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宋朝女子复仇的故事,看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的星星之火

古代男权社会下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枷锁无处不在。

但女性并非天生就该是弱者,许多女子在须眉的包围中脱颖而出:文有北宋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气干云,武有明末女将军秦良玉平乱抗清的杀伐凌厉,坊间有开元盛世公孙大娘的一舞剑器动四方,侠者有红线女的“魏城盗宝盒”悄然息战事,义者有虞姬的“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这些留名青史的名字,每一个都振聋发聩,但是,还有一位平静生活中的女性,她追求的是社会地位的平等,是精神世界的另一种满足——孟光,可以称得上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先驱,早在东汉时期就谱写了待字闺中自择佳婿的戏码,而在千年之后,一个仰慕她的女子——申屠希光,不仅传承了她的衣钵,还进而上演了杀仇祭夫的全武行,令后人以此警世:莫小看天下女子。

从一则宋朝女子复仇的故事,看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的星星之火

生当作人杰

一、申屠希光的故事及其被忽略的素材

申屠希光事件发生在北宋末年的福建,有人考证出当时的郑樵与郑厚曾记载过此事。

冯梦龙在《智囊》、《情史》中也记载了此事,他曾任福建宁寿知县,素材应该取自当地。同时期周清原《西湖二集》中的记述与冯梦龙大致相当,应该是相同的来源。

更为大家熟知的故事,如《石点头》第十二卷侯官县烈女歼仇,《二刻醒世恒言》二十三回申屠氏报仇死节,则已经添油加醋,完全的小说化了。

《智囊》一书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历代才智的事迹,演义的成分相对较小,大多有所出处。因此,其对申屠希光的描写更接近原始的状态,事迹如下:

宋朝有个仰慕东汉孟光的申屠氏才女,自名“希光”。孟光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希光却很漂亮。嫁给秀才董昌后,每日劳作、生活困苦,但她却如孟光一样甘之如饴,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

希光的美貌引起了土豪方六一的觊觎。于是,他设计诬陷董昌为盗首,使人告密,并暗中行贿官员。因为被罗织的罪名严重,不仅董昌自己一家被捕,而且全族都受到牵连。

这时,方六一伪装出场了。他仗义出手帮助董家,表面上尽心营救,经过上下打点,以牺牲董昌一人的代价保住了全族的性命。

董昌被处死了,希光及其他家人都被赦免。许多受蒙蔽的人都对方六一心怀感激。方六一也不隐瞒,帮你们不是无偿的,我要纳希光为妾。

申屠希光已经明白了方六一的用心与阴谋,但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可以帮她。此时的族中人对她仍是避之唯恐不及。强硬拒绝没有用,反倒可能招来新的暴行,官府又和方六一沆瀣一气,上告无门。难道丈夫就白死了?

再多的眼泪也不能使董昌复生,再多的怨恨也不能令仇人受损。申屠希光暗中把儿子托付给董昌的好友,又买了把锋利的匕首藏在身上,去见方六一,请求帮助料理丈夫的后事,“丧礼之后,我就会嫁给你。”

方六一大喜,派人礼葬了董昌。

希光盛装出嫁,满面春风。

方六一喜气洋洋进入洞房,帷帐之后,迎接他的是利刃。希光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闺阁妇人,满怀仇恨,一刀毙命。

在以方六一突发疾病为借口,召唤其家人,一一杀之。

大仇已报,希光将方六一的首级放到丈夫坟前祭奠。召集村人,述说缘由,最后说:“我要与丈夫去会合了。”随后自缢而亡。

以上是冯梦龙《智囊》中的描述,《情史》中加上了申屠希光出嫁前所作的诗,一篇小短文,基本上就是原始素材了。

从一则宋朝女子复仇的故事,看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的星星之火

申屠希光像孟光那样生活,不以劳作为苦

二、被忽略的前缀,被搁置的“孟光”

《智囊》的第一句话就是“申屠氏,长乐人,慕孟光之为人,自名希光。

可见这个姓申屠的女孩子是孟光的粉丝,她希望成为象孟光那样的人。单提孟光也许大家一时想不起来,但说到“举案齐眉”,说到“孟光接了梁鸿案”,就家喻户晓了。

但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呢?冯梦龙没有告诉我们。《二刻醒世恒言》中将土豪方六一怎么遇到申屠希光,怎样设计陷害,申屠希光又怎么识破奸计等等梳理得条理清晰,但对她是孟光粉丝这件事,轻轻带过,解释为:希望像孟光那样做个贤德的女人。孟光被说成了三从四德的榜样。

其实,孟光与封建卫道士们的宣传截然不同。她是有着独立人格的女性,而这一点,正是使申屠希光能够做出复仇举动的思想基础,也恰是被士大夫们忽视了的女性意识。孟光又做了什么呢?

孟光是个又黑又胖的姑娘,三十多岁了还没出门,但她不恨嫁,宁可不婚也要等到那个志同道合的人。孟光等到了梁鸿,一起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劳作之余,夫妻或吟诵诗书,或弹琴和唱,自得其乐。

梁鸿与孟光为躲避世人,曾三次搬迁,彼此间相互忠诚。后人说到“举案齐眉”,称赞孟光的是为妇之道,相敬如宾。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儒生们看到的是夫为妻纲的秩序,这是他们所推崇的,也是当时掌握话语权的文人们的理解。今天也有人对这对夫妇产生怀疑,认为夫妻间“相敬如宾”是互有隔阂,却是矫枉过正,忘记了相互尊重才是相互敬爱的基础。

孟光“举案齐眉”,让我们看到了妻子对丈夫的尊重,但不可仅凭此就说梁鸿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史书只给我们留下了孟光的举动,却没有告诉我们梁鸿居家时的表现。其实,梁鸿与孟光间是平等的,梁鸿没有给孟光富贵,但他至老仍坚持劳作,希望孟光不至于太辛苦,他们是互相敬爱的,在精神上是平等的。这才是申屠希光眼中的孟光,她也是因此才竭力模仿,要像孟光那样去生活。

从一则宋朝女子复仇的故事,看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的星星之火

梁鸿、孟光夫妇男耕女织

三、申屠希光与孟光的比较

相同之处——

1、出嫁前家境都还不错,起码是小康。孟光三十多岁还在家里,按当时的法律是要罚款交税的,可见家境不错。希光的父亲也不愿将女儿轻易嫁出,应该也养得起。

2、都是文艺女青年:古代女子能识字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孟光能与梁鸿唱和,可见实力不俗。而希光:“十岁能属文,读书一过,辄能成诵。其兄渔钓海上,她作诗送别:‘生计持竿二十年,茫茫此去水连天。往来酒洒临江庙,昼夜灯明过海船。雾里鸣螺分港钓,浪中抛缆枕霜眠。莫辞一棹风波险,平地风波更可怜。’”才情可见一斑。

3、都不慕奢华的生活,希望自食其力。孟光出嫁前自备的嫁妆是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婚后也是换上布衣,过起平民的生活。希光过门后,每天操劳家事、生活清贫,但她却活得很快乐。

4、婚后生活水平都下降了,孟光与申屠希光结婚后的物质生活都不如婚前,但这是她们想过的日子。

5、二人的夫婿比较,梁鸿太学出身,是学识很高。董昌是秀才,学问也不错。

不同之处——

1、梁鸿是孟光自己挑的,而董昌是希光父亲选的。

2、梁鸿一心归隐,与孟光心意相通。董昌恐怕没这个心思,董昌与申屠希光也没有琴瑟相和,希光婚后不再作诗,可见夫妻间没有唱和,问题当出在董昌身上。但申屠希光并没有沮丧,仍然快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3、孟光是个出名的丑女,申屠希光则是美艳动人

4、梁鸿死后,孟光返回了家乡。希光报仇后,选择了自尽。希光除了手刃元凶,还杀死了方六一全家,虽然快意恩仇了,但到了官府,难免受辱,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从一则宋朝女子复仇的故事,看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的星星之火

自强、自立,不是他人的附庸

结语:

孟光为什么会成为申屠希光的榜样?在三从四德的年代,妇女地位低下,孟光却追求人格的平等,生活的自立,思想上的共鸣。

这些追求不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因此,申屠希光的故事留下了个“孟光粉丝”的大引子,却没有在这条线上有后续的进一步详细记载。

申屠希光在简陋的物质生活之下,拥有着精神上的高度富足。我们不知道董昌的真实情况,也许他没有梁鸿那般才华横溢,也不像梁鸿般做到男耕女织,毕竟时代不同,宋朝是个“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但董昌是申屠希光心中缩小版的梁鸿,能够让她活在自己的世界而非男人的世界里。

申屠希光不是目不识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无脑女性,所以遭逢变故,才能审时度势,既信念坚定,又懂得运用谋略。申屠希光还是个劳动的女性,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宅中女子,这才保证她有胆有力手刃仇敌。

将孩子托付给丈夫的知交,申屠希光以必死的决心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孟光与申屠希光早就用她们的行动践行了“精神上是平等”的诉求。她们是那个时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也说明自古以来,虽然统治者一直鼓吹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观念,但自立、自强,仍然是广大女性心中的追求。


参考资料:《智囊》、《二刻醒世恒言》、《后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