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英杰,死亦戍边——七郎坟的传说

今天要说的这个传说,是发生在宋辽时期杨家将故事的一个版本,并无历史可考,只作民间故事流传。

1.

北国王子肖艳宗为了降服大宋,打来战表,邀请宋王到金沙滩(现滦平境内滦河沙滩儿)去“赴宴”。宋天子知这里没有好酒好宴,分明是一座杀人的战场,哪里敢去呀!这时奸臣潘仁美献计天子,令杨大郎扮宋天子替宋王去“赴宴”。一来保住皇上安全,二来也显示出大宋的胆量不惧外敌。

皇上大悦,便传旨杨家父子前去金沙滩“赴宴”,杨大郎扮作宋天子。父子一行假作君臣前去迎敌。临行时宋王亲自送至十里长亭,朝中忠臣嘱咐杨家父子要小心行事,金沙滩那里没有好酒好宴,恐怕好去难回。杨家父子与天子、众群臣挥泪而别。宋王道:“去吧!怎么也能回来一两个!”杨家父子听了大为失望。此去出征,受了皇封,父子大都活不了了。

大军出了古北口,来到滦平县东狼山沟,在东梁顶高高的树起了一面救援信号旗,一旦战场失利,便放倒信号旗,设在古北口的援兵就会马上前来营救。

大宋英杰,死亦戍边——七郎坟的传说

2.

杨家父子来到金沙滩进了辽国大营参加宴会,实际是入了肖艳宗的陷阱,宴席上刀兵大动,杨大郎被肖艳宗用袖箭射杀,宴会顿时变成了杀人场。只听得人喊马叫,一时间阴风四起,战尘飞扬,一场血战就此展开。混战中二郎三郎死于战场,马踏如泥;四郎八郎被敌擒拿;五郎侥幸逃脱,心灰意冷后退至五台山出了家。

兵溃将亡,可救援信号旗始终不倒,哪知道,奸臣潘仁美早就派人把旗杆用生铁铸死,是永远不会倒下的。

令公杨继业只好派七郎进关搬兵。

杨继业被围,南逃来到了两狼山(现滦平东狼山顶村)、交牙峪(现滦平长山峪)食草充饥等候援兵。被围数日盼兵兵不到,盼子子不归,正在焦急之时,忽见山间有一老者,身穿黄袍,满头白发,白髯飘飘,手持拂尘,扬羊鞭,放牧着一只老羊。令公上前问道:“请问老丈,为何放一只羊?”老者答:“老夫原放九只羊,战场死去三只羊,失落北国两只羊,乱箭射死一只羊,五台山出家一只羊,三关留下一只羊,剩下这只老羊也活不久长了。”说完,羊和老者都不见了。

令公实觉奇怪,回头一看,前面出现一个石碑,上书“李陵碑”(李陵: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长孙)。令公这时才想起:“神仙显灵,我该归天了”,说罢便一头撞死在“李陵碑”上。几名士兵将杨继业尸体顺山往南送到了窟窿山上,见一岩洞(现滦平水库北山的“同云洞”)将尸体放入洞内,回朝报信去了。后来孟良夜过敌营盗回了杨继业的尸体。

3.

再说七郎搬兵为何不归,原来奸臣潘仁美一心陷害忠良。潘仁美来到古北口住在潮河关城(即潘仁美城),除派人用铁汁铸死救援旗外,还卡住援兵,见七郎回来搬兵,便以临阵脱逃的罪名,将七郎绑在百尺高杆之上射了一百单八箭。七郎被乱箭穿身死无完尸,只剩下一条大腿被潘仁美投入潮河之内。

这时忠良显灵,一条大腿在河内逆水上行,行至古北口河西被百姓发现打捞上来,送到西山深深埋葬。哪知道,大腿埋在土里这个坟头就长起来了,越长越高,不过几日,就长成了一个几十丈高的土柱塔。这时,有一个知天文的人说:“这个七郎坟要把古北口河东、河西都长到坟上去为止,以此挡住大辽军队的南下。”当地财主们怕真的把整个古北口都长到坟上去,就在坟后的高山坡上修了一座宝塔,这个七郎坟才不再往高长了。

从此,这个传说流传至今。

大宋英杰,死亦戍边——七郎坟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