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馬斯克的中國首富,巴菲特看好入股,“狂人”王傳福

巴菲特說:“在別人瘋狂的時候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瘋狂。”

確實,天才都是孤獨的,行為怪異不為常人所理解!恰巧,往往引起社會變革、時代更迭的卻又都是這類人。

就像“每個首富都代表一個時代。“2013年是王健林,2012年是宗慶後,2011年是梁穩根,這些人本身就代表著一些趨勢;

最像馬斯克的中國首富,巴菲特看好入股,“狂人”王傳福

​而他恰巧也榮登過中國首富,同樣也深耕於一個行業,他又被外媒譽為最像馬斯克的中國大亨。

因為在那個沒有“造車新勢力”的年代,比亞迪三個字,就代表了新能源汽車,而他正是比亞迪掌舵人“狂人”王傳福。

可以說,沒有王傳福就沒有比亞迪的今天!

一家靠電池起家的企業,究竟能做多大?比亞迪的答案可能超乎你想象。

在全球動力電池十巨頭中,松下、三星和LG是半路出家,國軒、孚能等起步做電池,現在還做電池。

只有比亞迪從電池跳出電池,做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冠軍,並且還是連續四年蟬聯全球第一。

最像馬斯克的中國首富,巴菲特看好入股,“狂人”王傳福

​股神巴菲特曾評價王傳福“簡直就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混合體”。而王傳福留給外界更多的是一個低調工程師印象。

早年的他愛穿夾克衫,辦公室裡擺滿了技術類書籍,一副“理工男”的模樣。不過,外表平靜內心火熱。

過去十幾年中,就是在王傳福的主導下,比亞迪從一家做手機電池和代工的企業,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繞不過去的一個重磅玩家。

王傳福1966年出生於安徽蕪湖市無為縣的一個貧寒家庭,家裡有5個姐姐、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父母在他讀初中前後就離開了人世。

父母早逝,長兄成父,王傳福的哥哥王傳方在18歲那年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擔,中斷學業開始外出工作賺錢。

年幼的王傳福看著為柴米油鹽而辛苦奔波的哥哥,內心無比煎熬,多次想要輟學為哥哥減輕負擔,而哥哥的話讓他徹底覺悟了:現在我一個人苦,為家裡搏一個未來,那個未來就是你!

想想也是,即使王傳福當時就輟學去工作,家裡也不過是多了一介身強體壯的年輕勞力,而中國創新企業百強榜,則會少一個比亞迪。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終歸楚!

1983年,王傳福不負眾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並在1987年畢業時,被保送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也是在這裡他開始了對電池的研究,為他日後飛黃騰達奠定了基礎。

最像馬斯克的中國首富,巴菲特看好入股,“狂人”王傳福

​1993年,在研究院主攻電池開發的王傳福被派到深圳,成立比格電池公司並擔任總經理。

彼時,當王傳福突然聽說日本要停止鎳鋰電池的生產時,看到商機的他決定拿自己的技術賭一把。日本是這一產品的最大供應國,日本不再生產該產品意味著這個產業將有一個新的世界格局。

於是,王傳福1995年毅然決定下海,從做房地產的表哥手中借來250萬元創立了比亞迪,從一個年輕的處長變成了生產電池的老闆。

由於“科班出身”的王傳福此前一直從事電池開發工作,積累了許多前沿技術,所以其電池生產成本甚至比日本廠商低40%。就這樣,靠著出色的領導能力和技術帶來的成本優勢,王傳福帶領比亞迪一路高歌猛進。

1997年,金融風暴席捲東南亞,全球電池產品價格暴跌20%-40%,日系廠商處於虧損邊緣,而比亞迪的低成本優勢則越發顯得遊刃有餘,飛利浦、松下、索尼等大企業先後向比亞迪發出大額採購訂單。

比亞迪也藉此迅速成長為一個年銷售近1億元的中型企業,並且連續三年實現100%的增長率。

比亞迪初期能飛速增長與王傳福的理念密不可分,王傳福被稱為“技術狂人”,他從頭到尾都堅持自主開發研製產品,且他在工藝、原料和質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

在鎳鎘電池市場,王傳福只用了3年時間,便搶佔全球近40%的市場份額,成為了鎳鎘電池當之無愧的老大。

2002年,比亞迪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1年後,王傳福已經把比亞迪做成了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大手機電池製造商,成為中國“電池大王”。當時有一個形象的說法,世界上每三個手機,就有一塊手機電池是比亞迪生產的。

2003年也正是湧起民營造車熱的一年,多的是這樣孤注一擲的“瘋子”,譬如“造車狂人”吉利的李書福和“摩托大王”尹明善。

不甘示弱的王傳福同時也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以2.7億元收購秦川汽車77%的股權,這也代表著比亞迪正式進軍汽車業,成為繼吉利之後國內第二家民營轎車生產企業。

最像馬斯克的中國首富,巴菲特看好入股,“狂人”王傳福

​彼時,對於汽車製造毫無經驗的王傳福買回50多輛二手的豐田、寶馬、大眾等汽車,拆完後把所有的零件進行測量、分解、檢測。靠著逆向開發的方式,比亞迪硬是造出了第一款汽車。

儘管人們嘲笑這就是一個萬國版,“豐田花冠的前臉、飛度的尾部,威馳的腰線”,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比亞迪等民營車企在某種程度上倒逼了合資品牌汽車提高品質,降低價格,推動了私家車的普及。

2006年,比亞迪汽車產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主力車型F3實現了63153輛的銷量,實現銷售收入近50億元成為自主品牌汽車增長冠軍。

2007年王傳福一舉在渦輪增壓、雙離合變速、缸內直噴三項傳統內燃機動力技術上取得突破,比亞迪也順勢擠入民營汽車前三強。

2009年,恰逢新能源汽車大潮,靠著電池技術優勢,比亞迪股價很快翻了幾倍,身家暴漲到350億的王傳福榮登中國內地首富,不過這也多半得歸功於巴菲特。

金融危機爆發後,巴菲特通過旗下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以18億港元認購了比亞迪10%的股份,彼時巴菲特評價王傳福“簡直就是愛迪生和韋爾奇的混合體”, 也終於沒人再拿王傳福做汽車的事叫他“瘋子”了。

最像馬斯克的中國首富,巴菲特看好入股,“狂人”王傳福

​股神效應加上新能源概念,一年後,比亞迪股價翻了近六倍,當初殺入汽車領域的家電企業紛紛鎩羽而歸,比亞迪年銷量卻提升至45萬,成了國內自主汽車品牌銷量第一。

不過,巔峰時刻往往醞釀著危機。在隨後的幾年裡,比亞迪的日子並不好過。

2010年巴菲特攜查理·芒格、比爾·蓋茨造訪比亞迪後,其股價便一路暴跌,經銷商退網、核心人員離職、裁員風波、“5·26”E6爆炸事故等負面新聞也接連不斷。

2010年,比亞迪淨利潤下滑33.5%至25.23億元,其中汽車業務淨利潤下滑近半至17.4億元;2011年,比亞迪淨利潤下降45.13%至13.85億元,汽車業務淨利潤利潤再次下降為13.85億元;2012年淨利潤下滑至8138萬元,降幅高達94.1%。曾經不可一世的比亞迪走下了神壇。

不過,起得早的鳥兒有蟲吃,王傳福的比亞迪並沒有因此沒落。

2014年之後,中國開始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全面補貼,提前入局新能源的比亞迪借政策東風以及新能源市場升溫,終於熬過寒冬,進入了另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最像馬斯克的中國首富,巴菲特看好入股,“狂人”王傳福

2015年到2018年,比亞迪連續肆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2018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更是增勢迅猛,全年熱賣24.7萬輛,全球共售出201萬輛新能源汽車,也就是說平均不到10輛,就有一輛是比亞迪的。

不過,該來的總會來。2107年以來,受新能源補貼大幅退坡、目錄調整等政策因素影響以及市場競爭加劇,比亞迪的盈利水平一直在下降。

而且自2018年以來,中國整個汽車產業就遭遇負增長寒冬,一直負重前行。如今受其持續影響,曾風光無二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也被“南”住了,一邊在資本寒冬和補貼退坡雙重夾擊下,銷量呈現“斷崖式下跌”,一邊上演著愈演愈烈的車市淘汰賽,在困頓、掙扎中,期待黎明的那道光。

據統計,2019年下半年比亞迪銷量連續5個月下滑,11月新能源車型總銷量為1.12萬輛,同比下滑62.69%。銷量的失意,讓紅火一時的新能源汽車,突然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尷尬境地。

這正應了巴菲特那句名言,“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誰在裸泳”。

果不其然,當新能源補貼的潮水退去時,人們才真正瞭解自己,看清了自己的真實一面。而在這波狂飆的新能源汽車洪流中,積極的一面,是讓新能源車企褪去了浮華,徹底做回了真正的自己,從本質上更有利於他們找到重整旗鼓,夯實產品、市場競爭能力的新砝碼。

對有著技術領先優勢的比亞迪來說,在現今車市低迷的大環境下,只有在下半場殘酷的市場角逐賽中,抓住發展優勢和消費者喜好翻身,走出“斷奶”的陰影,才能迎接未來的美好春天。

此時,對王傳福而言,只要勇敢的向前走,黎明的那道光就會近在眼前。

最像馬斯克的中國首富,巴菲特看好入股,“狂人”王傳福

商業人物《王傳福,沒有補貼之後》、

華夏能源網《王傳福PK曾毓群:兩位電池大王的恩怨江湖!》、

蘭陵笑笑生《比亞迪帝國的成功,竟然是因為王傳福這3個決定!》、

每日財報《補貼沒了 王傳福和他的“比亞迪王國”拿什麼來“抗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