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2月25日,合肥市政府宣佈投資蔚來汽車超100億元,作為“交換”,蔚來汽車中國總部將落戶合肥,並在江淮蔚來工廠啟動EC6量產項目。

消息震驚了海內外。

數年來,這家中國版特斯拉一直在燒錢,截止去年底虧損了約220億元,幾近斷糧。就在它快要被外界判死刑的時候,又奇蹟般找到了新靠山,成功續命。

不過,如果你因此把合肥當成一個接盤俠,那你就太小看它了。

作為全中國最敢“賭”的一座城市,合肥幾乎每一次冒險下注都賭對了,堪稱全中國最厲害的投資合夥人,最成功的風投公司。

多年來,它就是通過這種政府主導融資的方式,引入各類巨頭後撬動上下游落地,憑空創造了很多一二線城市都非常羨慕的新興產業。硬生生把一個昔日的江淮小邑,“賭”成了全球家電之都、中國IC之都、中國光伏第一城、平板顯示器之都。

其經濟體量相繼超越十座省會,現在僅差臨門一腳就能踢入萬億俱樂部。而且最“可怕”的事情在於:它這一路趕超的勢頭遠沒有停下的跡象,佛山、鄭州、青島、寧波、無錫、長沙都遇上了今生最強的對手!

因為合肥的存在,中國的二線格局或將迎來大洗牌。可以說,合肥是繼深圳之後,全中國逆襲最為成功的城市,沒有之一。

而且很少人知道,合肥這一身本領全都是被逼出來的!它的故事,完美闡釋了什麼叫做“我命由我不由天”!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二十年前,合肥被嘲諷為中國最大的縣城。雖是一省首府,但2000年GDP 僅為325億元,比肇慶、臨沂這類十八線城市還要低。

要知道,肇慶有一半屬於粵東西北的塌陷帶,在廣東省內排名第11位,臨沂則是山東革命老區,在山東省內也是中下游。

二十年後的今天,合肥的GDP已經高達9409億元(2019年),位列全國第21名,相比2000年整整躍升了59個名次。

十幾座省會/副省級城市相繼被合肥甩在身後。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起點,肩負西北復興的重任,中央賦予國家中心城市和自貿區的雙王牌,面對合肥被趕超了。大連作為東北三省的黃金出海口,集合了老工業基地的頂級遺產,也被合肥打敗了……

這樣的成績,堪稱奇蹟。

第一,合肥的位置不東不西,區位優勢甚至抵不過省內的皖南門戶,蕪湖。人家1876年就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擁有長江逆流而上最後一個萬噸級深水良港。

合肥直到2010年12月30日開通合肥港綜合碼頭後,才結束沒有集裝箱碼頭的歷史。即便如此,運輸成本也總是高人一等。這決定了合肥在搞產業集群的時候,天生跛腳。

往東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中間隔著南京這座大山。往西,武漢是製造業重鎮,擁有比沿海更低廉的勞動力,又是九省通衢。所以上海以及國外的產業在往內陸轉移時,很容易被南京和武漢截胡。

第二,合肥是在一片廢墟中起步。新中國成立之初,合肥全市不過5平方公里、5萬人口,一些鐵匠鋪和十幾臺燒“木炭”的汽車,就是全部的工業家當。趕超之路,要比別人多花十倍的努力。

第三, 歷史上安徽換了20多次省會,誰也不服誰。馬鞍山、蕪湖、滁州、宣城幾個更是急於融入南京都市圈,把南京捧為了“徽京”。合肥一度空有省會之名,卻不能很好的集聚省內資源。

遙想十幾二十年前,全省兄弟都“瞧不上”合肥,妥妥的散裝大省。而今天的合肥,已人稱中國“霸都”,大有與南京平起平坐的勢頭。

合肥憑什麼這麼牛?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故事還要從2005年講起。當時合肥定下了“工業立市”的戰略,試圖用“大招商”的方式改變落後局面。

思路是對的,道路卻十分艱難。就像前文所述,合肥手裡拿到的全是最爛的牌,該怎麼打?

換成普通城市,無非就是撿別人剩下的殘羹冷炙,或者是承接別人淘汰不要的高能耗、高汙染企業。這樣做也能創造就業,拿到GDP和稅收,但是永遠都不可能有爆發式的增長。

本身在全球產業鏈當中,中國就處於第二梯隊,發達國家總是把最先進的技術掌控在自己手裡,能賣給中國或者跑來投資開廠的,經常是過時的技術或者是落後了一個世代的生產線。而合肥又非沿海發達地區,更是第二梯隊中的第二梯隊。

如果循規蹈矩,被動式的承接,合肥永遠都不可能站在全球製造業的前沿。

這種天生跛腳的出身,逼得合肥不得不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經常做出“冒險性”的決策:以地方融資平臺為橋樑,通過政府出錢主導融資的方式引進行業巨頭,再撬動上下游企業落地。

即便這個巨頭,正陷入困局或者備受爭議。只要看準了,就不惜一切代價。

第一個經典案例是京東方。其實在合肥TFT-LCD六代線,這條中國自己建成的第一條高世代線之前,京東方遠沒有像今天這麼風光。

據《光變》一書披露,08年前,京東方多年半死不活的狀態使得上至政府、下至金融機構媒體都不看好這個產業,全社會普遍認為只有從國外引進才能建設高世代線,中國企業搞不定。京東方非常孤獨和難熬。

液晶顯示器作為全球尖端產業,一條生產線動輒一兩百億元的投資規模,是中國到那時極為罕見的。京東方沒有這個財力到處擴張,需要地方政府充當“投資合夥人”,拿出真金白銀來。

而合肥一年的地方財政收入也才一百億,若是打了水漂,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合肥市仍執意要冒這個險。因為合肥雖已積聚起一個相當規模的家電產業,但缺芯少屏,液晶顯示器需要進口,增加了家電產業的成本負擔,根基不穩。

當時的中國白色家電中心爭奪戰非常熾熱。前有青島、順德兩大龍頭的夾擊,後有武漢虎視眈眈,合肥不得不背水一戰,頂著公務員發不出工資的壓力承諾拿出90億元融資,據說還為此暫停了地鐵項目(最後實際出資30億元)……

事實證明,合肥的冒險下注是對的,TFT-LCD六代線落戶之後,基板玻璃、偏光片、模組等企業都跑來配套集聚,形成了 “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合肥就此擁有了新型顯示面板產業。

家電產業也得以在2011年一舉突破千億元,將武漢徹底甩在身後,正式晉升為全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之後,合肥又通過注資、收回再注資的模式,引進京東方8.5代線、10.5代線,維信諾AMOLED6代線(總投資440億元,合肥出180億),成為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新型顯示面板生產基地之一。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這種“創造產業模式”,貫穿合肥整個發跡史。

2012年前,集成電路產業在合肥幾乎是一片空白。這是全世界最為高精尖的民用產業之一,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稍微正常的企業絕對不敢隨便踏入。如果全部交由市場,按照合肥本土企業的成長路徑,幾乎不可能形成產業集群。

關鍵時刻,合肥市政府出馬了。又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2015年合肥通過地方融資平臺與臺灣力晶科技合資,成立了合肥晶合公司。

力晶科技雖然是全球前五的晶圓製造企業,但是08年因經營不佳開始陷入財務危機,13年轉好後仍揹負高額銀行債務。簽約的時候,力晶科技表示“第一年不出資,由合肥市政府先投資建廠,明年起再逐步以少量資金及技術作價入股”。

所以,這個總投資128億元的晶圓製造項目,合肥市要出資48億元,幷包攬總投資20億元的廠房建設。“合夥人”做到這步也是沒誰了!

不過,這個安徽省首家12英寸驅動芯片晶圓代工項目,確實打通了合肥半導體從設計、製造到封測的整條產業鏈。

這一點非常關鍵,晶圓代工是整個產業鏈條當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個環節。沒有這個製造環節,上游的設計無法落地,下游的封測沒有貨物來源。因此具有強大的槓桿效應,極大幫助合肥招引更多關聯企業。

今天的合肥,已擁有集成電路企業200餘家,包括長鑫存儲、通富微電、聯發科等行業龍頭,被工信部列為全國9大集成電路集聚發展基地之一。

而每年生產的芯片,也就近輸往合肥的京東方、江淮汽車、格力工廠等,托起了家電、平板顯示、汽車幾大主導產業。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縱觀過去,合肥的命確實夠“硬”,幾乎每一次都賭對了。它的好些新興產業,幾乎都是在一夜之間崛起的。

今天合肥拿出百億“風投”馳援蔚來汽車,不過是歷史的重演。一旦“賭贏”,就能加速進入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第一方陣。

這種充當投資合夥人的模式,放學界來講叫做“地方政府公司主義”。政府不單單是社會的“守夜人”,還是市場的參與者,強有力地主導本土產業政策,使得合肥這樣一個二線城市,奇蹟般的擁有一線城市的選擇產業決定權。

所以,合肥逆襲的故事,本身就極具中國特色,是一個只可能在中國實現的神話。

當然,合肥每一次的冒險下注都不是瞎蒙的,而是建立在對產業規律的深度理解之上。

據《安慶日報》報道,從市領導到普通招商人員,合肥市有一大批人在研究產業。什麼行業協會網站、產業發展報告、上市企業招股說明書、企業新聞、機構分析通通都要看,只有成為一個類似於投行專家的人,才能和企業在“在一個頻道對話,打動他們、引進他們”。

一句話,這麼多年來,人家爆表的投資收益率,靠的是實力,不是運氣。

除了“專業化招商”之外,合肥還大力實施“全民招商”,所有幹部都要降低姿態,服務好目標企業。

所以,合肥獲得了“全國十大經商成本最低城市”等稱號,創造出很多不可能的記錄:一家國內頂尖電子企業在合肥投資,從項目簽約到開工只花了11天;半個月時間,就將一塊1000畝的生地變成熟地,供應給一家亞洲太陽能龍頭企業……

得益於這樣的實力,海內外資金大量湧入合肥的製造業和服務業:

  • 2006-2010年,合肥十一五累積招商引資4360億元,同比翻了七倍多。
  • 2011-2015年,十二五累積招商引資1.27萬億元,同比翻了近三倍。
  • 2016-2018年,又分別完成3810億元、3850億元、3591億元。

工廠日夜轟鳴,城市生機勃勃,GDP一路突飛猛進。

在智谷趨勢統計的41座重點城市當中,從2001-2017年合肥不管是GDP增幅,還是人口增幅都排名第一。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如果說深圳是改革開放上半場的最耀眼的明星,它用20年時間闖入全國第四,一舉奠定北上廣深的一線格局。

那麼,改革開放下半場的主角一定屬於合肥,它是繼鵬城之後,全中國逆襲最為成功的城市,沒有之一。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合肥近年來的發展速度特別驚人,名義增速常年保持在10%上下。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2018年的數據因全國經濟普查有所修訂,上調782億,導致名義增速很大

照這樣的勢頭,闖入前20名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至少傳統產業佔比過重的泉州就很可能會被擠下來。

真正的問題在於,未來合肥會不會趕超佛山、鄭州、青島、寧波、無錫、長沙,擠入全國前十二名?

畢竟合肥現在的體量已約相當於佛山(17名)的87%,鄭州(16名)的84%,長沙(13名)的75%,再跳一跳似乎也夠得著。

這一點,合肥確實存在想象空間。

一直以來,它就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科教名城,擁有以中國科技大學為代表的51所高等院校,以中科院物質研究院為代表的200多個科研院所(中科大由中科院直屬)。

中科院的實力就不用說了把,全國各地那些令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大科學裝置,大多數都是由中科院來牽頭建設的。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合肥科學島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2017年,合肥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是繼上海之後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城市,比北京、深圳都要早。號稱中國硅谷的深圳,也是直到2019年上升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才獲批的,可見合肥的“江湖地位”之高。

這裡有三個大科學裝置,同步輻射、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穩態強磁場;四個國家實驗室,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微尺度國家實驗室、磁約束核聚變國家實驗室、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是全國除北京以外大科學裝置/國家實驗室最集中的城市。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很多研究報告指出,對於早期的合肥來說,這些逆天資源太高端了,而自己的工業實力又太低了。好比一個在雲上飄著,一個在地下趴著,兩者之間隔著一層空氣!

我們來看一個數據,2018年合肥的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為191億元,約為成都的1/5,廣州的1/4。在統計的16座城市當中,僅僅排名第十。

鄭州長沙急了!中國最敢“賭”的城市合肥,靠風投成為最強逆襲者

這個絕大的落差說明,合肥的科學資源,偏向於基礎科學而不是應用科學,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融入產業開花結果的。

所以,早前合肥雖然科研很強,但這個優勢並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沒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去拉動GDP增長。

不過,隨著合肥不斷補上工業基礎的短板,實驗室裡的科研成果也慢慢能夠外溢出來,滲透入合肥的實體經濟裡。

舉個例子,中科大一位叫陸輕鈾的教授,就是依託“微尺度國家實驗室”研發世界上最先進的原子級高分辨成像顯微鏡。2015年他創立合肥中科微力科技有限公司,據《合肥日報》報道,普通的掃描探針只能精確到微米,中科微力的掃描探針卻可達到原子級別,成像更細微更精確。而合肥當地正在興起的半導體產業恰恰需要這種技術,“像集成電路組裝,通過我們的探針就可以探測到組裝上的缺陷或者灰塵,及時查找到問題”。

近年來,合肥成立了好些市場前景廣闊的企業,就是依託於上述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比如中科普瑞昇公司利用“穩態強磁場裝置”開發癌症靶向藥;中國最大的量子通信設備製造商國盾量子,其技術來源是“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合肥離子醫學中心(有限公司),則依託於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對質子治療法的研究……

目前,發源於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科大的企業至少上百家,包括科大訊飛、科大國創、科大立安、華米科技、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

這裡頭不乏上市公司、高新技術企業和行業龍頭,有力地促進當地經濟增長。最明顯的案例就是科大訊飛,這家亞洲最大的智能語音公司,推動合肥成為了中國聲谷。

未來隨著合肥產業集群水平的不斷崛起,合肥的“科技”跟“產業”將會迸發出更大的融合效應。說不定哪一天就打開了任督二脈,釋放體內的洪荒之力。

所以,你說南京和武漢急不急?

不管過去還是未來,這個全國搞風投最成功的城市,都註定會是中國區域格局最活躍的攪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