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七道“铁令”为何难止“宦祸”泛滥?史家学者:祸由己出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东汉、唐朝之后,第三个“宦祸”时代。和唐宦官专权乱政相比,明朝“宦祸”延续时间更长,祸乱范围更广,对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各个方面的危害程度更深。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却是历史上对宦官专权反应最为激烈的封建君主,其即位后制定的一系列抑制宦官专权乱政的法令制度也最为周全。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止宦官势力在有明一代的泛滥猖獗,且愈演愈烈。

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奄寺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有若有明之为烈也。”(《明夷待访录》)

明朝“宦祸”为什么如此猛烈?导致其泛滥猖獗的根源是什么?对此,后世史家学者多有论述,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明朝“宦祸”始于明英宗时期,英宗对王振的纵容,使权阉王振专权乱政,带了一个坏头。


朱元璋七道“铁令”为何难止“宦祸”泛滥?史家学者:祸由己出

明朝第一个专权宦官王振形象图


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专权乱政”而言,但并不是明朝宦官势力泛滥猖獗的根源。从明朝宦官势力的发展演变看,从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宦官势力就开始逐步兴起,并为以后的泛滥成灾埋下了祸根。

也就是说,明朝“宦祸”的根源,恰恰是对“宦祸”危害认识最为清醒、也大力抑制宦官势力的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正如清代史学家、《明会要》作者龙文彬所言:“自来宦官之禁,未有如明太祖之周······自禁之而自紊(乱)之,又何怪后人之变本加厉耶?”

一边制定禁令,大力防范宦官专权;一边又出尔反尔,带头破坏禁令,导致宦官势力兴起,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分析朱元璋自相矛盾的背后原因,不妨先看看他是如何认识和防范宦官弄权乱政的。

1、朱元璋注重吸取汉、唐“宦祸”亡国教训,对宦官专权乱政的危害有着清醒认识

朱元璋于1368年正式登基称帝、建立明王朝后,十分注意总结借鉴历代王朝兴衰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重建政治秩序、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文化等措施,巩固统治基础。

他特别重视君主专制,对汉、唐两朝宦官专权乱政、最终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有着清醒认识,曾当着众朝臣的面感慨地说:“我读史书,汉、唐后期,都是宦官乱政误国,每次都觉得很遗憾。宦官只能在宫廷洒扫使役,岂能参政掌兵?汉、唐的宦祸,虽然是宦官之罪,但还是君主太宠信他们了。假如不让宦官掌兵参政,他们就是想祸乱朝政,也做不到啊!”(据《明史纪事本末》)


朱元璋七道“铁令”为何难止“宦祸”泛滥?史家学者:祸由己出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还多次强调宦官的职责、数量和使用原则,“此曹(宦官)止可供洒扫、给使令,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 “(宦官)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若用不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明史》)

正是基于对汉、唐宦官祸乱朝政的认识和教训,朱元璋称帝后,先后多次下令,颁布抑制宦官势力的法令、制度和措施。笔者根据手头资料,大体统计了一下,从明朝建国第一年,即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七年间,朱元璋至少先后七次颁布“铁令”,禁止宦官专权参政,抑制宦官势力:

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不久,即下令禁止宦官参政典兵;

洪武二年,命吏部定制宦官机构编制,对宦官的职责范围和数量提出明确要求,只准洒扫使令,不能过多;

洪武四年,又命吏部制定各级宦官的官品,规定宦官的品级在从七品到五品之间,并再次强调宦官职能为“司晨昏,供使令”;

洪武六年,下令借鉴前代对宦官的纠劾办法,设置内正司,专门纠察宦官失职犯错及不法行为;

洪武九年,再次强调宦官只可洒扫役使,严禁染指兵权;

洪武十七年,下令宦官不准参与职责以外之事,各朝廷部门严禁与宦官有文书往来;

同年,朱元璋专门让人铸造了一块大铁牌,立于宫门,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以警示宦官越权干政。

朱元璋制定的抑制宦官势力措施远不止这些,据明史记载,洪武年间,还陆续颁布了一些其他限制宦官的制度法令。如,宦官不许读书识字、不得穿戴朝臣官服,等等。


朱元璋七道“铁令”为何难止“宦祸”泛滥?史家学者:祸由己出

朱元璋画像


这些禁令都是以朝廷名义正式发布,可谓“铁令”。如果严格执行落实,无疑是对宦官势力的有效制约,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制度法令,在执行过程中,很快就成了摆设,而破坏这些制度法令的带头大哥,正是朱元璋自己。

2、朱元璋带头破坏抑制宦官干政的制度法令,既与当时的政权结构有关,又与自身性格特点密不可分

一套周全细密的“限宦”制度,是如何被朱元璋自己出尔反尔,一步步破坏掉的呢?

一是不断扩充宦官机构和人数。朱元璋曾多次明令严格限制宦官机构和人数。洪武二年,专门诏令吏部定置宦官机构,设立了内使监、御用司、尚酒局等各类监、司、局等宦官机构约20个,这一数量已经基本接近明朝宦官机构全盛时期的24衙门。宦官人数也远超明初的“置宦者不及百人”。

其后,洪武3年、10年、12年、16年、17年、28年,又先后六次增设、升格、更定宦官机构,至洪武末年,宦官机构计有十一监、二司、十五局(库)、三所、七门官。

机构的膨胀必然带来宦官人数的大幅上升。据《明太祖实录》记载,仅洪武十五年,一次就增加宦官360人。由于对宦官需求数量不断增长,洪武时期,朝廷还向高丽、安南等附属国索要阉人,仅洪武二十四年,就向高丽索要阉人200多名。


朱元璋七道“铁令”为何难止“宦祸”泛滥?史家学者:祸由己出

明朝宦官形象图


二是信赖并安排宦官广泛参与各项政务。朱元璋多次严令禁止宦官越权参与外廷政务、事务,但洪武年间,宦官参与政务的记载屡见不鲜,涉及朝廷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

如外交方面,洪武二年,宦官金丽渊奉命出使高丽国;洪武十年,安南国王去世,朱元璋命宦官陈能代表明朝廷前往哀悼;

经济方面,洪武八年,宦官赵成、庆童先后被派至西域边境,购买马匹,参与茶马交易。二十五年,派宦官前往边地购买良马万余匹,交易茶叶30余万斤。

军事方面,宦官开始参与犒军、视察。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派遣宦官吴诚、吕玉到贵州总兵行营犒军、观方略,首开明朝宦官涉足军队事务先河。

在政治事务上,宦官常常作为皇帝特使,奉命到各藩王处宣旨传谕。洪武十二年,因靖江王朱守谦之父作恶放纵,宦官陈景奉命远赴西南,宣读朝廷谕旨,警诫靖江王朱守谦遵纪守法,并逮捕了朱守谦的一些亲信。

可见,朱元璋虽然制定了细密的“限宦”法令,但并未真正落实,反而不断增设机构和人员,扩大臣官职责范围。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与当时明朝的政权结构和个人性格密切相关:

一是废除宰相,集中君权,为宦官参政提供了机会。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加强统治,建立了新的政权结构,即,废除宰相制度,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所有奏章均由自己处理。


朱元璋七道“铁令”为何难止“宦祸”泛滥?史家学者:祸由己出

郑和下西洋开明代宦官带兵先例


朱元璋是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每天处理朝政,从不间断,史载其每天批阅奏章200多份,处理政事400多件,最多时一天批阅奏章1600多份。

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在没有宰相的情况下,身边的宦官无疑是分担朝廷事务的最佳人选,从而给宦官参政提供了机会条件。

二是性格多疑猜忌,宠信倚重宦官。朱元璋出身低下,放过牛、出过家、讨过饭,从社会最底层起步,登上皇位成为天下至尊,造就其性格中的多面性,即既有坚韧、自信、节俭、勤奋的优点,也有自卑、多疑、猜忌、残忍的负面性格特点。

特别是其多疑残忍的负面性格,导致他称帝后大杀、滥杀功臣朝官。仅胡惟庸案、蓝玉案,就分别牵连诛杀朝臣及其家族3万多人和1万5千多人。这也是其对朝臣极不信任、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

对朝臣猜忌、疏远,朝廷中唯一可供亲近、宠信的就是整天围在身边、日夜相处的宦官群体。所以随着皇权的巩固,朱元璋逐渐改变了对臣官的反感、戒备态度,不惜破坏自己亲自制定的各项打压宦官势力的法令,越来越多地宠信并倚重宦官,参与各种朝廷事务。


朱元璋七道“铁令”为何难止“宦祸”泛滥?史家学者:祸由己出

明末权阉魏忠贤


有一件事颇能说明朱元璋对宦官的态度。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后被朱元璋“抚以为子,令从己姓”,很受宠爱。洪武中期,鉴于宦官参政越来越广泛、宦官队伍不断壮大,时掌大都督府兼国子监事的李文忠劝谏朱元璋“内臣(宦官)太多,宜稍裁省”,朱元璋听后大怒,说“你是想削弱我的羽翼吗!这肯定是你的门客教唆的。”

于是下令将李文忠的门客全部诛杀,李文忠因受惊吓生病暴亡。在朱元璋眼中,宦官是他的“羽翼”,是他治国理政、分担政务的帮手,李文忠以外甥兼养子的亲情身份都不能与宦官相比,可见其对宦官的宠信程度。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朱元璋为什么一边连续出台抑制宦官势力措施,一边不断增加宦官力量、参与朝廷事务了。

也正是朱元璋的纵容信赖,使得宦官势力从明朝初期,就广泛渗透于朝廷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种活动中,并在其后不断发展壮大、愈演愈烈。


朱元璋七道“铁令”为何难止“宦祸”泛滥?史家学者:祸由己出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3、朱元璋对宦官干政的放宽纵容,为后期宦官势力的扩张提供了恶性“示范”,为“宦祸”泛滥理下了祸根

朱元璋虽然开了明朝纵容宦官干政的先例,但其时的宦官并没有做到专权乱政,这主要是由于朱元璋文治武功,智谋兼备,又勤于政事,治国理政能力突出,能够较好地驾驭宦官。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明宣宗前期。作为明朝第三位君主,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的过程中,由于得到了宦官较多的帮助,即位后,对宦官更加信赖依重,明朝的宦官势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朝廷的地位和作用也比洪武年间更加突出。

永乐三年,宦官郑和率领舰队奉命出使西洋,每次带领士兵两万多人;永乐八年,宦官王安、马靖奉命出监都督、巡视地方军队,开明朝宦官带兵、监军、巡视先例。

永乐十八年,特务机构“东厂”正式设立,宦官提督东厂,又为宦官干预司法提供了条件,宦官的权力更加势重。“自是中官益专横,不可复制”(《明通鉴》)

宣宗初年,朝廷又专门成立了供宦官读书识字的内书堂,更为以后宦官参政创造了条件。

从朱元璋到明宣宗前期,宦官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但这期间几任君主都比较有作为,对宦官的使用、管束把握适当,致使宦官难以形成专权乱政的权力基础,宦官虽然势高权重,却仍在专制皇权的有效控制之下。


朱元璋七道“铁令”为何难止“宦祸”泛滥?史家学者:祸由己出

明朝宦官刘谨被处死


直至宣宗后期,君主开始耽于玩乐,蠢蠢欲动的宦官开始兴风作浪。公元1435年,年仅九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之后,以权阉王振为首的宦官势力急速膨胀,压抑已久的宦官专权乱政终于浮上水面。

但从英宗开始,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沉湎于享乐,不理朝政,甚至几十年不见朝臣,他们只是接受了先朝君主使用宦官参政的习惯,却没有承传先朝君主勤勉理政的传统和驾驭宦官的手段,在相权衰落的情况下,宦官趁机扩张势力,填补了朝廷权力真空。

于是,从英宗朝的王振开始,到宪宗朝的汪直、武宗朝的“立地皇帝”刘谨、神宗朝的皇帝“大伴”冯保、熹宗朝“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直至明王朝灭亡的200多年间,一大批权阉走上政治舞台,作威作福,祸乱朝政。

这些势大权重的宦官,结党营私,祸乱朝政,残害忠良,鱼肉百姓,对明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各方面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明朝的统治秩序和基础,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将明王朝推向了灭亡。

清代乾隆帝在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时,认为“明亡不亡于流寇(指农民起义军),而亡于宦官。”(《国朝宫史》)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却充分说明了明朝“宦祸”泛滥的危害。

通过以上梳理,不难看出, 明英宗一朝虽然开了宦官专权的恶例,但并不是宦官势力兴起的根源。明朝宦官走上前台,步步坐大,以至于祸乱朝政,祸国殃民,其深层原因是朱元璋改革政权体制、废除丞相制,留下了权力真空,而他对宦官“由防而纵”,并带头破坏自己制定的”限宦“法令,又给宦官攫取权力创造了必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明朝宦官势力由兴而盛、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乱政误国,背后的始作俑者正是朱元璋本人。


(参考史料:《明会要》《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