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角度,親人是有順序地,和血緣關係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們其實經常會聽到有一些家長會問自己的孩子,誰在你的心目中是第一位啊,我相信千千萬萬個孩子,他們的回答肯定都是不相同的,有的孩子說喜歡媽媽,因為家裡頭的人都非常的忙碌,媽媽陪伴他的時間最長,所以說這個答案也是可以的,有些人會說是奶奶,家長工作太忙,所以陪伴孩子最多的是爺爺奶奶,其實有很多的媽媽也是特別的的生氣,覺得為什麼孩子有時候不選擇自己,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的話。這樣的一個排序根本就和誰親不親沒有太大的關係,畢竟他們現在就是一張白紙,不會有我們成年人之間的奉承。

站在孩子的角度,親人是有順序地,和血緣關係沒有太大的關係

作為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一個人,但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的思想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他對親戚和成年人的評價就會完全不同,因為他的親戚主要是感官上的,也就是說,誰對我好,我肯定就會選擇誰了,不會說誰跟我的血緣關係越近我就回去選擇他,隨著孩子一天天的成熟,一天天的長大,他的心智這時候就會越來越像一個成年人了,這時候他們就知道父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面最親近的人,大概孩子在三歲的時候,他就逐漸知道父母是他的親人,爺爺是照顧他的人。

站在孩子的角度,親人是有順序地,和血緣關係沒有太大的關係

1.當小孩子特別小的時候,他認為和他睡在一起的人才是最愛的人,因為當他們睡覺的時候,這時候也是他最有安全感的時候,只有和他最親近的人才會和他睡在一張床上,並且給他非常多的安全感。你經常聽到人們說寶寶晚上會找人,如果他媽媽已經和她睡了,他一定會讓他的媽媽哄她睡覺,否則他會一直哭,當孩子一直哭的時候他只會選擇給他有安全感的人,如果不是的話,他就會一直哭。

站在孩子的角度,親人是有順序地,和血緣關係沒有太大的關係

事實上,晚上誰和他睡覺主要是由孩子的安全感決定的,所以當然是誰讓他最安全,誰經常陪他睡覺,離他最近的那個人就能給他安全感。二.那個給他買玩具的人,那個孩子,判斷他小時候誰是他最喜歡的人,完全是憑他自己的感覺。無論誰讓他快樂,他都認為這個人是最好的,他認為這個人是最親近的,在他們看來,親戚們會給他買玩具,所以三歲前的孩子他們是很容易被人騙走的,因為他們這個時候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那些對他好的人是給他買玩具的人,那些讓他開心的人,就是對自己沒有危險的人。

站在孩子的角度,親人是有順序地,和血緣關係沒有太大的關係

3.願意和他共度時光的人,其實他們的心理需求並不像他們年輕時的成人世界那麼複雜。因為不健全的情緒發展,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單純的吃喝玩樂,誰和他玩的時間長,他認為這個人和他最親近,因為這個人能讓他快樂,沒有讓他孤單無聊,所以他就覺得這個人對自己非常的好,會和他一起玩。孩子這時候會非常的喜歡經常和他一起玩的人,認為他有安全感,不會傷害他,並且還會非常的喜歡這個人。

站在孩子的角度,親人是有順序地,和血緣關係沒有太大的關係

其實有時候家長確實是工作忙,沒有時間陪孩子,他們也會說,回到家裡以後,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忙碌,我也是為了孩子以後的未來考慮,我也想讓孩子有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其實,到了家裡邊,你可以忙你的事情,把孩子放到自己的身邊,隨便遞給他幾個玩具,讓他在你的身邊玩,這時候時間長了,孩子會非常的喜歡你,因為你是每天離他很近的一個人,孩子他們其實不會想那麼多,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只要我們能讓他感覺到安全,可以哄他開心,陪他玩,在他的認知裡邊,就會覺得你是那個最親近的人,他們也會和你的關係越來越融洽。

站在孩子的角度,親人是有順序地,和血緣關係沒有太大的關係

隨著身體逐漸健全的發展,慢慢的他們就會明白法律上的一個血緣關係的親近問題。如果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位置劃分到親戚的領域的話,那麼在他們小的時候花更多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當他們長大的時候,你可能想再和他們在一起,可能這時候就會是一個很遙遠的夢了,兒童和成年人的共同點就是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會反過來對他們好,看完這個我們要了解到,其實小孩子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醫學意義上的血緣關係,而僅僅是基於他自己的感官認知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