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袁崇煥是忠臣而非良將,鎮遼東因循守舊步步失策

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說,人有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對於不能勝任之事,如果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是可能釀成大禍的。明末薊遼督師袁崇煥,就屬於能力不夠而擔當了重任,最後給自己和明朝都釀成了大禍!1626年的“寧遠大捷”讓袁崇煥一戰成名,美譽天下。袁崇煥儼然成為了大明朝的擎天巨柱。但他在被崇禎重用,督師薊遼後,卻因循守舊,錯失戰機,甚至擅自殺害大將毛文龍自斷臂膀,釀成了“己巳之變”的慘劇,讓大明朝陷入了更加深重的危機。

明末袁崇煥是忠臣而非良將,鎮遼東因循守舊步步失策

寧遠城樓上現存的紅夷大炮

01把一時的“高招”當作永遠的“高招”,缺乏統籌全盤的戰略眼光。

袁崇煥之所以守住了關寧錦防線,靠的是“憑堅城、用大炮”。依靠這個戰法,袁崇煥在遼東修復城池、安撫百姓、屯田儲糧,逐步穩住了明軍頹敗的陣腳。在努爾哈赤死,皇太極剛剛即位之時,袁崇煥派出使團去瀋陽弔唁努爾哈赤,並賀喜皇太極登基,目的是為了打探滿清的情況,然後跟皇太極議和,爭取構築防禦體系的時間。

《清史稿》:“明寧遠巡撫袁崇煥遣李喇嘛及都司傅有爵等來吊,並賀即位。”乙酉,遣方吉納、溫塔石偕李喇嘛往報袁崇煥,且遺書曰:“頃停息干戈,遣使吊賀,來者以禮,故遣官陳謝。昔皇考往寧遠時,曾致璽書言和,未獲回答。如其修好,答書以實,勿事文飾。”崇煥不以聞,而令我使齎還。

就袁崇煥的遼東戰策來看,守住關寧錦防線是沒有問題的。在他督師遼東期間,滿清對遼東明軍沒有發動過大規模的戰爭。

可是,作為一個統帥,只守住關寧錦防線是不夠的。我們看看袁崇煥的官職與職權:“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也就是說,他不只是管遼東軍務,還要管薊州、天津、登州(山東半島)、萊州(山東半島)的軍務。

一個統帥的本領,要能夠整合各方資源,發揮統籌優勢。同時對敵方的情況瞭若指掌。對於戰場形勢的變化,要採取積極應對的措施。可是袁崇煥的戰略眼光太過狹隘,他修城池,組建關寧鐵騎(9000騎),這些功勞自然是要給以認可的。但遠遠沒有發揮出一個統兵元帥的雄才大略。

明末袁崇煥是忠臣而非良將,鎮遼東因循守舊步步失策

皇太極率領的滿清八旗鐵騎

02皇太極通過南征北戰迅速擴充實力,此時袁崇煥卻忙於構築防禦工事,白白錯過進攻良機。

關寧錦防線城池堅固,皇太極攻不下來,但他可沒有閒著。他開始帶著八旗鐵騎四處征戰,一步步擴大戰果,兼併各個政權和部落。皇太極四處征戰,換個說法也就是四處受敵,袁崇煥既沒有伺機進攻,也能有聯絡皇太極的敵對勢力進攻。

皇太極攻打朝鮮,袁崇煥救援不力。

天啟七年(1627年)正月,皇太極假裝同意了袁崇煥的請和,舉兵征討朝鮮。朝廷命袁崇煥前往救援,但是袁崇煥救援不力。4個月後,朝鮮戰敗後被迫與清朝議和。隨後皇太極從朝鮮俘虜的百姓達幾十萬之多。隨後朝鮮多次到瀋陽朝貢:

《清史稿》:“朝鮮國王李倧遣使報謝,並獻方物,命阿什達爾漢等往報之,尋以義州歸朝鮮。”“朝鮮國王李倧遣其總兵官李蘭等來獻方物,並米二千石,更以一千石在中江平糶。”

皇太極對女真餘部和蒙古各部落進行征伐、吞食、拉攏,袁崇煥無所作為。

從努爾哈赤崛起後,就一直在挖蒙古的牆角,努爾哈赤稱汗前後,科爾沁、內喀爾喀等部便與努爾哈赤聯姻。皇太極在努爾哈赤的基礎上,進一步統一了遼東的女真各部和蒙古諸部,採用征戰、和親、議和等多種方法,使得大清國的實力在皇太極即位後的數年內迅速壯大。

《清史稿》:“冬十月己酉,以蒙古喀爾喀札魯特部敗盟殺掠,私通於明。秋七月己巳,蒙古敖漢瑣諾木杜稜、塞臣卓禮克圖、奈曼袞出斯巴圖魯舉國來附。冬十一月庚午,察哈爾大貝勒昂坤杜稜來降。辛巳,薩哈爾察部來朝貢。 十二月甲午朔,察哈爾阿喇克綽忒貝勒圖爾濟伊爾登來降。八月辛亥,察哈爾阿喇克綽忒部貝勒巴爾巴圖魯、諾門達賚、吹爾紥木蘇率眾來歸。乙酉,顧特伏誅,俘其人口牲畜以萬計。甲午,孟阿圖率兵徵瓦爾喀。乙未,庫爾喀部來朝貢。”

皇太極擊敗林丹汗,已經打通漠南蒙古到長城關隘的通道,袁崇煥卻心存僥倖,未加強薊州防務。

1626年、1627年由於林丹汗的失策,導致漠南蒙古的許多部落都歸順了滿清。在與皇太極的較量中,林丹汗節節敗退,喪失大片的領地。1628年二月,皇太極大軍征伐察哈爾,吞併了察哈爾及哈喇慎之故地。林丹汗失敗後,被迫西遷。漠南蒙古的大部分已經納入了滿清的版圖。但是袁崇煥沒有加強薊州防務,致使“己巳之變”,清軍破長城而入。

通過以上的史料我們可以得知,皇太極打朝鮮,用了四個月,袁崇煥沒有趁機大舉進攻滿清,卻只忙著築城,大明朝失去了重要的藩屬國朝鮮。1626-1929年的滿清,正在急劇的征伐和擴張。雖然有很多的部落來歸附,但很多都是通過征戰才被迫投降的。蒙古的喀爾喀部沒有完全歸附、察哈爾部林丹汗還在與滿清作戰。應該說滿清也是四面環敵。這個時候,如果袁崇煥具備足夠的戰略眼光,能夠聯合滿清的死敵,在滿清征伐朝鮮之際採取主動進攻的策略。料想也能收到不錯的效果。奈何只是象徵性的救援朝鮮,致使牽制後金的朝鮮身陷絕境,不得不與滿清議和結盟。等到皇太極完成了一系列的征伐結盟之後,實力上又大大的增強。

明末袁崇煥是忠臣而非良將,鎮遼東因循守舊步步失策

天啟五年的遼東形勢圖

03擅殺毛文龍,自斷臂膀,失去牽制滿清的重要力量。

毛文龍在王化貞做遼東巡撫時,受到提拔重用。他領兵殺入鎮江,佔據皮島,開創了東江鎮軍事基地。之後又得到登萊巡撫袁可立的大力支持,配合袁可立在遼東半島(滿清的大後方)“七戰七捷”,收復金州、永寧堡、旅順、岫巖、蓋州等地,得到朝廷賞識,官至左都督平遼總兵官。毛文龍在登萊防線這條戰線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牽制了後金的兵力。後金把毛文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幾次派兵來剿都沒有成功。奈何後金沒有海軍,拿毛文龍沒有辦法。請看看當時明朝官員對毛文龍的評價,充分說明毛文龍的實力。

董其昌:"毛文龍以二百人奪鎮江,擒逆賊,獻之闕下,不費國家一把鐵、一束草、一斗糧。立此奇功,真奇俠絕倫,可以寄邊事者!如此膽略,夫豈易得?使今有三文龍,奴可擄,遼可復,永芳、養性可坐縛而釁之鼓下矣。"

袁可立:"奴酋逆天順犯,於今七載。賴毛帥倡義,屢獲奇捷,大張撻伐之氣。據所報功級解驗,前後大小三十餘戰,斬首共一千九十七級數逾,上捷者共五次,總獲器械、弓箭等件共五萬。當我聖主宵旰之時,人心危懼之日,海外有此奇功,其應陛應賞應恤之官兵相應敕部,行巡按御史覆勘,再為議序,以候俞旨施行。"

在《清史稿》裡,也多次記載了毛文龍攻打後金的情況:

“五月,毛文龍寇輝發,戍將楞格禮、蘇爾東安追擊殲之。 秋七月壬寅,宴有功將士,酌酒賜衣。鎮江城人殺守將佟養真,降於明將毛文龍。毛文龍之眾屯田於鴨綠島,使楞格禮襲其眾,殲之。六月癸卯,毛文龍兵襲耀州,戍將揚古利擊敗之。

秋八月,遣土穆布城耀州,明師來攻,擊走之,獲馬七百。毛文龍襲海州張屯寨,戍將戒沙擊走之。十一月乙卯,命阿敏擊毛文龍,敗之。並諭李倧曰:“我留兵義州者,防毛文龍耳。”

這些記錄的事件肯定是有的,只是滿清對史料進行了篡改,總是在說自己勝利,毛文龍每次都敗北。試想一下,如果每次都戰敗,毛文龍還有什麼資本繼續打後金呢?

毛文龍佔據皮島後,佔山為王,在島上做起了生意。東江鎮實有兵力2萬左右,但島上匯聚的人數有十萬之眾。他多次派兵偷襲後金,還派人去挖後金的人參。但是,由於毛文龍虛報軍餉,花費巨大。在登萊巡撫袁可立離職後,毛文龍更是不受節制。袁崇煥接手遼東以後,多次上書朝廷要派文官節制毛文龍,要核查毛文龍軍隊的實際人數,要在皮島上建立薊遼督師的辦公行館,毛文龍都一概的駁回或不加以理會。最後,袁崇煥借視察毛文龍軍隊駐地之名,矯詔殺死了毛文龍。

毛文龍的死,是袁崇煥自斷臂膀,是大明朝自毀長城:

陳良訓:"今日所恃海外長城者,非毛文龍者乎?"

高汝栻:"寧遠之役,奴擁眾入犯而終有內顧之慮者,殆文龍牽制之力歟。"

吳惟英:"昨夜營星色黯然,訃音忽向路人傳。但嗟韓信成擒日,不見蒙恬禦敵年。 功業已沉沙磧雨,精靈猶鎖海門煙。好收戰骨鴟夷裡,歸葬西湖嶽墓邊。"

客觀來講,毛文龍擁兵自重、不聽節制、虛報軍功,論罪該殺,卻不能殺。縱然論罪該殺,也由不得袁崇煥擅自殺害,還得由三司會審,君王決斷。而且在大明朝內憂外患如此嚴重的時候,是萬萬不能殺這位能夠牽制滿清的悍將。尤其在毛文龍死後,帶來了一系列的嚴重後果:首先是四個月之後,皇太極無所顧忌的率領大軍,繞道蒙古從長城隘口進入關內,圍攻北京,橫掃京城附近上千裡,擄掠人畜數十萬,這就是“己巳之變”。再次是造成原毛文龍的部將相互殺伐,爭權奪利,分崩離析。最終導致原部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紛紛帶著部隊投靠滿清,而且還帶去了數百門大炮和最先進的造槍造炮的技術及團隊。這些可都是令大明朝痛心疾首,扼腕嘆息的悲劇!

明末袁崇煥是忠臣而非良將,鎮遼東因循守舊步步失策

袁崇煥殺毛文龍

結語

我們應該對袁崇煥的歷史功績給以認可,特別可以肯定袁崇煥是大明朝的一位忠臣,不存在“通敵叛國”的事實。但是袁崇煥確實沒有總攬全局,運籌帷幄的才能和智慧,也沒有容人的雅量和氣度。其因循守舊,步步失策,喪失重要盟友、甚至自斷臂膀。崇禎重用袁崇煥應該屬於“小材大用”,不堪重任,既害了毛文龍和袁崇煥,也害了崇禎和大明朝。

參考資料:《清史稿》、《明史.袁崇煥傳》、《崇禎長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