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如今的國際旅遊島高速發展

已經是有目共睹

每一天我們都看得到小島實實在在的變化


不過

但隨著城市的發展

一些獨屬於海南的的人文和風景

也慢慢開始淡出人們視線

比如這些

☟☟☟

黎族文面文身


各個民族有不同的風俗文化,海南黎族的傳統習俗之一就是文身,是世界民族中一種罕見的原創性文化現象。文身文面是黎族歷史上氏族的凝聚符號,特別是與外族人發生戰爭時,文身、服飾就是“自己人”的最鮮明的標誌。文身也是圖騰崇拜的象徵,成人的符號。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海南黎家人文身文面習俗自古以來都有定製,因為他們把文身看成民族的標誌。文身,在黎語種叫“打登”或是“模歐”。海南漢語角“秀面”和“書面”。西文則叫“打都”,是黎族的一種傳統習俗。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文身一般首先由施術者用樹技草棍或雞毛蘸染料,在被文者的待刺部位繪好花紋圖案,然後進行文刺,也有少數熟練的施術者文前並不繪圖案而直接進行。文刺時,施術者一手持藤刺,一手握拍針棒,沿圖案紋路打刺。藤刺刺破皮膚,擦去血水,在創口處立即塗上染料。待創口癒合脫痂後,即現出永不脫落的青色花紋。不同支系的黎有著不一樣的紋法。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歷經千百年而不斷地延續下來的文身,是黎族一筆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黎族文身文面者,年紀基本都在70以上,也許再過十幾年的時間,這種特有的文化就會永遠消失了,只能在歷史中去回味了。


黎錦

和黎族文面文身一樣,黎族織錦也彌足珍貴,同樣面臨著即將消失的窘境。在2009年10月,海南黎族織錦紡、染、織、繡技藝被列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急需保護名錄”,人們把這種海南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簡稱為“黎錦技藝”。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在海南的黎族文化裡,黎錦是不可缺少的,它是黎族同胞在婚喪祭祀之中必須使用的重要物品。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黎錦古稱“吉貝布”,是黎族人採用木棉花果內的棉毛織出的一種特色花布,遠在春秋時期就已久負盛名,是中國最早的棉紡織品。延續3000年以上的黎錦,早於中原棉紡織業1000多年,是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既是黎族同胞日常穿著的衣物,也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由於黎族沒有文字,黎錦不僅具有裹身的實用性,還承載起了記事的功能。黎族人將宗教圖騰、風俗民情等織在了黎錦上。所以,黎錦不僅僅是黎族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也不僅僅是傳統的手工藝品,而是一部獨特的史書。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隨著工業大革命,很多傳統手工技術已經被先進機器取代,織布也不例外。目前黎族山區除少數人懂一些織錦工藝及剌繡外,紡、染技藝幾乎沒有年輕人學習了,傳承了數千年的棉紡織工藝面臨失傳的危險。


船型屋

黎族是海南島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也是海南島最早的居民。黎族人民傳統的居住房屋是以竹木為架、以黃泥為地、以稻草粘土為牆、以茅草為蓋的簡易茅草屋,其外形看起來尤其像倒扣的船隻,船型屋因此得名。而建造船型屋的古老建築技藝——“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也於2008年被列入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建造船型屋用的竹子、木頭和茅草很容易生蟲而且容易腐爛,村民要常年在屋子裡燒火做飯,用煙燻來減緩房子因被蟲子咬而破損的速度,加上沒有窗戶,船型屋內的通風采光條件不佳,陰暗潮溼,所以村民往往住上幾年就必須推倒重新建一間船型屋。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現今,黎家村寨發生了鉅變,村民們的陸續搬出,船型屋基本上已經沒人住,就算有,也是那些對這船型屋有著深厚感情而不願離開的老人們。幹欄屋和船型屋逐漸減少,而今,除了白沙的船形屋外,其他的黎族地區這種船型屋已經不見蹤影了,這或許也意味著先民留下的記憶也慢慢淡化了。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鮮有人住的船型屋,一天比一天加劇地破敗。有人說,現在還有人住在茅草屋裡,是落後的一種表現;也有人說,船型屋是海南土著民族的建築瑰寶,應該加以保護。作為一項民族文化凝固的藝術,這些遺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船型屋,更值得我們去關注的,不是它是否落後,亦不是它該不該保護,而是我們該以什麼形式把他們完整地保護下來,在未來幾十年甚至百年以後,後輩們還能真實地看見這些民族建築工藝,而不是隻能通過影像資料去感受它的模糊印象。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黎族製陶

海南島製陶有悠久的歷史,在黎族居聚地區的史前遺址中,都發現了陶片,在文獻中也不缺乏記載。黎族製陶工具有:木杵、木臼、木拍、木刮及竹刀、蚌殼、鑽孔竹棍、竹墊等。製陶過程有挖陶土、挑陶土、曬陶土等12個步驟。主要器型有:陶釜、陶甑、陶甕、陶碗、陶罐、蒸酒器、蒸飯器等。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昌江黎族原始製陶技藝是黎族人民一代代沿襲、傳承下來的,它保留了我國新石器時期早期的製陶技藝:用粘土作為原料、以露天低溫(800℃)燒製、以手工泥條盤築法制成器物。由於製陶技術的改進,這種原始製陶技藝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早已失傳,但在昌江得以傳承至今,實在是一個奇蹟,堪稱原始製陶的“活化石”。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如今,掌握黎族原始製陶技藝的人不足10人了,傳承者更是寥寥。隨著現代化進程,人們紛紛用上了金屬、玻璃、塑料製成的器皿,陶器已不常見,那黎族代代相傳,承載著生活、審美的原始製陶技藝也日漸式微。


黎族樹皮製作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樹皮布又稱納布、楮皮布、穀皮布等。據古代典籍記載,至少在3000年以前海南島便出現了樹皮布。由於種種原因,國內很多人不知道海南黎族人民這一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重大發明。目前只有偏僻黎村的老人懂得樹皮布這項技藝,幾近失傳。


臨高人偶戲

起源於南宋的臨高人偶戲,發展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程,這事一種古老的草根民間戲曲,幾百年來的代代相傳。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人偶戲之所以耐人尋味,就在於演員與木偶同扮一個角色,表演有時以偶為主,有時以人為主,演員的唱做念打饒有風趣。臨高人偶劇用臨高方言演唱,重比興對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人偶同臺,世間罕見。也正是因為這樣,臨高人偶戲才被譽為“世上少有,中國一絕。”在2006年,臨高人偶戲更是正是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足見其魅力深厚。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但如同眾多傳統文化一樣,在全球經濟和文化一體化的衝擊中,榮譽並不能讓臨高人偶戲免於人亡藝絕的危險。現代文化的衝擊越來越大,聽戲和唱戲的人越來越少,人偶戲恐怕也終將成為歷史,與臨高人的生活漸行漸遠......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火山石屋

在海南瓊北到瓊中一帶的古村落裡,存在這這樣一種石頭做的屋子,這些屋子用的是千萬年前火山爆發遺留下來的火山石堆砌而成的,這些火山石呈蜂窩狀,質堅硬、紋理細膩,用這些石頭建出來的房子,冬暖夏涼,十分透氣。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瓊北火山村落作為火山建築群的代表,在石頭的世界,海南人運用石頭的能力令人歎為觀止。村落、房屋、墓葬、廟宇、水井、生活工具……囊括了聚落活動中的全部類型。火山石屋佈局嚴謹、軸線明確、主次分明、外觀樸實。各種由火山岩經人們巧手打造而成的石器石物,隨處可見。這些,都是火山古屋群的建築藝術精華和風韻。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這些火山石是不可再生的城鄉遺產資源。然而,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村民搬遷到附近的鎮上或者去外地務工讀書,這些擁有古老火山石屋的古村落,日漸空心,人煙也逐漸稀少,許多老宅被推倒,就地建起了毫無特色的樓房,雖然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但對於古建內在承載的人文背景和鄉村建制卻在逐漸消失,火山石屋的歷史價值和保護地位正在不斷喪失。

海南即將消失的風景人文,再不看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了.....

這幾年,石頭屋消失的勢頭加劇,南島君擔憂,再過個幾十年,估計這些石頭屋也終將成為記憶,只存在在攝影師的鏡頭裡。


就像每個人、每個家族、家庭都有老照片一樣,當我們翻開的時候,就會有感動,也會汲取力量,也會看到未來。哪怕是保留一處老風景或者人文,也就是保留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也是咱們這座海島的記憶。


也許在現在看來,這些東西好像還沒有那麼重要,重要到讓你想留住它們,但是早晚我們會感到這種文化的失落。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那裡都是鋼筋水泥,取代那些原本屬於這個地方的特色。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當這些獨屬於海南島的文化印記完全消失,我們的後輩只能通過影像記錄來了解這座島的過去的時候,這樣的結果會不會帶給你我失落與茫然呢?


喧囂過後,何處是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