤春晓”。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被俘的19名的德军将军,他们穿着军服佩带勋章,作为苏军作战的重大胜利成为当日游街展示的重点。

游街的俘虏们身穿长满了虱子的肮脏军服,破衣烂衫地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当时气温高达40度,数千名俘虏虚脱。由于前一天给俘虏吃的食物有问题,许多俘虏严重腹泻,一些人来不及上厕所就拉在了柏油马路上,可是押解人员却批评德军俘虏没教养。

游街时数千人高喊''希特勒完蛋''等口号,并向德军俘虏吐口水,一些俘虏游街时还被旁边激动的妇女打伤,但也有一些妇女脸上露出同情。

从上午11点到晚上19时,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德国战俘才结束了这难堪的一天。从莫斯科火车站装车送往西伯利亚战俘营。其中,又会有很多人死在战俘营,最终能够回到家乡的恐怕只有一半了。

这一天的经历,德国战俘们注定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这座城市,绝不是能给德国人带来荣耀的城市,而是无尽的屈辱。


王铭苇


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趣闻?还真的有不少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生一些神秘的、稀奇古怪的、令人费解的故事,都是那样怪诞离奇和不可思议的故事,简直是“事实比虚构更为离奇”。

二战中期,在中非战场上发生过一次非常有趣的英军与意军的作战。当时,大约有500多人的意大利军队奉命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坚固的混凝土永备工势,充足的弹药,甚至还得到了2门德国人支援的两门威力巨大的88炮和充足的弹药。而进攻方的英军只有400多人,甚至连像样的重武器都没有。鉴于两军优劣差异明显,英军指挥官对取胜这场作战基本不报什么希望,甚至已经还做好了撤退的打算。但是离奇的是进攻刚刚打响,意大利人竟然打出了白旗,当被询问为什么投降时,投降的意大利军官竟然气呼呼的说:“我们没有撬棍,没办法打开那些该死的弹药箱!”

1943年12月,德国王牌飞行员汉斯·施蒂格勒有各种理由击落他面前的美国B-17轰炸机。因为美军在早期杀死了他的哥哥,现在又在轰炸德国城市。不仅如此,如果施蒂格勒击落这架特殊的轰炸机,他将完成自己的“击杀份额”,并且可以获得相应的荣誉勋章。当汉斯·施蒂格勒打算搬动扳机时,他对敌机没有反击他感到奇怪。飞近一看,他看到敌机上的枪手已经死亡,其余人员大多负了伤。在施蒂格勒心里,他知道自己可以做一个残忍的杀手。相反地,他选择了荣耀的行为——他向受到惊吓的美国飞行员发了信息,并贴近飞行,防止他们成了防空炮火的靶子。施蒂格勒一直将他们护送到北海才折返,并最后一次向他的他们致敬。

还有一个趣闻,是关于日本“神风”特攻队的。日本“神风”特攻队,专门用于与美国作战时候自杀,与敌人同归于尽。日本当局企图用这种无赖手段缓和甚至改变战局。但是,“神风”特攻队也挽救不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穷途末路。有一个叫做佐佐木的17岁年轻人,被强行塞进了战斗机,以对美军战舰做一次打击。做“神风”队员,正反都是死,要么在作战中被打死,或者撞上美军战舰粉身碎骨,如果害怕返回,起落架都被拆卸了,只能最后由于油料用尽,在海面上摔死。如果你拒绝作战,也会被执法队予以枪决。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死字。很多“神风”特攻队的队员因此而精神崩溃,有的自杀,出发作战前的队员也嚎啕大哭,真正想死的人几乎没有。这个佐佐木,就是这样嚎啕大哭的上了飞机。飞机启动后,开始向美军舰队扑去。由于雾大,佐佐木的战斗机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佐佐木非常的害怕,最后飞机油料用进,掉在了一座岛上。没想到,当时日本海军很多高级军官在这个岛上秘密聚会,飞机掉下来,正好砸在他们头上。这个一下子厉害了,飞机当场砸死11个人,砸伤16个人,其中有一个日军少将,七个大佐。而佐佐木,居然只是伤了右臂,没有大碍。奇怪的是,他居然没有被处罚,一直活到了1984年。这真是一件特别奇葩的事情。佐佐木后来积极反战,写了很多回忆录,晚年还策划到中国来旅游,可惜最后没有成行。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并没有“远离”。世界上还很不和平。居安思危,才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忘战国必危!让我们丢掉幻想,勇于亮剑,在斗争中采取主动态势。强国必要强军,有了强大的军队,人民才能被保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此记。


怀疑探索者


大家好,谢谢点赞关注[心] ,我很高兴把最好知识的东西分享出去🤔🤔🤔

今天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二战那些很有趣的趣闻。

1.坦克击沉水中的潜艇

在著名的“狼群”行动中,一艘德国U 型潜艇击中了一艘盟军的运输船,这艘满载军用物资的运输船被击中后发生了大爆炸,各种东西被炸的漫天乱飞,兴奋的德军U 型潜艇长命令潜艇上浮,以观看自己的战绩。不幸的是,一辆被炸飞到天上去的M4谢尔曼坦克正好掉下来,把潜艇给砸沉了……并且,这艘潜艇也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坦克给击沉的潜艇。

2.史上最大的实战演练

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和日本在岛屿上进行争夺作战,其中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役的转折点,在1942年日本为了能够掩护中途岛的日军,对阿留申群岛发动功绩,企图牵制美国的兵力,并且占领了阿图岛和基斯卡岛,虽然最后徒劳无功,但是美国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时日本在基斯卡岛部署了5000人的兵力和许多大型武器装备,美国知道想要啃下这个硬骨头,必须要发挥火力优势,只有用钢铁和炮火才能让日本的武士道道精神彻底摧毁。

日本也知道美国心里想的是什么,为了能够保存有生实力,日本决定全员撤退,并且利用大雾的天气,在8月1号全部撤出了基斯卡岛,日本军队在撤走的时候,部署了大量的水雷和地雷,美国军队却不知道日本已经撤走,1942年8月15号,美军以100多艘战舰为掩护,3万多盟军士兵进行登陆作战,由于岛上有众多地雷加上树林里有那么多的浓雾,所以美国军队开始自相残杀,加上到处爆炸的地雷,让美军以为日本军队还在战斗。后来美国的阿伯纳,里德号驱逐舰在岛屿周边碰到了日本的水雷遭到重创,导致71个人死亡,而误伤的人数甚至达到了198人,据最后统计,另外还有122人阵亡,这一场战争损失了300多人,而日本在这个岛屿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兵力,大部分都是误伤,到了8月18号,美国才终于知道日本早已经撤走,整个岛屿上只有三条狗,这场战争也被世界各国称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一个笑话。

3.撬棍

二战中期在中非,意大利军队500多人奉命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坚固的混凝土防御工事,充足的弹药,甚至还得到了德国人支援的两门威力巨大的88炮和充足的弹药。而进攻方的英军只有400多人,武器破败不堪,甚至连像样的重武器都没有。英国指挥官对这次攻打基本不抱有希望,甚至已经做好了撤退的打算。

但奇怪的是进攻刚刚打响,意大利人就放弃了抵抗打出了白旗。

当询问接受投降的意大利军官为什么投降时,对方竟然气呼呼的说:”我们没有撬棍,没办法打开那些该死的弹药箱!”

4.扫雷布雷

在一个双方胶着的港口,德军布雷舰每逢星期一、三、五便来布雷,而英军扫雷舰每逢星期二、四、六便去扫雷。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英军指挥官因为别的事,而没顾得上例行的扫雷作业。第二天前来布雷的德军布雷舰被自己前天布的水雷炸沉了……在英军救起落水的德军军官时,对方十分气愤的质问英军军官:”你们做为扫雷部队怎么能这样不负责!这在我们的军队里面是绝对不允许的!”而绅士的英国人对此也很过意不去,因此对于这些被救的德军一直给予很好的待遇,直到战争结束把他们送回国。

5.当大刀砍在坦克上——论马肉的味道

苏联出兵内蒙时,当时日本陆军最精锐的关东军(号称日本陆军的军中之花) 某部奉命防守某处要塞。可能是在中国打仗多了,习惯了土八路的小米加步枪,竟然派出一个骑兵联队将近1000多号人偷袭苏军,想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当时他们偷袭的那支苏军部队是一支纯机械化部队……结果就是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让他们仍拿起马刀,骑着战马冲向对方的坦克和装甲车……结果就是这支苏军部队后来连续吃了一个月的马肉改善伙食。

5.假机场

德军在被占领的荷兰修建了一个假机场,由此引出了一个故事,长期以来它成为盟军老飞行员们的一个笑话。

德军精心修建的“机场”机乎全是用木头建造的。有木飞机棚、木油罐、木炮台、木卡车和木飞机。德军这个假机场修了很久,因此盟军的照片专家们对它进行观察和报告的时间绰绰有余,调查得彻头彻尾。德军假机场的竣工日终于到来,最后一块木板钉好了。喜欢黑色幽默的英国人决定跟德军开个玩笑。第二天,一大早,一架孤零零的英国皇家空军飞机穿越英吉利海峡,向德军的这个刚刚竣工的木制机场低飞过来,在机场上空盘旋一圈后,英军飞行员从容地扔下一颗巨大的木制炸弹。

谢谢观看,趣闻回答到这完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