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今天我们聊一聊,在各种清朝古装剧中都会出现的一个组织,那就是【八旗】。


「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但是八旗究竟是什么,又有哪些分支、经历过何种变化,最后是如何消亡的。

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八旗的兴衰存亡史。

八旗原本是女真人的一个狩猎组织(此时清军还未入关)。

1584年努尔哈赤开始起兵攻打其他女真部落挂黑旗为旗帜史称黑旗军。

1589年女真部落基本完成统一,努尔哈赤又增设红旗军。

1593年前后努尔哈赤对其进行整顿改编,设为黄、白、红、蓝四种纯色旗,称为最初的【四旗】。

1615年努尔哈赤的军队日益壮大,女真部落基本完成吞并,还有很多蒙古部落归附努尔哈赤,女真族早已从小打小闹变成了一台庞大的战争机器,而部队的编制也需要重新进行改制,努尔哈赤就开始着手进行八旗的重建。

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


「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


「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


「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历史的真相」满清时期八旗军队的真正面目

至此满洲(女真)八旗制度正式建立。

而努尔哈赤是个很聪明的帝王,他开始仿照明朝的官职,对自己麾下的功臣进行册封官爵,而这些功臣则全部出自八旗,也就是说在清军入关之前,八旗子弟就已经是名正言顺的贵族阶层。

随着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势力越来越大,归顺的其他民族也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统治努尔哈赤在1624年把蒙古族人归入八旗,1635年皇太极则正式把蒙古族壮丁进行改革编审,蒙古八旗自此出现。

除了蒙古族,清军也俘虏大批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汉人组成的清军也在逐渐壮大,1642年皇太极正式把汉军扩充为八旗军。

至此,清军三大主力部队,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正式形成。

最初八旗等级相同互相平级,清军入关之前皇帝统领镶黄旗。

清军入关后正黄、正白、镶黄三旗全部由皇帝统领连皇子都不可入主。

如此便有了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八旗的旗人后世称为八旗子弟,而八旗子弟无论蒙古、汉、还是满人,都与未入八旗的子民有天差地别的区别。

在雍正统治时期,军队战斗主力已经从八旗军转向绿营兵,八旗军已经彻底沦为大少爷们养老的地方,而绿营兵则是由被招降的明军、汉人组成的常备军,继承制度为世兵制也就是父死子继,世世代代皆为兵士。

可是即便如此在光绪年间因为人员逐渐腐败,绿营兵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部队失去常备军作用。

即便八旗子弟如此腐败不堪。

但是历史上还是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出自八旗。

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就出身自正黄旗

著名学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出身自正白旗

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就出身自正红旗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出身自镶蓝旗

为了保持八旗军队的作战能力,清朝规定【不分满汉,但问旗民】的政策,即清朝禁止八旗子弟与普通民众通婚不论是什么民族,这就形成了八旗子弟只能跟同为八旗的人通婚,大家都很熟,偷懒一起偷懒贪污一起贪污的局面。

八旗军的战斗力每况愈下,八旗军入关后虽然参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战争,但是战争的结果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除了【雅克萨之战】以外但凡大仗就没赢过。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太平天国起义】

【高楼寨之战】

自此这只清朝的嫡系部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舞台。

而乾隆皇帝曾经说过【八旗为国家根本】,但是历史则狠狠的打了乾隆皇帝一个响亮的耳光,

说来实在是讽刺之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