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足夠聰明,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

貢獻的人,而通過孩子的行為就可以判斷出來孩子是否聰明。

不過有一些行為雖然看上去是聰明,給人一種古靈精怪的感覺,但這種行為算不上是真正的聰明,只能算是小聰明,同時這些行為對孩子的將來沒有一點好處。

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哪些孩子,看起來“聰明”,但是卻不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一、為自己的錯誤進行辯解的孩子

前幾天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位寶媽,發朋友圈說“我們家孩子實在太聰明瞭,我告訴他不要碰電源插座,因為太危險了,孩子卻說你把插座拔了就可以了,這麼高超的辦法,大人都沒有想到!”

其實孩子只是為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辯解,但是卻贏得了父母的喜歡,覺得自己很聰明。一旦辯解成為習慣,那麼孩子以後犯錯就不會聽家長的批評指正,因為他們不會認為自己做錯了。

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這樣的孩子很難有什麼進步空間,畢竟連別人的建議都聽不進去,如何改正自身的問題,所以孩子為自己的錯誤進行辯解時,家長千萬不要覺得這是聰明的表現,該批評就得批評,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

二、投機取巧的孩子

昨天和閨蜜一起逛街,閨蜜跟我說她家孩子越來越聰明瞭,我問她孩子怎麼了,她說有一次她讓孩子從1數到50,結果孩子不想一個一個的去數,結果就說“1、50,輸完了!”全家人聽了之後都開懷大笑,大家都認為這孩子簡直太聰明瞭,這種思維方式很多家長都沒有想到。

這種行為表面上看起來十分聰明,其實只是投機取巧,如果從小就養成凡事都想走捷徑、投機取巧的壞習慣。長大後做任何事情都不會自己努力,只想著從中找到捷徑。

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不勞而獲,總想要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回報。

當孩子有這種行為,而家長還繼續誇孩子的話,那麼孩子在校區期間將會抄別人作業、考試作弊,工作期間也會溜鬚拍馬,而不是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前行。

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雖然小時看起來人小鬼大,但是長大後將會影響個人發展,所以家長髮現孩子有投機取巧的表現時,一定要及時糾正,告訴孩子做事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完成,過度的投機取巧無法成大事。

三、愛佔小便宜的孩子

剛剛五歲的洛洛,有一天在公園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看到有一個小朋友手裡拿著100多元的遙控器車,而自己手裡的才是10多元的小玩具車,就跑去和小朋友換,沒想到的是小朋友也同意了,換完玩具後,洛洛就跑回了家,並跟媽媽炫耀,自己用便宜的玩具換來了好玩具。

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洛洛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愛佔小便宜,雖然短時間內獲得了利益,但是中國有句古話“佔小便宜吃大虧”,像洛洛雖然短時間內獲得了遙控玩具車,但是卻因此失去了朋友們的喜愛,以後朋友會越來越少,畢竟沒人喜歡和愛佔小便宜的人一起玩。

愛佔小便宜的人,一般都沒有格局,凡事只能考慮當下,不會注重長遠發展,人際關係會受到很大影響,從而失去很多機會。

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所以孩子佔了小便宜家長不要去誇讚,要及時開導孩子,讓孩子懂得分享,去幫助別的小朋友,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多的朋友,不再孤單。

為了防止寶寶耍小聰明,家長應該從小引導孩子,,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不要貪圖小便宜,配合繪本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推薦一個我當時教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繪本——

《幼兒情商行為管理親子兒童繪本》。

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這套繪本共30冊,除了行為養成之外,還能夠幫助孩子提升情商,讓孩子交到更多朋友,全書色彩鮮明,每冊一個單獨主題,幫助孩子將來更好發展,同時也更懂事。

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原價200+,清倉處理比半價還便宜!

這些孩子看起來“聰明”,長大後多數都沒出息,家長髮現及時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