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避免“隔代教育”?老人的旧教育,会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

最近,我带着孩子在游乐园玩耍的时候,看到有的小朋友和父母关系并不是很亲密,反而和自己的奶奶关系亲密。

孩子饿了,先去找的是奶奶,而不是妈妈。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拿出了食品和饮料,准备喂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反而跑到奶奶那里,希望和奶奶一起吃,而不是和妈妈一起吃。

其实这就是孩子跟着奶奶时间太长,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亲密。孩子和老人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奶奶或者爷爷反而成为孩子亲近的人。

各位父母还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让老人们帮忙看孩子,让自己可以有时间去上班工作,照看孩子这件事其实没问题,前提是一定要避免老人对孩子进行教育。还有就是要多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亲自抽出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

为什么尽量避免老人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是“隔代教育”呢?

为什么要避免“隔代教育”?老人的旧教育,会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

1.隔代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

孩子长期地跟随着老人,和老人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父母陪在身边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时间的长短可以影响到孩子的亲密感。在孩子的心里,谁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长,那么谁就可能是孩子心里认为的最亲近的人。

老人们长期陪伴着孩子,即使老人不去教育孩子,但是无意中的行为和话语,肯定会影响到孩子,这样导致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反而想起的是父母的父母,而不是自己的父母。父母陪伴的时间较短,导致孩子从心理上默认,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地位>父母的地位,使得亲子关系处于尴尬的境地。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亲子关系的反常,会对孩子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

为什么要避免“隔代教育”?老人的旧教育,会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

2.隔代教育的内容可能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利

可能有些老人教育孩子的时候,思想以及方式还停留在教育各位家长的阶段,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啦,有些教育方式和教育的思想无法满足现代孩子成长以及学习的需要。

比如关于早教班辅导班,有些老人觉得,报这些班没有什么用处,反而浪费了金钱,最主要的是让孩子没时间玩,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减少了。如果家长们给老人说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现在的孩子基本都会参加补习班;老人肯定还是觉得没必要,毕竟家长们也这样过来了,也没见和别人有多大的不同。

还有老人的一些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到孩子,比如有的老人,可能在吃饭以及食品的问题上,影响到孩子对于饭菜的选择,可能使得孩子的饮食观念出现偏差,甚至挑食。而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挑食或营养不均衡容易导致身体发育不良。

或者有的老人,自始至终就是让孩子多吃,

吃饭就要吃得饱饱的,这样才有力气,才能长个子。结果,孩子形成吃什么东西,都要吃到饱的习惯。这对于孩子来说肯定不是好习惯,遇到想吃的吃饱,不想吃的一点都不吃,如果孩子总是这样吃饭,营养根本不均衡,又何谈健康成长呢。

为什么要避免“隔代教育”?老人的旧教育,会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

3.隔代教育,使得孩子无法和同龄人正常地玩耍

因此,老一辈老人的旧式教育与年轻父母的现代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会影响孩子的说话和行为举止。

让孩子和其它是父母教育的同龄的孩子,在说话和行为举止方面会有很多不同;也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交流玩耍时,会有一定的隔阂间隙。这样的话,孩子找不到玩耍的小伙伴,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特别是与人交流方面产生不利。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各位父母还是尽量避免自家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