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4個“高級方法”,國外家庭都在照做,成才之路的起點

在孩子來臨之後,雖然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感會暴增,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們總是容易想的太多,做的過程也感覺太難,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如果放在最真實的角度上去思考,那麼教育問題自然會降低難度。

之前國外兒童教育專家提出的四種對於孩子的刺激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聰明度引起了全球家庭的關注,其實中國父母也可以適度的借鑑一下這四種刺激法則。

教育孩子的4個“高級方法”,國外家庭都在照做,成才之路的起點

尊重自然放在首位。

雖然大家很多家庭會利用孩子更多的時間投入在興趣輔導班的培養當中,但是往往孩子的學習成果卻並不十分理想,那麼孩子該如何掌握住最適合自己成長的培養方式呢?應該因人而異。

就像有些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對於一些色彩明亮、聲音柔和的物件更感興趣,這些刺激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所以父母們能夠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給予更多的微笑,最真實的愛意,甚至是陪伴、語言等等都是最自然的刺激。

因此對於年幼的寶寶,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加強自己與孩子的自然接觸,其實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就像爸爸媽媽對孩子溫柔的撫摸,可以培養孩子的觸覺能力,感受到愛意的能力等等。

孩子稍微再長大一些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的利用空閒時間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觀賞世界,自然美景,傾聽自然的聲音與語言等,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接觸能力和感知能力等等。

教育孩子的4個“高級方法”,國外家庭都在照做,成才之路的起點

培養孩子,少不了活動的參與性。

活動不是比賽!活動重要的是參與和體現自己能力的一場展現,而比賽是一種以輸贏為展現方式的一種交際。

要知道孩子的很多能力都可以在一場活動當中得到體現,並且真實得到反饋也能夠提高孩子的被鍛鍊意識。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抓住很多參加活動的機會,鼓勵孩子去和同齡人甚至是更優秀的人去溝通,去展現自己,這能夠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甚至是人際交往方面的技巧知識等等。

如果一些家長因為過分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脆弱程度,而拒絕孩子去參加一些活動的需求,那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受到更多的限制,這對於孩子展現自己機會而言是一種遺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能夠鼓勵孩子參加活動就鼓勵孩子,如果是能夠陪伴孩子參加一些活動也可以適當的進行陪伴。

抓住孩子的興趣,激發內在潛能。

但是抓住孩子的興趣,可能往往存在中國家庭當中最普遍的一種誤區,那就是通過孩子的興趣而去報一個培訓班。就比如說孩子如果喜歡畫畫,就給他報一個8小時的畫畫課程班。這是一個天大的誤區,孩子的興趣不是說要花更多的時間,在這一興趣的培養上就能夠練就大師級的人物。

孩子在自己的愛好當中隱藏著自身內在的優異潛能,當一個孩子因為某一項興趣而激發了內在的潛能時,他往往會在整個過程當中主動去克服困難,讓自己堅持到底,完成自我興趣的培養。

教育孩子的4個“高級方法”,國外家庭都在照做,成才之路的起點

但是整個興趣激發的過程中,父母不應該強制要求他們去加入一些培訓班的古板教育,因為班級教育和孩子的自我激發能力存在差異,比如說興趣班可能是讓孩子接受老師的思考邏輯。而孩子自我激發的過程,可能是一種獨立的一種思維能力。那麼如果父母是將孩子報培訓班和興趣班的費用,放在輔助孩子自我激發過程當中,那麼所收穫的效果一定會存在迥異差別。

所以在孩子年幼時,家長能夠增加孩子閱覽世界名畫、遺蹟、飽含知識性圖片時,會加深此類知識在孩子的腦海之中,會形成他們一生的藝術財富,會逐漸培養起他們對於生活的探索和豐富想象力的養成。

大一點的孩子要深入自己的專業。

當孩子在某一方面存在自我優勢時,家庭可以提供孩子此方面的專業培訓機會,比如說當孩子對於舞蹈產生極強的興趣和造詣時,可以為他們創造接受更高教育條件。因為這些專業訓練對於孩子塑造自身有著更加專業的輔助作用,這些作用在孩子找到自己發展方向的過程當中極其有力。

但是家長應該明白的一點是,強迫孩子接受專業培訓和讓他們自己尋找專業培訓過程中請求父母幫忙,有一定的差別。大家可別做孩子興趣路上自我培養專業的障礙。

培養孩子是每一個家庭都在為之頭疼的問題,如果將想事情的角度放在最自然的態度上,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和內在潛能,那麼很多教育問題都有可能會迎刃而解 。

教育孩子的4個“高級方法”,國外家庭都在照做,成才之路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