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的寶寶還不會走路,正常嗎?大運動的發育規律,要了解一下


寶寶什麼時候能獨立行走?帶娃這幾年,聽到了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說一歲就會走了;有的人說快兩歲了還不會走;還有罕見的說法,10個月就會走路了。

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都存在個體差異,能夠行走的時間就有早晚。即使是同月齡的寶寶,在身高、體重、動作、語言能力、智力等方面的發育也是存在差異的。

1歲的寶寶還不會走路,正常嗎?大運動的發育規律,要了解一下

一般來說,孩子的大運動發育,坐、爬、站、走、跑的發展都是水到渠成的,只要發育正常,這一過程不需要人為干預。

關於走的能力發育,分月齡來說:

①孩子在1歲左右就會有開始走路的意識;

②15個月齡左右就能獨立行走了,發育情況不同,走路的時間有早晚;

如果孩子到了18個月齡還不能獨立行走,或走路的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人,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看看孩子是否存在發育上的問題。如果確實有問題,應接受相關人為干預。

1週歲的寶寶在站立和行走方面的發育情況是:

1、大部分嬰兒能扶著物體站立,會扶著沙發牆邊行走;

2、有的嬰兒需要媽媽牽著兩隻手走;

3、有的嬰兒能獨站片刻;

4、有的嬰兒能搖搖晃晃向前走幾步;

1歲的寶寶還不會走路,正常嗎?大運動的發育規律,要了解一下

這個月齡的寶寶躺著能來回翻滾,從臥到坐,從坐到站,從站到蹲,從蹲到站,坐得穩,爬得快,扶物站立,寶寶能隨意改變自己的體位。這個時期,還是要把握安全,要把家裡危險物品收起來,以防傷到寶寶。

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會走路了,而自己家的孩子還需要扶著才能向前幾步走,有些父母就會比較著急,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發育上有問題,急切的心情會讓父母不自覺的想要幫助孩子鍛鍊走路。其實,父母完全不用著急訓練孩子走路,可以讓寶寶多爬,給寶寶充分自由的活動空間。

1歲的寶寶還不會走路,正常嗎?大運動的發育規律,要了解一下

記得我兒子在一歲時,只能扶著東西站立,也是不會行走,在小區裡,有同齡寶寶,已經能在地上自由的來回走動了,我就比較擔心焦急,天天給孩子吃有營養的食物,生怕他因為營養不足而影響發育。

1歲的寶寶還不會走路,正常嗎?大運動的發育規律,要了解一下

有一段時間他能突然站起來,過了幾天,又站不起來了,有時能慢慢的走兩步,有時剛站起來,就摔倒了。會有種沒進步還倒退的感覺,其實這也是正常的,這種略有倒退的現象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樣,父母只要再稍加堅持等待一段,孩子就能把握行走的要領。

可能會影響孩子走路的情況有哪些?

  • 把孩子限制在嬰兒床、嬰兒車、嬰兒揹帶中,寶寶掌握大運動發育的時間,會因為活動空間、時間、活動量的受限,而變得更晚。

所以要把家裡的危險物品,收起來,經常把寶寶放在爬行墊上,讓他自由活動。

  • 有些孩子在學步期受挫,會有不敢走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爸媽能給予寶寶更多的支持鼓勵和關心,陪同寶寶一起練習。

還可以藉助一些小功具,像寶寶推車,讓寶寶扶著鍛鍊行走,同時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語言和動作上的激勵,幫助寶寶克服心理恐懼。

1歲的寶寶還不會走路,正常嗎?大運動的發育規律,要了解一下

同一指標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會有不同的結果,有的孩子發育快些,有的孩子發育慢些,父母要有耐心,給孩子留出發育的時間和空間,靜待花開。

歡迎關注:佳楠育兒記 我是佳楠,育有一男孩,每天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育兒小知識,讓您在育兒路上不孤單,我們相伴而行,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