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宋宁宗的远房堂侄为何能当上南宋皇帝?


​南宋第五帝宋理宗并不是皇子。他远离宋宁宗的血脉,但最终可以登上皇帝的宝座。为什么?他到底是不是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任经历如何?它使世界很好奇。下面让我们从史料中探寻宋理宗的秘密吧。

南宋时期,宋宁宗的远房堂侄为何能当上南宋皇帝?

宋理宗和宋宁宗

宋理宗赵昀,出生于开禧元年正月的第五天(公元1205年)。他的原名是赵与莒。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被立为宋宁宗弟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又立为宋宁宗之子。他于1224年至1264年在位,在位时间占南宋王朝的四分之一。在宋朝的两位皇帝中,他的在位时间仅次于宋仁宗,他在位41年。赵昀是南宋非常重要的皇帝,对南宋的灭亡负有重要责任。但是关于他的继任有很多争议。因为宋理宗不是皇帝的儿子。他是宋宁宗的远房侄子,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第十世孙子。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竑,立他为帝,即为宋理宗。

宋宁宗末年,史弥远开始垄断相权长达十年之久。在他担任相期间,他深受宁宗的信任,但他也担心,随着宁宗的去世和新皇帝的登基,他的荣华富贵终有一天会消失。因此,他非常重视宁宗的继承人选择。宋宁宗只有一个太子,所以他很早就选他为太子,这符合史密渊的意图。因为他们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也共同消灭了韩雨舟,所以对韩雨舟的成功非常有利。但到了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戎王因病去世,宋宁宗想另选接班人。这让史密元担心新太子会对他不利,所以他更加关注宁宗选嗣的问题。

南宋时期,宋宁宗的远房堂侄为何能当上南宋皇帝?

宋理宗

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宋宁宗看中了沂王之子贵和,选定他为皇帝的继承人,取名赵竑。后来,宋宁宗委托史弥远再为沂王另选一个嗣子。史弥远与沂王的联系很少,他也不知道赵竑的行为,所以他不敢把自己的未来随便放在赵竑身上。因此,他必须谨慎地设立继承人。他应该挑选更多的皇子,把他们安置在皇宫里,慢慢检查他们的性格和能力,然后再寻找王储候选人。宁宗认为史弥远处处体贴、担心皇帝,考虑周全,所以对他更加信任,错误地把皇室继承人的选择权交给了史弥远。但宋宁宗并不知道史弥远有不可告人的动机。他处处为自己的未来作打算。

史弥远知道,在宋朝南下时,有许多皇族流放到浙江西部一带。于是便派幕僚余天赐去问流放在那里的王室。余天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很快,就为史弥远带回来了两个气度非凡的皇室子弟。史弥远见过后,他感到很满足。两位皇室子弟确实有着天生的富贵之相。于是,他在宁宗面前多次为他们说好话,说这两个皇子是多么的有天赋和优秀。宁宗召见了两个家族的儿子,见到他们后非常满意。于是,便立了年长的赵与莒为沂王的子嗣,并赐名贵诚,授秉义郎。

南宋时期,宋宁宗的远房堂侄为何能当上南宋皇帝?

权臣史弥远

史弥远分别暗访了贵诚和赵竑。他发现贵诚是个彬彬有礼的人。每次上朝时,他都是认真周到的,特别是对自己的尊重,所以他对贵诚很满意。他认为自己将来很乐意与贵诚合作,所以经常在公众面前表扬贵诚。相比之下,赵竑总是傲慢自大。他无视所有人,甚至是不把史弥远放在眼里,并对他的独裁统治非常不满。相比之下,史弥远自然更倾向于贵诚。

但要废掉皇帝的亲生儿子并不容易,于是史弥远开始努力摆脱赵竑,想尽办法的除掉他。他把自己的亲信放在赵竑身边,得知赵竑不仅不满自己的权力主张,而且还想摆脱自己,这让史弥远更加坚定了除掉赵竑的想法。

南宋时期,宋宁宗的远房堂侄为何能当上南宋皇帝?

史弥远开始对贵诚进行训练。宋宁宗去世前,他计划完成废掉赵竑的工作。因此,他总是在宋宁宗面前提起废掉赵竑、立贵诚为太子。但宁宗没有回应。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宋宁宗病重。史弥远派人去告诉贵诚要立他为皇帝。贵诚非常小心。他没有对此发表明确声明,也没有明确拒绝。他只是谨慎地说:“家里有个老母亲,他怎么能做出决定呢?”就这样,史弥远更加认定贵诚就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他派人劝杨皇后假传诏,立贵诚为太子。赐名赵昀,封为国公。宁宗死后,贵诚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王位,成为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应该说,赵昀的继任是由权臣史弥远一手掌管的。而且,赵昀接班的头十年,他没有权力说话,根本不关心政治事务。在掌权大臣史弥远的控制下,他就是一个傀儡皇帝。

直到公元1233年史弥远去世后,宋理宗才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亲政初期,他开始立志复兴宋代国务,并采取了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多项改革措施。在历史上,这些改革被称为“端平更化”。但在理宗后期,朝中政权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汉奸手中,导致国家政权逐渐衰落。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攻打鄂州时,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的名义向蒙古俯首称臣,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蒙古。此后,南宋一直处于危急境地。

南宋时期,宋宁宗的远房堂侄为何能当上南宋皇帝?

赵竑

在理宗重病时,曾下诏请全国名医治病,但无人应允。理宗因病去世,葬在会稽附近的永木岭。宋理宗赵昀死后,庙号“理宗”。理宗是一位崇尚理学的皇帝。他是理学官学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君主。因此,将理宗定义为“理宗”也是非常恰当的。从这一点上看,人们仍然赞同宋朝的赵昀皇帝、宋理宗皇帝。不能说他是个冒牌皇帝。宋理宗最终并无子,后来是立了他的侄子赵禥为太子,是为宋度宗。

他死后15年,他的陵墓,包括南宋其他几位皇帝和皇后的陵墓,都被一个叫杨琏真珈的僧人盗走了。理宗尸体防腐时被水银浸泡过,所以没有腐烂。盗墓贼将尸体拖出陵墓,倒挂在陵墓前的森林中提取水银。后来,他的头被砍掉,送到北京大都的元朝统治者那里,他的躯干被烧了,这是宋理宗没有想到的。

南宋时期,宋宁宗的远房堂侄为何能当上南宋皇帝?

宋理宗的头颅做成的瓷器

直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攻占大都后,才在大都皇宫里找到宋理宗的头颅。朱元璋命令人们将理宗的头骨再次埋葬在宋陵遗址,并修复被毁的陵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