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协:300年老字号“王麻子”负债1400万,商标面临易主

提起王麻子剪刀,老北京人或许还能想起儿时街头巷尾的那一声叫卖声。

这个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的中华老字号,在中国刀剪市场曾一度占据半壁江山,其剪刀锻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未能跟上市场步伐,传统工艺被现代化机器设备取代,王麻子剪刀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

近日,北京联合产权交易所3月4日预披露的信息显示,北京文教器材厂拟转让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100%股权。栎昌王麻子目前的核心资产是“王麻子”的商标所有权,也是“王麻子”商标的唯一合法拥有者和使用者。

历经300多年沉浮,“王麻子”商标再次面临易主的境地。

知协:300年老字号“王麻子”负债1400万,商标面临易主


百年老字号,不复昔日荣光

品牌价值聚焦“王麻子”商标

“王麻子”品牌最初只是一个杂货铺,以销售剪刀为主,因售货员王某面有麻子,被大家称为“王麻子刀剪铺”。后来品牌越做越大,在刀剪市场站稳了脚跟。

解放后,开始统一使用王麻子商标;1959年,北京王麻子剪刀厂成立,正式注册“王麻子”商标。

下图是在商标局官网查询到的最早的一件“王麻子”商标,申请时间无从考究,核定使用在第8类的“民用剪;工业剪”商品上。

知协:300年老字号“王麻子”负债1400万,商标面临易主

据了解,“王麻子”鼎盛时期每月生产7万把刀剪。然而,后来因跟不上市场发展,王麻子剪刀自1995年开始亏损,破产前全年生产不到10万把。

1995年,王麻子剪刀厂与北京市文教器材厂等工厂合作成立王麻子工贸集团公司,重新注册了“王麻子”商标。

但是这次重组并没有成功拯救老字号,公司陷入了连年亏损中。

1999年,王麻子剪刀厂最后划归入了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王麻子”商标也归栎昌王麻子所有。

根据数据显示,栎昌王麻子截至今年1月31日累计负债1430.45万元。

如今,王麻子剪刀厂早已消失,但是“王麻子”商标依旧存在,且价值不菲。

经查询,栎昌王麻子公司名下现共有17件商标,以“王麻子”商标为主。

知协:300年老字号“王麻子”负债1400万,商标面临易主

经过300多年的使用,“王麻子”商标早已成为刀剪市场响当当的名号,是品牌和质量的象征,被消费者所信赖。

2009年,王麻子刀剪被国内新媒体节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百年品牌”。

2011年,王麻子刀剪在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荣获“最受欢迎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奖”。

2011年,王麻子刀剪还被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评为“游客心中北京十大必购旅游商品”。

百年老字号的品牌价值,都在“王麻子”商标上得以充分体现,如今公司面临转让,“王麻子”商标成为核心资产。

“王麻子”走向没落

缺乏品牌维护,假冒伪劣频出

“王麻子”品牌最终走向没落,无疑是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包括缺乏品牌创新意识、坐吃老本、新产品开发速度慢、难以跟上市场步伐、企业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等等。

但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对“王麻子”品牌影响较大的则是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本来,在市场经济到来的情况下,“王麻子”品牌作为一家国有老企业,已经举步维艰,这种危急情况下,假冒伪劣品牌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使“王麻子”品牌严重受损。

“傍名牌”现象哪个时代都不罕见,在“王麻子”名声越来越响的时候,“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等假冒伪劣产品也充斥市场。

面对这种情况,“王麻子”缺乏品牌维护意识,任其发展,久而久之,当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无从辨真假的时候,对“王麻子”品牌的信赖也会大打折扣。

这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都是致命的。最终,“王麻子”在竞争中沉没于市场经济的大海里,但是“王麻子”商标价值犹存,或有新转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