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三國的人物和故事,可以說是當今社會最大的IP之一。無論是學富五車的泰斗,還是目不識丁的老嫗,無不對三國人物是瞭如指掌、娓娓道來。

“奸雄”曹操,“仁義”劉備,“忠義”關羽,“智慧”諸葛亮,這些臉譜化的人物形象,無不說明三國人物的深得人心。


從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今天,我們單說“雄姿傑出,有霸王之略”的劉備。作為歷史上“仁義”的化身,劉備的“為人之道”和“君臣之道”已經成為道德上的楷模,千百年來成為文人志士選擇明君的標準。

漢末亂世,群雄割據,天下大亂,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年幼以販履織蓆為業的劉備不以家境貧寒為恥,聯絡義士,樹立“救天下黎民於水火”、“恢復漢室 ”的崇高理想。憑著“折而不撓,敗而不餒”的頑強意志,與天鬥,與地爭,歷經一次次的失敗、逃離、依附,最終成就一番帝業,在群雄爭霸的亂世中佔據一席之地,建立蜀漢政權,搖身成為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勢力之一,終於實現君臨天下的皇帝夢。

就在他走向人生的巔峰,蜀國也迎來史上最強大的時候,劉備的人生命運卻發生了悲劇性的逆轉——為給關羽報仇而發動的夷陵之戰緊接著上演了。夷陵之戰也被稱為猇亭之戰、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齊名,是關乎蜀國政權存亡的關鍵戰役,同時也是劉備一生中最大的失敗。這場戰役中劉備集團的慘敗標誌著蜀國在三國鼎立勢力中由勝到衰的開始,同時也拉開了劉備個人以及劉備集團的悲劇命運。劉備從皇帝登基到夷陵之敗總共不到兩年時間,在位時間如此之短, 在歷史上也很罕見,還沒有來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悅卻要品嚐滑鐵盧的慘敗,劉備也在這場戰役後病死白帝城,到死也羞於回蜀都,可見這場戰役是他一生中所無法承受的失敗。


從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一個從市井小民登頂皇權的“蓋世英雄”, 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的性格急劇逆轉? 是什麼原因導致蜀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急劇衰亡? 從歷史的角度, 我們可以將劉備的失敗歸結於蜀國相對魏吳薄弱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等客觀因素。但是劉備在其實力非常薄弱的創業初期, 尚且能夠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事業, 但為何卻在事業達到巔峰之時突然走向衰亡? 很顯然, 決定成敗的主要因素不在外部環境, 而主要在其內部因素。 本文嘗試從心理傳記學這個獨特的視角,用精神分析理論創始人弗洛伊德的結構理論“本我”、“自我”、“超我” ,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貫穿劉備的一生

弗洛伊德在《本我與自我》一書中指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組成。本我處於人格結構最底層的無意識領域,是本能慾望的儲存庫,追求快樂原則。自我迂迴於本我和超我之間,起一種調節作用,將不被社會接納的東西壓抑和儲存到無意識領域,幫助本我躲開外部世界的威脅,從而促進人格的協調發展,自我奉行的是趨利避害的現實原則。超我則處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由自我理想和良心兩部分組成,受道德原則支配,是一切道德的代表。它的功能是抑制本能衝動並按照社會道德規範監督自我。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對我們如何研究人具有重大的啟發意義,尤其對於如何建構和諧的人格觀,如何使人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論分析一代帝王劉備,我們可以形成如下清晰的輪廓。


從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劉備一生的奮鬥歷程也表貫穿著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互動,對劉備來說,這一互動又非常特別。夷陵之戰不僅是劉備悲劇命運的轉折點,更是劉備性格急劇變化的關鍵點。夷陵之戰前,超我完全佔據主導地位,本我被徹底鎮壓,劉備的生命裡呈現的是超我的特質。少年的時候劉備便有“恢復漢室”的崇高理想,這個理想就如同超我裡的自我實現。在長期的征戰歲月裡劉備一直以超我為準則,為實現超我的宏圖大志而苦苦堅持,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壓抑本我與超我相沖突的本能慾望。劉備早年四處奔波,在多個諸侯手下打工等待機會,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他的軍事謀略和眼光也逐漸趨向沉穩持重。雖“機權幹略不逮魏武”,但“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比別的統治者更懂得“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 。正是這種難得的“超我”形成的偉大人格鑄就了劉備的宏圖霸業。尤其是夷陵之戰前夕,劉備的人生達到了巔峰時刻。他運籌帷幄,準確判斷天下大勢,以聯吳抗曹為戰略基礎,納眾家之長,謹言慎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

然而,實現“興復漢室”的超我偉大理想後,劉備被成功的喜悅衝昏了頭腦,失去了一個王者應該具備的冷靜和理智, 對本我不再有意識的剋制,壓抑已久的本我衝破束縛進入意識領域。這時的本我超越自我和超我,佔據主導地位。表現為:拒納眾諫,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急躁冒進。與達到事業巔峰前的劉備判若兩人。本我對劉備悲劇的作用集中表現為不聽群臣勸諫,作出錯誤的軍事決策,以傾國之兵攻打吳國,導致夷陵之戰的慘敗。從此蜀國完成了由盛轉衰的快速轉變,劉備也從人生的巔峰跌落谷低,完成了他最悲情的謝幕。


從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夷陵之戰之前的勝利:壓抑的本我

“本我是人本性的自然性或者動物性的一面”,不受理智和邏輯的約束,也沒有道德觀念、善惡的標準,惟一目的就是發洩本能衝動,即所謂“原始”的人。“如果要在社會中與他人和平相處,就必然對本我進行束縛和壓抑。”但是過分的壓抑,會使個體出現心理疾病,同時,壓抑具有暫時性, 慾望並沒有真正消失, 而是在時機成熟時以偽裝的形式再次出現。 綜上所述, 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才能,適度對本我進行壓抑是必要的。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奸臣當道,百姓苦不堪言。劉備出身貧苦,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生。在這樣落魄不堪的處境下,劉備產生了對皇權的崇拜。 史載“先主少時, 於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這實際是劉備胸懷大志的無意識流露。

“興復漢室”是劉備一生孜孜以求的偉大理想。但是劉備先天的性格特徵並不利於超我的實現,劉備便有意識地對其進行壓抑,使其暫時潛藏於無意識領域。本我在劉備成為蜀漢皇帝之前一直毫無表露。前期,在超我的作用下,劉備的性格特徵主要表現為:善納眾諫,謹慎行事;沉穩持重,鎮定自若;謙卑有加,不驕不躁。劉備一無地盤,二無兵馬,在群雄角逐中屢戰屢敗,憑藉滿腔不服輸的氣勢抗擊天下權貴,最後建立蜀漢政權。這與其積極的性格特徵是分不開的。


從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①善納眾諫,謹慎行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善於聽從別人的意見對一個人的成功多麼重要。歷史上的政治家由於善納眾諫而最後取得成功的例子不計其數。唐朝唐太宗和唐玄宗均頗具政治眼光,善於納諫,在他們統治的時期,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劉備也不例外,他出身卑微,勢單力弱,如果要實現“興復漢室”的偉大理想,必須依靠他人的智慧。於是他求賢若渴,四處網羅人才,不僅善於納諫,還放下身段主動求諫。“三顧茅廬”的歷史佳話一直為後人稱讚。“得人才者得天下”,劉備在以後的軍事、政治生涯中,正是得益於諸葛亮的出謀劃策、鼎力相助,才奠定了他三分天下的基業。劉備對曾經反對過自己的人,也能不計前嫌,以德報怨。黃權,作為劉璋的屬下,曾堅決反對劉璋邀劉備入蜀,最後投降後但是劉備不計前嫌,拜其為偏將軍。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黃權隨軍出征,運籌帷幄,出謀劃策,殺夏侯淵、佔據漢中都是黃權的計策。還有董和、李嚴、許靖等人,在歸降劉備後都得到了重用,他們最終成為蜀漢集團的核心人物。劉備獨特的用人之道,營造了一種寬鬆的進諫氛圍,使文臣武將都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劉備也能仔細斟酌,積極採納,謹慎行事,為建立蜀漢政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②謙卑有加,不驕不躁

劉備具有特殊的人才凝聚力,善於團結各類人才為其效力,而且這些人才都對劉備忠心耿耿。張飛、關羽、趙雲、諸葛亮便是很好的代表。這正是由於劉備的謙卑,使得他們死心塌地,一生追隨,誓死不變。劉備起事之初,手下只有關羽和張飛。“先主與二子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劉備的謙卑,一同吃睡,毫無尊卑之分。日後他們之間的情誼有增無減,與袁紹、袁術之間的自相殘殺形成鮮明對比。再如,關羽被曹操俘獲,曹操百般厚待關羽,但是關羽不為所動,在時機成熟時毅然離開曹操,又去追隨劉備。趙雲本是公孫瓚的部下,但也被劉備的謙卑所吸引,最後投靠劉備,不離不棄,始終忠於劉備。

綜上所述,夷陵之戰之前的劉備,在超我的主導下所形成的性格特徵,使劉備善於聽從不同人的建議,遇事臨危不亂,凝聚了一批誓死追隨的人才。自身的素質加上外在的幫助,使劉備的成功成為一種必然。


從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夷陵之戰的失敗:放縱的本我

夷陵之戰爆發於公元222年,是劉備為關羽復仇而和孫權進行的一場戰爭,試圖通過戰爭奪回荊州。在戰爭中,劉備憑藉著屢戰屢捷的士氣、有利的地形和充足的軍資本可以打贏這場戰爭,但是卻敗在了孫權的一個小將陸遜手中,這是為什麼?作為一軍統帥,劉備戎馬一生,為何會倉促起兵?為何會在戰術上犯錯誤?為何會不識陸遜的火攻?也許我們可以說他是年老糊塗,但根本原因在於劉備不再如先前一樣能很好地控制本我,致使其人格結構中壓抑已久的最真實、最原始的本我浮出水面,超越超我和自我而躍居主導地位。這時體現出來的才是最真實的劉備形象。“性格決定命運。”從某種角度來說,性格對悲劇的產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是決定歷史事件的內在因素。

①拒納眾諫,一意孤行

夷陵之戰發生之前,群臣紛紛勸阻。諸葛亮勸諫劉備不要貿然出兵,暫且先給關羽舉辦喪事,等待孫權和曹操不和的時候,趁勢而攻伐,劉備不為所動。接著趙雲勸諫:“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提醒劉備要認清當前複雜的形勢。此時,曹魏已橫掃中原,建立了穩固的根基,漢中之戰大大激化了蜀魏兩國的矛盾。劉備一旦東征,吳蜀聯盟不僅被破壞,還會使曹魏坐收漁翁之利。趙雲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因此盛讚趙雲“子龍一生都是膽也”。但此時對趙雲的勸諫,劉備也不予採納,一心只想為關羽報仇,因兄弟的小義,而不顧“興復漢室”的大義。秦宓因勸諫被投入監獄。“臣死無恨,但可惜新創之業,又將顛覆耳!”此時的秦宓已經預見到了戰爭的結局,但是劉備卻深陷復仇的困境無法自拔,拒納眾諫,誓死伐吳,以致走向最後的滅亡。

②剛愎自用,恃勝而驕

夷陵之戰之初, 在奪取了一系列勝利,據有巴蜀之地之後,蜀漢軍心士氣正旺。此時的劉備被連續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全軍上下產生了一種驕傲輕敵的情緒。此時的劉備甚至對一向很害怕的曹操也不放在眼裡了,竟然狂妄地說“曹操雖來,無能為也”。如此多的勝利,使他不僅敢稱王稱帝,而且還讓關羽攻取襄樊,對吳魏同時用兵。關羽被殺,仍然沒有喚醒劉備,他依然認為自己的兵力遠超吳,無需做更多的準備。在夷陵之戰以前,劉備的謙遜和關羽的剛愎自用形成鮮明的對比,但是夷陵之戰後,劉備卻和關羽的性格一致了,自以為兵多將廣,所向披靡,可以一舉攻下東吳,然後伐魏。然而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兵力,過低地估計敵方的力量,只能帶來失敗。

綜上所述,當超我的理想實現時,劉備放鬆了警惕,失去了王者應有的理智和冷靜,不再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言行,對本我也不再適度控制。沒有了外界的約束,壓抑已久的本我釋放過度,導致三者的失衡,最終導致了夷陵之戰的失敗和劉備集團的急劇衰亡。


從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夷陵之戰的反思:擁有健康的自我是何等重要

如果一個人的人格要得到正常的發展,形成和諧健康人格,本我、自我、超我的能量要保持動態平衡,處於協調狀態。否則就會導致人格障礙,形成畸形人格。

縱觀劉備的一生:早期,超我佔主導;後期,本我佔主導。三者的能量一直處於失衡狀態,不能彼此協調平衡。那麼怎樣才能使一個人既有偉大的理想而又不抹煞其本能慾望?弗洛伊德認為這裡起關鍵作用的是自我。“

健康的人格狀態中,自我成為精神的主體,將本我的慾望適應於超我和現實的要求,一邊又滿足這種慾望的狀態。”整個人格系統和諧的關鍵是看自我是否強大,如果自我足夠強大,健康發展,就能很好地協調三者的關係,最大限度地滿足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的要求,協調三者的能量,使三者平衡。

如果劉備擁有健康發展的自我, 可以很好地協調本我和超我, 維持動態平衡,形成和諧人格,結局又是怎樣呢?夷陵之戰是劉備的一意孤行之殤,本來蜀國建立後就應該修養生息,安居樂業,儲存力量,以便日後興復漢室。這原本也是諸葛亮為蜀國制定的國策。以怒興師,犯了兵家大忌。戰爭中,劉備決策失誤卻仍自以為是,不聽勸告,最後以戰敗而告終。如果擁有健康發展的自我,平衡三者的力量,其後期壓抑的本我也不會過度釋放,也許就可以從源頭上避免夷陵之戰的爆發,蜀國的勢力也就不會受到嚴重挫敗,輝煌就可以持續,劉備統一中原也是有可能的。


從本我、自我、超我,分析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


結語

從本我、自我、超我進行分析,劉備的一生主要分為兩個階段:早期,本我被壓抑,在超我的主導下劉備完成了由販履織蓆到蜀漢皇帝的華麗轉變;後期,壓抑已久的本我釋放過度,本我與生俱來的性格特徵最終導致了夷陵之戰的失敗,進而造成了劉備的人生悲劇。通過早期和後期的對比,我們發現劉備的性格在超我和本我的主導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前後判若兩人。前期超我主導,後期本我主導,而自我的缺席,導致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力量失衡,形成了劉備不和諧的人格,是劉備夷陵之戰失敗的根源,也使劉備的衰落成為一種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