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往日的那股子拼勁——打通復工復產“堵點”之三

沈德良

這些天來,境外愈發嚴峻的疫情成了許多人關注的熱點,一些媒體公號或者個人微信號推送的短視頻顯示,一些國家的民眾開始囤積生活必需品。畫面中,只見大型超市裡滿是購物的人,購物車上堆滿著米麵油奶、瓶裝水、食物,乃至廁紙。

僅憑一小段視頻很難還原當地的真實情況與全貌,只是回想疫情暴發之初,我們身邊鮮有類似情形出現。不管是大型賣場,還是街邊便利店,哪個不是貨源充足、花色品種琳琅滿目?

平和從容的消費行為背後,是對國家生產能力、經濟實力的信任。這次疫情,既是對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同樣是對國家經濟實力全方位的壓力測試。

抗擊疫情之初,我們也面臨著防疫物資短缺的困難,但我國經濟所具備的強大動員能力,迅速填補了這一短缺。比如,平常年份,湖南口罩產能僅為200萬隻,但短短一個月,這一數字躍升至近千萬;放眼全國,口罩日產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過億隻;十天建成“火神山”,三天投產一條口罩生產線,這就是中國經濟作為“藍海”的具象註腳。“倉裡有糧,心裡不慌”,這份“家底”,是幾代人、幾十年流血流汗、苦幹實幹拼出來的。

如今,復工復產已是弦上之箭,但員工返崗率仍是攔路虎之一,街頭巷尾不少“五小門店”還是冷鍋冷灶。如今,湖南疫情防控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105個縣市區已降至低風險等級,更重要的是,我們初步掌握了疫情變化的規律和特點,疫情防控已從不太適應到逐步適應,從不太熟練到逐步熟練。雖然還面臨著境外疫情輸入的潛在隱患,但我們取勝這場大災大疫,只是時間問題。如果還繼續被低風險的疫情嚇得不敢走出來,不敢重拾往日的那種拼勁,那就不應該了。

不願走出來,成因很多。這裡面,或許有防控措施的慣性制約,但也不排除類似“再等一等”的主觀考慮,說穿了是“怕”字作祟。雖然,因為吃穿不愁,單個家庭可以再等一陣子,但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經不起長時間的停擺。讓經濟社會發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往大的方面說,是為奪取“雙勝利”創造條件,從小處講,同樣是關乎一家一戶的生計。

幸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加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努力完成全年各項發展目標,同樣是一場硬仗,其重要性一點也不比疫情防控輕。幾天前,西藏那曲女孩德宗雪地上網課的視頻讓很多人感動。幾分鐘的視頻,沒有一句旁白,卻傳遞出不等不靠、“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那股不輕易放棄的勁頭。

這樣的拼勁,抗擊疫情的戰鬥需要,儘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正常軌道同樣需要。

原載於《湖南日報》(2020年3月7日0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