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吕后,一代杰出政治家,铁骨女人也柔肠

吕后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也由她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先河。刘邦在位时,她以帝后的身份协助刘邦治理江山,尤其为铲除异姓王出了很大力; 汉惠帝时期,她以母后之尊为儿子协理江山,并残害刘邦的皇子皇孙,铲除异己;在汉惠帝病逝后,少帝年幼,她直接大权独揽直到病逝。

换个角度看吕后,一代杰出政治家,铁骨女人也柔肠

吕后实际统治了大汉王朝15年,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有很强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手腕,连和刘邦一起打江山的功臣们也辅佐她敬畏她。在大政方针上,沿用黄老之学,与民休息,百姓得以安心从事生产生活;在重要的人事任免上,顺从刘邦的安排,重用开国功臣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等人,政局稳定;在经济上,轻赋税,工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在面对匈奴王书信挑衅羞辱时,她听从大臣劝谏选择忍让,继续与匈奴和亲修好。

在《史记》和《汉书》中,吕后都被列在《本纪》中,可见汉代对吕后政绩的肯定。

换个角度看吕后,一代杰出政治家,铁骨女人也柔肠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吕后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在于她残忍诛杀了开国功臣韩信、彭越这些异姓诸侯王以及刘氏子孙。是吕后生性残忍吗?我们通过这几个人来看看吕后铁骨下柔情的一面。

刘邦

吕后对刘邦是夫妻之情。吕后听从父亲之命嫁给刘邦的时候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家境还不错,而这时候刘邦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地痞无赖,还有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吕后非但没有嫌弃刘邦,还主内又主内,一边操持家务照顾老人一边携幼子务农维持生计。在刘邦隐居芒砀山时,更是需要经常偷偷去给刘邦送衣食所需。在刘邦打天下时,吕后受尽了人间的非难,兄弟也跟随刘邦战死沙场。在刘邦定天下时,她又帮助刘邦铲除异己隐患。糟糠之妻不可弃,戚夫人母子的悲剧刘邦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换个角度看吕后,一代杰出政治家,铁骨女人也柔肠

张良和萧何

同为"汉初三杰",张良和萧何得以善终。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都是皇帝为尊,刘邦多次想要因爱废立太子,吕后不知道该怎么办,向张良求助良策,在张良的建议下请来"商山四皓"保住了太子尊位。吕后感恩和关心张良。在高祖驾崩的时候强留辟谷中的张良吃饭,并劝说张良:"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张良只好留下来吃了饭。在太子的废立问题上,萧何和张良等多位大臣都劝谏力保太子刘盈。在刘邦去世后,吕后仍然重用萧何,萧何在丞相位上终老。张良谥号文成侯,萧何谥号文忠侯,他们死后侯位都得以世袭。

换个角度看吕后,一代杰出政治家,铁骨女人也柔肠

夏侯婴

夏侯婴也是一位开国功臣,他指挥战车立下了不少军功,凭借自己高超的车技,帮助刘邦躲避了很多灾祸,被封为汝阴侯。在对夏侯婴的待遇上,可以充分看到吕后儿女情长、知恩图报的一面。夏侯婴在载着刘邦逃难的途中遇到了汉惠帝和鲁元公主,他不顾刘邦反对威逼,坚持搭载汉惠帝和鲁元公主成功逃离险境。刘邦去世后,吕后给了夏侯婴许多恩遇还嫌不够,特意把紧靠在皇宫北面一座宅邸取名"近我",赐给夏侯婴居住,充分彰显与夏侯婴的亲近。夏侯婴在太仆任上直到去世,侯位世袭。

换个角度看吕后,一代杰出政治家,铁骨女人也柔肠

最后,我们说说刘邦的另一个女人,薄姬。吕后因极其残忍地残害了戚夫人,留下了善妒的骂名,但吕后对待刘邦的女人并不是赶尽杀绝的。大体把刘邦的女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戚夫人一派的,一类是与戚夫人无关的。吕后最怨恨戚夫人,她一掌权就残忍报复戚夫人,包括"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都被软禁在了皇宫里,不允许出宫。而对无关之人,她则是宽厚对待了,比如薄姬。薄姬很不受宠,虽然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也并没有得到刘邦的关注。她对于吕后来说,既没有政治威胁也没有夺夫之恨。吕后掌权后,就大度地让她去代国和儿子(汉文帝)团聚了,还做了代王太后。

换个角度看吕后,一代杰出政治家,铁骨女人也柔肠

可见,吕后并非是生性残忍,她也有柔肠,但是在掌握了权力之后贪恋权力,为保障政权不择手段。她诛杀打压功臣,打击报复戚夫人母子以及其他刘氏子孙,这与历代皇帝诛杀和打压功臣的目的性一致,都是为了权力稳固。看待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环境从多维度去分析。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