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又一位关门弟子——阿德勒于他的创造性自我

上一期我们说到弗洛伊德的首席大弟子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体验了MBTI的人格测试。那么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弗洛伊德的另一位弟子,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他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

相较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阿德勒认为人天生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交往,相互依赖,相互合作,视人格为统一的整体,强调其不可分割。

弗洛伊德的又一位关门弟子——阿德勒于他的创造性自我


阿德勒地主要观点是自卑感,这是人格中的动力。

  • 自卑与补偿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追求优越的基本动力。阿德勒坚持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动力。在他看来人生本来并不是完整无缺的,有缺陷(包括身体缺陷)就会产生自卑,而自卑能摧毁—个人,使人自暴自弃或发生精神疾病;另一方面它能够使人发愤图强,振作精神迎头赶上,如此解决原始缺陷和追求优越之间的矛盾。
  • 阿德勒认为,人对某些缺陷的补偿是自卑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一开始,他认为器官有缺陷的人会产生自卑情结令他尽最大的努力去补偿以取得优越。后来,他认为自卑感不仅来源于器官,更来源于社会压力,和自己对优越感地追求

而到了阿德勒在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中,提出最有建设性的理论就是“创造性自我”。

  •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遗传和环境的塑造,而是会创造性地自由运用遗传和环境所提供素材,通过依照自己独特地方式加以组合,从而形成独一无二地自己
  • 影响人的成长有三个要素,即遗传、环境和创造能力。其中创造能力起重要作用,它与其他两个要素结合起来,才可克服人生障得。克服自卑感,完成人生追求。它追求经验,甚至创造经验以帮助个人完成他独特的生活作风。创造性自我使人格有一贯性、稳定性和个性。它是人类生活中活的因素。

本期地分享就到这里,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欢迎收藏订阅转发,谢谢各位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