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粮食提价重要,还是农民改变种植结构重要?为什么?

老农说乡村


最主要的还是粮食要涨价,粮食再不涨价,土地真的全部要荒废了,没人种了,农村的老人种不动了,年轻人也种不起地,一斤粮食,买不一瓶矿泉水,土地扭转承包就是一个笑话,你看看这几年多少种地大户都跑了,有的赔的倾家荡产,土地扭转不是不可以,主要是我们国家的国情和地理条件不允许,真正伦种地还是农民是专家,因为农民种了一辈子地,他知道怎么种,怎么管理?水稻小麦涨到五块钱一斤,你看看还有人出去打工吗?外国进口的优质大米,几十块一斤,都抢着去买,到城里去,城里人都在炫耀我这大米几十块钱斤哪里哪里进口的?没一个人说大米贵,拿着国家的钱,吃着外国几十块钱一斤的大米,为什么中国的粮食就不能涨价?


周米5


当然是农民改变种植结构重要了。因为粮食价格提高,其他物品也水涨船高,吃亏的还是农民。

记得一九八二年,我从部队复员回农村,因为我复员时是跨年度,部队阴差阳错地给我两百斤全国通用粮票。那时候粮食紧缺,没有粮票和购粮薄是买不到粮食的,有了粮票到乡镇粮所去买,每市斤大米是0.139元,也就是每市斤不到1角4分钱。与现在每市斤大米是3元相比,已是提高近25倍了。可是很多人还觉得粮价太低,不知是何种原故?

如果现在的粮食价格在涨一倍,升至每市斤大米6元,也就是与过去涨50倍,价格够高了。但是农民受益了吗?

农民人均只有一亩田,一亩田能一年两造能生产出多少粮食?风调雨顺的话,最多能生产2000斤稻谷。而稻谷转换成大米就是2000×70%二1400斤大米,1400(斤)x6(元)二8400元。但是这个数还未除成本,肥胖,农药,种子,人工,大约用去5000元。那么8400一5000二3400元。如果一个农户4口人也就是总纯收13600元钱。按现在的脱贫标准还是贫困户。




所以农民单靠提高粮食价格想走上致富路是行不通的。只有改变种植结构,如广西扶绥宁明龙州等地,土地都种上糖料庶,每亩能产10吨左右,每吨500元钱,亩产值5000元,一个农户田和地平均10亩以上,一年总收入就达50000元,除去成本稳赚30000元。

而有的户有30一50亩,一年种蔗收入就达10万元以上。

当然,如果是近县城近市区,种蔬菜更值钱,管理得好一亩地年收10万不是梦。所以只有农民改变种植结构才是生财道,否则总想粮价提高致富永远是行不通的!


明明说农村事


流芳虽然是生活在一个偏僻小农村文化也不高,但是对于关于农民的问题,流芳还是比较上心的。对于粮食提价重要,还是农民改变种植结构重要,流芳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具体如下。

现在粮食是我们经济建设的基础,如果粮食的涨价了,那么其他的东西必然涨价,并且幅度绝对也是高于粮食涨价的幅度,这样以来受害的最终还是我们最基层农民。其次,现在为什么一直用保护价收购粮食呢?流芳觉得是为了防止粮食价格降低,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保证了农民的利益。流芳个人肤浅的认为,现在我们农民手里的地要想增收,靠传统的种植模式肯定是不行的。

从另一个方面说,现在因农民种植粮食的成本逐渐增加,从而加大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这就造成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不再有,为此也有人呼吁提高粮食作物的价格,但是一些反对涨价的专家认为,粮食作为人生活的必须品,肯定不能太高,否则一些人可能就要饿肚子,还会引起其他作物价格上涨。

而支持涨价的农民也很多,认为专家的理由全都是借口。现在各种蔬菜水果肉制品的价格都出现了上涨,唯独粮食作物的价格却一直稳定不动,农民挣不到钱,种地自然没了积极性,想要农业得到发展,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对此,大部分年轻的农村创业青年说农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大量城镇化,这样才能改变现在农业的格局,而城镇化的前提是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大豆、玉米价格大幅下滑,种地不赚钱了,还不如打工来钱快,而且水稻、小麦都要下调价格,这样分散的小农户种地是不赚钱的。农业想要发展,必须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竞争力,从而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回来谈到正题说句体面话,不管是粮食的价格还是农业结构的改变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具体哪个重要主要还是要看我们到底是站在哪个角度来讨论了。

倘若站在农民自身的角度来说,粮食的价格肯定要比产业结构的改变要来的实在和直接的。价格的提高会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样的话会大大激发农民种植的积极性。现在不管从哪方面来说,粮食的价格和日益增长的物价已经是形成了贤明的对比,这个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呼吁粮食涨价的原因。

如果是站在一个发展的角度或者说站在整个农业角度来说的话,肯定是整个农业结构的改变才是解决现在农业难的关键所在。现在我们都知道愿意种地的农民是越来越少了,最直接就是因为种地很难赚到钱。现在农业发展愿意投资的人是很少的,因此农业科学技术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农业发展的进度是非常缓慢的,甚至可以说一直都处于”天平“状态。

流芳觉得粮食价格并非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若简单地给粮食涨价,必然带来更复杂的矛盾。要想增加农民收入,最重要的还是要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食补贴、改善种粮条件等方面加以改善,从而让种粮农民有相对的收益增加,而不是通过涨价的方式来增加收益。简单涨价带来的收益是不可靠的,也会随时被其他物质以及农资产品等的涨价吞噬和消化的。希望我们更多的朋友能够对农业发展重视起来,鞠躬!

以上均为流芳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讨。

农人顾流芳


粮食提价是错误的。如果粮食提价农民更惨。粮食不提价中央做的非常正确。中央看到了国际粮食的大问题。中国人口多。中央必须控制国际粮食价格。粮食提价他关系到世界粮食贸易的大问题。国际粮食会随着台高粮食的价格。给中国14亿人口代来很大的问题。国际粮食会不断的攀升。老百姓过的日子会更穷啊。农民改变种植结构是正确的。大棚蔬菜各种用量大的农作物。会给农民带来实惠。我希望农民越过越好,越过越富。


李广众66866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当前农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认为粮食提价,和改变种植构结都很重要。

一,粮食提价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说粮食价格是有市场经济控制的。但我认为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以粮食生产为主

在粮食价格上,国家要有一定量的控制能力, 粮食价格偏低,国家可以减少粮食的进口量,或者是,在粮食价格上一定量的补助。

有人说粮食价格上涨势必会引起物质价格上涨和人工工资的上涨,我认为现在的问题是物质价格上涨了,人工工资上涨了,而粮食价格还在下降。这样,种粮食没有钱赚,影响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增加土地抛荒了数量。长此下去,抛荒的土地就会更多,后果不可想象。

二,改变种植结构的重要性。

改变种植结构,我认为主要是国家采取一定的措,农民一般文化水平不高,知识面不广,获取的信息很少,往往是什么赚钱种什么?这样势必会造成一窝蜂的形式,这种形式下,需要靠国家调控,在粮食种类上就会合理布置,不会引起某种粮食价格偏低或偏高,这样粮食的价格就会稳定,种粮食就会赚钱,农民就会把心思放在种粮食上,土地也不会抛荒。

因此,我个人认为粮食价格的提高,种种植结构的改变都很重要。


农村老徐


改变种植结构重要。因为只有调整种植结构,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农民就能掌握主动权,瞄准市场,盯住订单,围绕市场转,创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效益自然丰厚。





短笛轻吹润家园


现在是市场经济,经济规律在左右市场,不是简单提高粮价和种植结构的问题。


老林子28


调整种植结构固然是好,但粮价也要提升,这是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种地的农民都知道,如今的种地成本是一年比一年高,而粮价却一直不涨,这不摆明让农民放弃种地,走上城市里打工的吗?其他的物价年年提升,粮食就算是再基础也应该上涨,绝对不会影响物价,但有些专家非要拿粮价上涨威胁论说事。



要知道2014年的粮价比现在还要高,而那时候的物价却比不上今天,而今天的农资费用增加,人工成本提高,粮价反而降低了,这个操作让人看不懂。看官方的数据就知道,我国的种地面积是年年减少,就拿今年来说,3大主粮的种地面积依旧比去年少,而去年比前年少,再这样下去,进口量也会增加,实际上今年的大豆进口价格就提升了,人家就是恶意提价,咱们也不敢说话。 而改变农民的种植结构,看似很高大上,但我国的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如何才能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什么短缺,如何平衡种地的面积?如今的大数据是建立起来了,但还没有广泛的运用,而国家也没有成立相应的机构去调整农业的种植,但在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农协”,控制全国的种地结构,但在我国却很难建立起来,毕竟我国没有这样的组织,就算是有也没有实际的作用,不能发号施令。

这两个都很重要,只是为了能够让农民都进城,为了我国的城市化率,粮价只能跟着降低才行,不然谁愿意去城市里呢?


惠农圈


提高粮食价格重要,大面积改变种植结构只有死路一条。粮价低,农民就失去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产量少了国家粮食安全如何保障?靠进口是长久之计吗?我们这现在己经有很多农民都不种粮食了,为什么?


1.种粮食赚不到钱,傻瓜才种。今年现在杂交水稻收购价:每100斤80到90元左右,而且还没人收。每亩谷种要3斤,一斤一般要40元左右;化肥每亩100斤,一般要160元左右,好一点的要200多;农药一次成本20元左右,一季喷5次;请收割机100块一亩。育种材料:秧盘,保温膜等一亩30元;耕田油费,配件等一季也要200元。亩产900斤干稻谷,共810元,减去各种费用,最多剩200一亩,我数学不好,不知有没有这么多。一个人种20亩的勤快了吧,周期4个月,每月1000块,每天累得像狗一样,谁还种粮食?种一年粮食老婆都要跟别人跑了。现在肉这么贵,又买不起,还干这么重的活,哪天死掉都不知道。如果遇到天灾,收成不好,内裤都要亏完。


2.今年政府给予种植水稻每亩400元左右的补贴,重要事情说三遍:只补贴种水稻……。其他农作物就不要想啦!政府可能统计出水稻大面积减少了。


3长期恶性循环下去,到时候大家以水果,玉米等一些副食品为主食,有钱的可以吃到昂贵、优质的进口大米。像我穷鬼一个只能吃吃空气充饥了。


4.很多年了,各种物价都在大幅度的涨,唯独粮食价格还在原地踏步,无力前进,太难了!


总之,提高粮价有利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扩大或保持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反之,后果很严重!



农民小毛


种粮是赔本的买卖,除了那些飞不起跳不高的老弱病残,或者有经济实力的种田大户基本上是没人愿意务农了,种植经济类作物往往是一哄而上,相互压价,收入也很微薄,没有统一的规化,完善的管理,技术的培训,靠天吃饭,再怎么折腾也难以走出困境。

农民辛苦种出的粮食除了留给自己的又有多少可以出售的,粮食再涨也涨不过其他物价的上涨,水涨船高空欢喜一场。

要想农村土地不被撂荒,除了政策上的扶持,还要有基层科技人员的技术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规划,产品销售的市场渠道等等,让农民兄弟有利可图,看到希望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