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里50多岁还在班长岗位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队长6894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四个字,就是:僧多肉少。大家都知道,国有企业的数量是很庞大的,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九十多家中央企业外,地方的国有企业就不计其数了,最常见的,比如每个省都有几大投资公司,像城投、交投、铁投之类的,但是,不管国有企业的数量有多少,每家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也就那么十几个人,甚至少一点的也就几个人,可是每家国有企业的员工数量却更多,这是因为国有企业除了经济责任以外,还要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吸纳一些移交到国有企业的人员安排上岗工作。

所以,也就导致了很多国有企业本身业务规模不大,效益也不是很好,但是员工却很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够确保每个人到四五十岁都可以当领导呢?当然不可能,也很不现实。要知道能力强,加上智商和情商都在线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因此工作几十年没有任务职务的人,其实是大有人在的。当然换个角度想一下,现在找工作压力那么大,能在国企里面安安稳稳的呆一辈子,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不过,既然说到这里了,我觉得不能因为说国企里面竞争强就失去了上进心,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其实大家要清楚一点,就是国企里面的工资待遇,并不完全是跟级别挂钩的,比如你是领导你的工资就一定高,这个倒真的不一定。要知道很多国企的工资待遇实行的是“双轨制”,除了级别以外,职称也是一个参考因素,比如你是一般员工,但你有中级职称,那么你的工资待遇自然就比一般员工的要高,因为你拿的是中级职称的钱。一般情况下,很多国企里面中级职称的待遇参照的是科级的工资,而高级职称参照的是处级的工资。

总之,国企里面想要提高收入或者有所发展,并非一定非要挤破脑袋去当领导,有时候换一个努力的方向,其实也未尝不可吧。


九品职麻官


我今年五十岁,在一家国企(后改制)干班长24年了,以前改制前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改制后,公司让老师付内退,人越来越少(以前13人现在6人)活儿越来越多,工资不见长,越干越没劲,年青领导总是觉得我事做少了,而和他关系好的却少做事多拿钱,跟着这样的领导很窝火,也打算内退了。


用户32192沉默是金ZLQ


当班长比工人同类,是生活最底基的,年轻时没有好好读书,当一个穷工人,没有办法,作为我当班长经历,要诚心诚意对待工友们,不要老听领导的,领导永远不是一个圈的,铁打工厂流水的领导,一定站在工人阶级这边,现在领导都是利用你,工友才是你真正圈的人!



步行者1966


在国企里,50多岁还在班长岗位的人还是不少的!

刚毕业那时候,小雷觉得自己应该可以三年成为部门骨干,五年当个科室小领导,十年升任部门经理,最后成为高富帅,迎娶白富美!

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特别是在国企中!

矜矜业业地在一个国企的市公司里干了两年以后,小雷成为部门骨干了,部门里重要的工作都少不了小雷的身影,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连续几年的年终绩效都是优秀。

而这么勤恳地干了四年以后,原本的科室领导提拔了,接他位置的人却不是小雷。

接替担任科室领导的人是小龙,虽然小雷的工作能力比他强,但经不住小龙的背景牛呀,而且是非常牛的那种。小龙的亲戚是省公司的领导,上班第一天,就受到了市公司领导的亲切接见。

而整个企业,不止小龙,还有好多的关系户,某某经理的侄子,某某局长的女儿。这些人有背景有关系,情商高工作能力也还可以。

小雷不会走关系、不会拍马屁,只能努力工作熬资历,看看退休前能不能熬到一个科室小领导!

所以,在国企里50多岁还在班长岗位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他们只是一群普通人,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曾经他们也怀揣梦想,以为认真工作就能得到重用,没想到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们一巴掌,告诉他们:“很多东西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

他们也是幸运者,因为在国企里还有很多人,50多岁依然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工!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扎心了,我今年正好五十,在国企干了二十多年年的班组长,没有退路,没有前途,力不从心也得干,一个班五十人,管天管地管拉屎放屁,一不小心还要被经理说,怎么办,只能凉拌,谁让你上了这艘贼船,下来了不甘心,只能硬着头皮干,真想到哪天真的干不动了,找一个不操心的岗位颐养天年,可是现在想跑,门都没有,累不死不算完。


鄞粤强


班长千万不能干太久,干得太好了反而连专责都上不去。车间离不开你,你还能走的了吗?就这么现实。我一个朋友就是当年一个车间缩编的机会,果断提出降薪到部门来,后面路子才宽起来。极少领导是真正班组长干出来的。


谈笑阁


国有企业有其独特性。我当过班长,现在不在班长岗位上了,但是身边50多岁还在班长岗位上的很多。特别是我们企业还是长年的倒班岗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负担是比较重的。但是这些人依然还在倒班岗位上坚持着,无非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年近50或50出头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生活负担比较重。父母七八十岁,身体大不如前了,需要陪伴和照顾。孩子大一点的上大学了,面临着继续接受教育或找工作、成家生子,需要帮衬和扶助。不管怎么说倒班的班长岗位收入比二三线的岗位收入还是要高一些。大部分这些班组长都没有更高的学历,无法进入管理岗位,在一线班组长的岗位上坚持也许只这个年龄段男人必须的选择。

另外,现在国企很少有规范的退出机制,年龄到了一定程度,即使身体、精力跟不上了。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岗位调整收入影响太大,又没有合适的岗位能安排退下来的人员,即使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个人有这方面的意愿,但是没有相应的机制,还是无法成行。

最后就是目前的人才引进机制的僵化,使年龄结构不合理的企业没法实际岗位人员的合理退出,缺少后继人员的及时补充,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集中上岗的一批人员,很难得到集中的岗位调整,以应该年龄的老龄化。

这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年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此问题,开始摸索合适的解决方案,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规范的问题解决体系。拭目以待吧!


逆袭的诸行无常


就是普通干工作的人。

有什么特别吗?国企里面这种情况太多了,在普通岗位干到退休的人多的很,班长还算是兵头将尾了吧!

体制就是那样,你以为还能所有的人都能某得一官半职吗?

金字塔结构你懂吧,越到顶上是不是越小,相应人数就少很少,绝大多数人还不就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干的最基础工作吗?

好好干就行了,付出有回报也不是绝对的,意愿中公平和谐,但是社会实际是不会那么公平的。


清风33641358


在北京国企铁路运输一线单位50多岁还在担任班组长岗位工作的老同志大有人在,俗话说兵头将尾虽然领导着十几个人甚至还多一些,即负责班组的日常生产和人员的管理工作,各项工作都要冲锋在前,享受再后,这岁数的人还在担任班组长一是技术业务过硬,有一定的群众威信和管理能力。二是上级领导的信任,日常的工作经验丰富,老党员居多。


wang平安有福


应该说在国有企业里,50多岁还在班长岗位上的人至少占了6成,企业的班长必须耍具备文武双全的本领,而且实际操作技能要有过人之处方能服众,没有数十年在企业摸爬滚打的实际处理缺陷工作经验要想当上一个班长是相当难的,而且随着收益分配的差距拉大,班长在班里是唯一拿高工资的人,到手的既得利益谁也不愿拱手相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